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纯
,
张昭
,
张鉴清
,
曹楚南
腐蚀学报(英文)
综述了暗态和光照条件下纳米结构CeO2薄膜的阳极电沉积工艺和机理的研究现状:在暗态条件下,CeO2薄膜的阳极电沉积过程遵循所谓的"碱化电沉积"机理;在光照的条件下,光生空穴加速了CeO2薄膜的阳极电沉积过程.本文同时指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现有研究尚未对纳米结构CeO2薄膜的阳极电沉积行为及其腐蚀机理、电沉积电化学特征与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关系等进行详细的探讨,光生电子对CeO2薄膜生长的影响尚未涉及.
关键词:
纳米晶CeO2薄膜
,
阳极电沉积
,
腐蚀
陈军
,
蒙大桥
,
张桂凯
,
林斯勤
,
陈秋云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4.01.005
二氧化铈因具有高介电常数、折射率和紫外吸收率而在光学和电子器件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在500℃沉积温度下,采用真空热蒸镀法在单晶Si基体上制备纳米CeO2光学薄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CeO2薄膜的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薄膜呈现多晶纳米颗粒,晶粒粒径为20 nm左右,其形貌均匀致密.用台阶法、反射光谱法和椭偏偏振法对不同沉积时间(6~15 min)制备的薄膜厚度进行对比测量研究,不同测量方法所测薄膜厚度一致,并随着薄膜厚度增加,厚度测量的差值越小.运用德鲁德-洛伦茨(Drude-Lorentz)谐振模型对椭偏参量进行拟合,得到了不同厚度CeO2薄膜的光学常数.结果表明在350~ 1000 nm内其折射率(n)与消光系数(k)随着波长的增加而减少,632.8 nm波长下,薄膜折射率在2.11 ~2.20,并且薄膜的折射率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消光系数k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而减少.
关键词:
二氧化铈薄膜
,
厚度
,
椭圆偏振法
,
光学常数
董相廷
,
闫景辉
,
于薇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用水热晶化法制备了CeO2纳米晶.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所合成的CeO2纳米晶属于立方晶系,空间群为O5H-FM3M.透射电镜(TEM)分析表明,CeO2纳米粒子呈球形,平均粒径小于100nm.实验发现,水热处理温度升高,CeO2粒子中含水量减少.CeO2纳米晶的相对密度随水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略有增大.
关键词:
铈
,
二氧化铈
,
纳米晶
,
水热晶化法
盖广清
,
董相廷
,
王进贤
,
李天乐
,
徐淑芝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室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CeO2纳米晶.XRD分析表明,所合成的CeO2纳米晶属于立方晶系.TEM分析表明,CeO2纳米粒子呈球形,粒度随焙烧温度的增加而增大.热失重分析表明,样品的热失重主要受温度的影响,而焙烧时间的影响不大.相对密度分析表明,随CeO2纳米晶粒度的增大,粉末的密度略有增加.
关键词:
铈
,
二氧化铈
,
纳米晶
,
纳米粒子
,
室温固相反应法
翟永清
,
张少阳
,
刘元红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6.06.013
以硝酸稀土为原料,碳酸氢铵作沉淀剂,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1000和PVA为分散剂,通过控制一定的反应条件,制得易沉降、过滤的水合碳酸铈,此前驱物在一定温度下焙烧即可得到CeO2纳米晶.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CeO2纳米晶的形成过程、微观形貌、粒度及光吸收特性.结果表明:此前驱物在400 ℃以上焙烧,即可得到立方相CeO2纳米晶,分散剂的种类和焙烧温度对CeO2纳米晶的粒度、分散性及光催化活性均有一定的影响.在适宜条件下,CeO2纳米晶可使染料酸性黑10B的脱色率达98%以上.
关键词:
CeO2
,
纳米晶
,
沉淀法
,
分散剂
,
光催化
双喜
,
丽丽
,
照日格图
,
嘎日迪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6.02.002
以硝酸铈、酒石酸铵为原料,采用络合沉淀法制备了CeO2纳米晶.考察研究了煅烧温度、形成沉淀的操作方式等影响因素.样品用XRD、TEM和SEM等测试方法进行了表征.由SEM照片,观察到样品形貌为蓬松泡沫状多孔性立体结构,从小区HRTEM照片,可以看到很清楚的晶格条纹,表明小颗粒均为CeO2纳米晶.
关键词:
络合沉淀法
,
纳米晶
,
酒石酸铵
,
CeO2
杨青松
,
李纯
,
王杰
,
杨仲年
,
张昭
,
张鉴清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用阳极电沉积技术在304不锈钢基体上制备CeO2薄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探讨不同配体阳离子种类、配体浓度和O2对镀层表面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H3COONH4配体中的铵离子(NH4+)对CeO2薄膜晶粒的细化具有重要作用,镀液中高CH3COONH4配体浓度及镀液的脱氧作用有利于阳极电沉积CeO2薄膜的致密化;在镀液组成为0.1 mol/L Ce(NO3)3和0.2 mol/LCH3COONH4、且镀液脱氧的实验条件下,获得了平整致密的纳米晶CeO2薄膜,其晶粒粒径范围为5~10 nm。
关键词:
纳米晶
,
cerium oxide film
,
anodic electrodeposit
马国强
,
温兆银
,
王清松
,
靳俊
,
吴相伟
,
张敬超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15541/jim20140671
以Ce(OH)4为原料,采用热分解法制备得到粒径小于10 nm的CeO2纳米晶.制备得到的CeO2纳米晶表面存在丰富的羟基和硝基,作为硫正极添加剂,一方面可以有效吸附硫和多硫化锂,抑制多硫化锂在电解液中的溶解和穿梭效应的发生,进而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同时,可以改善电极和电解液之间的接触性,提高活性物质利用率.其中,含有5wt%的CeO2纳米晶的锂硫电池在0.1C和0.5C(1 C=1675 mA/g)的充放电倍率下,100周之后放电比容量分别达750 mAh/g和598 mAh/g,远高于不含有CeO2纳米晶的523mAh/g和395mAh/g,同时,循环前后的电池阻抗也明显降低.
关键词:
锂硫电池
,
CeO2纳米晶
,
电极添加剂
,
循环性能
刘连利
,
刘玉静
,
孙彤
,
徐姝颖
,
王莉丽
,
周丽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硝酸铈和尿素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在玻璃基底上制备了具有高反射率和良好抗紫外性能的CeO2薄膜,并采用SEM、XRD、FT-IR、椭圆偏振仪和UV-vis对薄膜和同时制备的粉体进行了表征,研究了Ce(Ⅲ)浓度和尿素加入量对薄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e(Ⅲ)浓度和尿素加入量较小时,薄膜光滑且沉积颗粒较小,沉积颗粒是CeO2和Ce(CO3)2O·H2O晶体,且玻璃基底中的Si参与了水热反应.薄膜致密度和化学组成影响其反射率,随着Ce(Ⅲ)浓度和尿素加入量增加,由于薄膜厚度和半导体复合的影响,其吸光度和吸收边波长增大,最佳的Ce(Ⅲ)浓度是0.008 mol/L,尿素加入量是0.06 g.
关键词:
氧化铈薄膜
,
水热合成
,
反射率
,
紫外
董相廷
,
刘桂霞
,
孙晶
,
闫景辉
,
洪广言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胶溶法合成了纳米CeO2水溶胶,探讨了合成CeO2水溶胶的最佳实验条件,研究了pH值、反应物浓度、水浴温度对胶溶过程的影响.TEM分析表明:所制备的水溶胶中的CeO2纳米粒子呈球形,约3 nm,粒径分布均匀,无明显团聚现象;ED分析表明,CeO2纳米粒子为多晶结构,并有少量单晶结构.
关键词:
Ce
,
CeO2
,
水溶胶
,
胶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