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9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NTC热敏电阻材料组成及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王卫民 , 赵鸣 , 张慧君 , 高峰 , 田长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5.02.035

本文对含锰尖晶石系列热敏电阻材料的组成、制备工艺和性能给予了评述.提出了NTC多层片式化、老化特性等目前该领域中几点前沿性热点问题.

关键词: NTC , 尖晶石 , 多层片式化 , 老化

NTC热敏电阻材料的制备、性能优化及相关机理的研究进展

张勇 , 廖莉玲 , 邹文静 , 陈文生 , 杜莹 , 李存雄

材料导报

总结了NTC热敏电阻材料的类型和常用的制备方法.综述了材料基体中主要元素和掺杂元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及降低烧结温度的方法.最后介绍了NTC热敏材料的导电机理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NTC , 热敏电阻 , 掺杂元素 , 烧结 , 导电机理

纳米碳包镍/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NTC效应及其调节

张邦文 , 李保卫

复合材料学报

采用磁场辅助固化工艺,制备了纳米碳包镍/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用SE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测量了复合材料的直流电学特性,考察了磁场强度、纳米粒子含量、温度对电性能的影响.在无磁场情况下固化时,纳米粒子在环氧树脂中均匀分布;而施加磁场后,纳米粒子在基体中以纤维状线性排列;施加的磁场越大,纤维组织发育得越粗壮,获得的复合材料的电阻率越小.复合材料的I-U曲线呈现非线性特征,表明电导机制依赖于导电粒子之间的隧道传递,电阻率随温度上升而下降,显示奇怪的负温度系数(NTC)效应,且可由填料含量、磁场强度调节.为解释NTC起源,提出一个修正的量子隧道模型.根据该模型,复合材料的NTC效应归因于占统治地位的电子热活化隧道传递;另一方面,环氧树脂的低膨胀率促成了这一效果.

关键词: 纳米碳包镍 , 环氧树脂 , 复合材料 , NTC , 隧道传递模型 , 磁场

水热法制备Co-Mn-Ni-Mg-Fe-O系NTC热敏电阻材料

孙俊菊 , 妥万禄 , 常爱民 , 赵青 , 兰玉歧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6.05.001

分别用共沉淀法和水热法合成了Co-Mn-Ni-Mg-Fe-O系NTC热敏电阻材料,对两种方法的合成进行了比较,确定用水热法制备NTC热敏电阻材料,可以直接合成尖晶石相纳米粉体材料.实验发现以NaOH为沉淀剂,在250℃的水热合成温度下恒温10h制备的纳米粉体材料效果最佳.测试表明其晶体结构完整,颗粒呈球形,平均粒径为75nm,比表面积为64m2/g, 粒度均匀,分散性好.研究还发现,水热反应时间的延长有利于晶体结构的形成,而粒度变化不大.

关键词: NTC , 水热 , 尖晶石相 , 热敏电阻

前驱体反应物浓度对NTC纳米粉体及其热敏电阻特性的影响

庄建文 , 常爱民 , 程家骐 , 庄顺昌 , 贾真 , 柳培立

功能材料

重点研究共沉淀法制备CoMnNiO系NTC纳米粉体时前驱体反应物浓度对粉体及材料性能的影响,获得了NTC热敏材料制备的优化条件.采用DTA/TG、TEM等方法,对粉体性能进行了研究,测量了不同反应物浓度对粉料烧结致密度及材料B值和阻值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粉体颗粒尺寸减小,但胶粒聚合程度增加,网状结构变密实.当浓度控制在0.9~1.2mol/L时,粉体粒度分散、均匀性较好,平均颗粒尺寸为20nm左右,反应物浓度太高或太低,都不利于粉料的烧结.综合分析DTA/TG、TEM得出,将煅烧温度控制在(700±20)℃为宜.浓度对材料的B值和阻值的大小影响很小,但对它们的一致性仍有较大影响.浓度为0.9~1.2mol/L时,粉体的烧结性能较好,材料的B值和阻值的一致性较好.

关键词: 前驱体浓度 , NTC , 纳米粉体 , 热敏电阻

MnCoNiCuVO系NTC热敏半导体陶瓷显微结构与电性能研究

王卫民 , 高峰 , 喻金沙 , 田长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6.04.005

本文研究了MnCoNiCuO与MnCoNiO系NTC热敏陶瓷在烧结特性以及在电性能方面的差别;探索了V2O5对MnCoNiCuO系NTC热敏陶瓷显微结构以及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nCoNiCuO系半导体陶瓷材料有较低的烧结温度,同时热敏陶瓷的电阻率和材料常数B值显著下降.在MnCoNiCuO中添加V2O5可以明显改善陶瓷的显微结构,提高陶瓷的材料常数(B).MnCoNiCuVO体系有望成为具有较低烧结温度,同时具有合理电性能的NTC热敏电阻基础材料.

关键词: NTC , V2O5 , 烧结

Co2O3/Co3O4掺杂量对BaBiO3基热敏陶瓷NTC特性的影响

霍冉 , 刘心宇 , 袁昌来 , 刘笑

硅酸盐通报

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ρ-t特性测试仪,研究了不同Co2O3/Co3O4掺杂量对BaCoⅢxBi1-xO3(x=0.02, 0.04, 0.06, 0.08) 和BaCoⅡx/3CoⅢ2x/3Bi1-xO3(x=0.02, 0.04, 0.06, 0.08)热敏陶瓷的物相、显微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aCoⅢxBi1-xO3和BaCoⅡx/3CoⅢ2x/3Bi1-xO3的基本相均为钙钛矿结构的连续固溶体;Co2O3/Co3O4的含量能直接影响电学性能.试样的室温电阻率ρ25和B25~85值均随着Co2O3/Co3O4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回升的趋势;BaCoⅢ0.06Bi0.94O3陶瓷展现出较好的NTC特性,其ρ25和B25~85值分别为12.19 Ω·cm和717 K;BaCoⅡ0.02CoⅢ0.04Bi0.94O3也获得了良好的NTC特性,其ρ25和B25~85值分别为12.32 Ω·cm和1069 K.

关键词: BaBiO3 , 热敏陶瓷 , NTC , 电阻率

Mn0.43Ni0.9CuFe0.67O4 NTC热敏材料的Pechini法制备及微波烧结特性研究

靳先静 , 常爱民 , 张惠敏 , 张东炎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9.01013

为制备材料常数(B值)1900K左右宽温区NTC热敏电阻,将Pechini方法制备的Mn0.43Ni0.9CuFe0.67O4粉体置于2.45GHz多模腔微波炉中,经不同温度下微波煅烧压制成型后,于1000℃下微波烧结.采用红外(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粒度分析分别对样品的晶体结构、相组成、形貌和粒度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不同煅烧和烧结工艺对元件的电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微波最佳煅烧温度为650℃,比常规煅烧所需温度低;微波烧结能够获得微观结构均匀致密的陶瓷体;微波烧结制得元件的B值和电阻率均匀性较好,其B值平均值为1930K,偏差为0.31%,电阻率ρ的平均值为135Ω*cm,偏差为4.55%;而常规烧结制得元件的B值平均值为1720K,偏差为1.47%,电阻率ρ的平均值为78Ω*cm,偏差为25.34%.复阻抗分析表明,微波烧结后样品的晶粒电阻Rb和晶界电阻Rgb分别为255和305Ω,而常规烧结样品的晶粒和晶界电阻分别为200和230Ω.

关键词: 微波烧结 , 微波煅烧 , NTC , Pechini法

Cr0.8Fe1.2O3NTC热敏电阻制备及性能研究

梁森 , 高积强 , 杨建锋 , 罗民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用Fe2O3和Cr2O3粉末制备Cr0.8Fe1.2O3工艺及Cr0.8Fe1.2O3负温度系数的热敏材料及其性能.通过XRD,SEM和测量温度电阻性能考察了Cr0.8Fe1.2O3的相组成,微观组织和温度电阻性能.结果表明:在1300℃按一定化学配比的Fe2O3和Cr2O3粉末烧结制备出的具有单斜结构的Cr0.8Fe1.2O3.Cr0.8Fe1.2O3在使用的温度范围内(150~450℃)是一种稳定的材料.这种热敏材料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负温度系数的特征.

关键词: NTC , 单斜相 , 电性能 , 热敏电阻

同轴热敏电缆电容特性的研究

赵彦 , 张登友 , 魏小明 , 王宏 , 杨百炼 , 唐光明 , 张忠模

功能材料

同轴热敏电缆原是基于其具有的NTC热敏电阻特性研制而成的,对其结构、原理进行了介绍.实验中,发现同轴热敏电缆不仅具有良好NTC热敏电阻特性,同时还具有良好的PTC热敏电容特性,针对其具有的电容特性,做了火焰灼烧电容响应及恢复实验、重复性实验、振动和冲击实验.同轴热敏电缆电容特性的发现为其双参数控制提供了新途径.

关键词: 热敏电缆 , 电容 , NTC , PTC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9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