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表面化学沉积法制备SiO2空心微球

阴育新 , 侯峰 , 谭欣 , 赵林 , 邹冀 , 钱力鹏

功能材料

研究了以聚苯乙烯(PS)微球为模板,采用表面化学沉积技术制备SiO2@PS微球的工艺.利用ξ电位及FT-IR吸收光谱分析了硅烷偶联剂(MPS)及引发剂(KPS)对PS微球表面电荷及表面官能目的影响,在PS微球表面官能化过程中加入KPS,促进PS微球与MPS聚合,增加了微球表面Si-OH的浓度,实现TEOS在PS微球表面的均匀包裹,制得了单分散的核壳结构的SiO2@PS微球.通过调整TEOS的加入量,可得到壁厚在20~55nm的SiO2空心球.

关键词: PS模板 , SiO2@PS微球 , MPS , KPS

CS-KPS复合体系引发S-g-PAM反相胶乳的研究

卢绍杰 , 刘瑞贤 , 孙希明 , 卫乃勤 , 杨光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K2S2O8为引发剂,研究了在反相乳液中合成淀粉接枝聚丙烯酰胺共聚物(S-g-PAM),实验证明,加入少量铈离子组成复合体系,对提高反应速率、接枝率和接枝效率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文中对硫酸铈-过硫酸钾(CS-KPS)体系的用量及反应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淀粉接枝 , 丙烯酰胺 , 复合引发体系 , 反相胶乳

KPS-NaHSO3体系梳型聚羧酸系陶瓷分散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王芳 , 张力冉 , 刘伟 , 王栋民 , 李娟 , 张述雄

硅酸盐通报

以羟基纤维素(HEC)、丙烯酸(AA)、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为单体,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梳型阴离子型陶瓷分散剂.通过试验,研究了各反应条件对添加了0.3%(相对于绝干料浆质量)梳型HEC/AA/SMAS聚羧酸系高效陶瓷分散剂的陶瓷坯体料浆流动时间和厚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梳型HEC/AA/SMAS聚羧酸高效陶瓷分散剂最佳合成条件为:HEC的用量为0.05 g,NaHSO3的用量为0.45 g,聚合温度为80℃,聚合时间为2h.当梳型HEC/AA/SMAS聚羧酸系高效陶瓷分散剂掺量为0.3%(相对于绝干料浆质量)时,陶瓷坯体料浆体系的流出时间降至36.3 s,厚化度降至10.05.

关键词: 梳型聚羧酸系陶瓷分散剂 , 厚化度 , 红外光谱 , 显微结构

蒙脱土负载引发剂法制备PMAA/MMT纳米复合材料

鄂涛 , 马建中 , 鲍艳

功能材料

将引发剂过硫酸钾(KPS)负载在MMT片层上制得负载型引发剂MMT-KPS-1和MMT-KPS-2.进而引发甲基丙烯酸(MAA)聚合制备聚甲基丙烯酸/蒙脱土(PMAA/MMT)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热分析(DTA)分别对负载引发剂和纳米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KPS进入MMT的片层间,并且负载引发剂(MMT-KPS-1)的引发活性较KPS有所提高;所制备的PMAA/MMT纳米复合材料属于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应用于皮革鞣制所得坯革的湿热稳定性、增厚率、抗张强度、撕裂强度都有所提高,鞣后浴液中铬含量显著降低.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 负载型引发剂 , 蒙脱土 , 甲基丙烯酸 , 鞣制

聚苯乙烯微球的可控制备研究

安国斐 , 高琳锋 , 赵晓鹏

功能材料

分别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和分步乳液聚合法,使用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制得单分散PS微米球和纳米球.讨论了引发剂、稳定剂、乳化剂等因素对PS球粒径大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KPS、PVP、SDS用量的增加,PS球粒径逐渐变小,而粒径分布不变.通过调整KPS、PVP、SDS的用量,可以在10~1000nm范围内实现PS球的可控制备.

关键词: 聚苯乙烯 , 纳米球 , 微米球 , 可控制备

2,5-二甲氧基苯胺的乳液聚合及聚合物结构表征

戴李宗 , 许一婷 , 邹友思 , 吴辉煌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1.04.004

研究了温度、引发剂过硫酸钾(KPS)、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2,5-二甲氧基苯胺(DMAn)乳液聚合的影响,确定了较合适的聚合条件.当[单体]=6.0×10-3mol/L,[SDS]≥5.0×10-2mol/L,[KPS]=3.5×10-3mol/L,反应温度为85℃时,反应2.0 h可得到Mn=1.22×104(相当于80个链节)的PDMAn.用1H NMR、FTIR和TEM等技术分析了PDMAn的结构、形态,确定了PDMAn是对位聚合的产物,聚合物链中苯式与醌式结构的比例约为3:1.

关键词: 聚二甲氧基苯胺 , 乳液聚合 , 聚合物结构

溶剂热法制备小粒径无皂MMA/St共聚纳米胶乳粒子

段应军 , 吴华强 , 王俊恩 , 袁品仕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5.12.005

采用溶剂热法,以丙酮-水为混合溶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苯乙烯(St)共聚 ,制得了粒径约为31 nm的共聚无皂纳米粒子. 系统地探讨了温度、丙酮含量、单体比和引发剂浓度对聚合速率、粒子粒径、单分散性和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粒径先减小后增大,在90 ℃时出现最低值;随着丙酮含量和MMA/St比例的增加,粒径由267 nm减小到34 nm,乳液稳定性提高,反应后期转化速率随丙酮含量的增加而明显下降;随着KPS浓度的增加,粒径先减小后增大.

关键词: 溶剂热法 , 无皂乳液聚合 , 纳米粒子 , 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

微波辐射凹凸棒接枝AMPS/AM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和表征

徐继红 , 谭德新 , 李忠 , 颜凌燕 , 司为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采用微波辐射方法制备了凹凸棒(APT)接枝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耐盐性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单体配比、微波功率(P)、中和度(N)、APT用量、NMBA用量和KPS用量对待测液体吸水倍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对高吸水性树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合成条件(n(AM):n(AMPS)=4.5:1,P=390W,N=75%,叫(NMBA)=0.08%,w(KPS)=0.6%,w(APT)=7.5%)下树脂在去离子水中的吸水倍率为1460g/g,吸生理盐水倍率为114g/g,树脂具有较强的耐盐性能;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显示,凹凸棒和有机单体之间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其反应仅在凹凸棒的表面进行,单体并没有插入到凹凸棒的层间。

关键词: 微波辐射 , 凹凸棒粘土 , 高吸水树脂 ,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

含糖共聚物Poly(AM-co-AAG)的合成及表征

孟建文 , 谭业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合成了葡萄糖烯丙基酰胺单体(AAG),然后用过硫酸钾(KPS)/四甲基乙二胺(TMEDA)引发其与丙烯酰胺共聚,得到含糖聚合物PAM-co-PAAG.用IR、1H-NMR对单体及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TGA研究了聚合物的热稳定性.探讨了各种反应条件,如引发剂浓度、温度、pH、单体的配比等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关键词: 葡萄糖烯丙基酰胺单体 , 含糖聚合物 , 合成 , 表征

硅烷接枝乳聚丁苯橡胶制备及与白炭黑复合材料的性能

尹常杰 , 张秋禹 , 尹德忠 , 赵兴波 , 郑聚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乳液接枝法,分别使用两种热引发剂,制备了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接枝的乳聚丁苯橡胶(ESBR),表征了接枝ESBR的结构,初步探讨了ESBR接枝机理,并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接枝ESBR得到的橡胶接枝率、单体接枝效率以及接枝橡胶的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过氧化苯甲酰引发接枝按双键加成和烯丙基氢取代进行,过硫酸钾(KPS)引发接枝按双键加成进行;VTES接枝可得较高单体接枝效率;KPS引发VTES接枝可得到综合性能较好的接枝橡胶。该条件合成的SBR接枝VTES(SBR-g-VTES)与白炭黑(SiO2)共混制备的复合材料,与SBR/SiO2复合材料相比,拉伸强度提高23.72%,SiO2分布更加均匀。

关键词: SBR-g-VTES , 乳液接枝 ,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 复合材料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