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
,
苗竹
,
罗彬
,
朱湖地
,
洪慧兰
,
刘力奇
,
陈望明
,
陈顺
有色金属工程
doi:10.3969/j.issn.2095-1744.2013.02.011
根据湿法堆浸渗漏阻隔技术的应用情况,介绍渗漏阻隔屏障构造、屏障材料和施工方法.
关键词:
湿法堆浸
,
渗漏阻隔屏障
,
渗漏阻隔材料
,
渗漏阻隔材料施工
刘强
,
赵龙
,
卓鹏
,
陈志平
,
丛晶洁
,
张璇
复合材料学报
分析了真空辅助树脂渗透(VARI)工艺系统真空对成型质量的重要性.通过在VARI工艺的进胶截门前、出胶截门后及进出胶截门之间3个区域分别设置渗漏点,调整渗漏点的大小控制真空渗漏的严重程度,对研制的不同渗漏位置以及不同渗漏严重程度的试验件进行外观评价、厚度测试以及超声缺陷检测.并通过测试不同试验件的开孔压缩性能开展了工艺试验,得到了VARI工艺过程中真空渗漏的位置和程度对复合材料质量的影响:当系统真空出现轻微渗漏时,对VARI工艺成型复合材料制件的最终质量的影响需根据渗漏点进行判定;当系统真空出现严重渗漏时,对VARI工艺成型复合材料制件的最终质量有严重影响,与渗漏的部位无关;VARI工艺成型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开孔压缩强度与制件的孔隙率成反比关系.
关键词:
VARI
,
真空渗漏
,
成型质量
,
复合材料
,
开孔压缩性能
陈琪
,
关志东
,
何为
,
冀赵杰
,
田承志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11868/j.issn.1005-5053.2015.1.010
对复合材料贮箱结构进行低速冲击试验,并测试冲击后贮箱结构的渗漏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当层板内部的基体损伤和分层损伤构成贯穿的通路后即导致贮箱渗漏,并且贮箱结构的冲击能量渗漏门槛值介于23 ~25J之间.在试验基础上建立了有限元模型以分析冲击后贮箱结构的内部损伤情况,并判断结构是否渗漏,计算结果与试验吻合良好.在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对曲面贮箱结构的冲击渗漏性能进行分析.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贮箱
,
低速冲击
,
渗漏
,
有限元分析
李震
,
宋文韬
,
彭珍珍
,
苑东兴
,
李忠
,
高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共混复合技术制备了HDPE/PA6阻隔材料,在中空吹塑成型机上制得具有层状结构的阻隔中空容器。研究了熔体粘度比、相容剂用量对阻隔容器形态结构、阻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熔体粘度比与良好的相界面粘合对于层状形态的形成与阻隔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
关键词:
层状结构
,
相容剂
,
阻隔性能
敖玉辉
,
董欣伟
,
王永伟
,
李连贵
功能材料
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与马来酸酐(MAH)的接枝物(HDPE-g-MAH),并用红外光谱证实了接枝反应.以此接枝物为相容剂制备HDPE/PA6共混材料.研究了PA6和相容剂用量对共混材料形态结构、力学性能及阻气性能的影响.SEM表明相容剂可以明显改善HDPE与PA6的相容性.PA6的加入显著提高了HDPE对氧气的阻隔性能.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
马来酸酐
,
尼龙6
,
力学性能
,
阻气性
雷瑟
,
任鹏刚
,
徐玲
,
王浩
,
崔慧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通过溶液法制备了均匀分散的十二烷基胺功能化氧化石墨烯(DA-GO)/等规聚丙烯(iPP)纳米复合材料.热重分析及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DA分子链通过与环氧基团进行亲核取代而成功接枝在GO表面.复合材料断口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照片显示DA-GO能以剥离的方式均匀分散于iPP基体中.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表明,DA-GO对iPP有明显的结晶诱导作用.均匀分散于iPP基体中的DA-GO片层能有效提高复合膜的气体阻隔性能,当DA-GO质量分数为0.5%时,纳米复合薄膜的透氧系数从纯iPP的7.42×10-14 cm3cm/(cm2·s·Pa)降低到2.68×10-14 cm3cm/(cm2·s·Pa),阻氧性能提高了177%.
关键词:
等规聚丙烯
,
烷基化氧化石墨烯
,
纳米复合膜
,
阻隔性能
樊志敏
,
郑玉婴
,
刘先斌
,
尚鹏博
,
汪晓莉
,
陈志杰
,
周珺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40725.003
为了提高热塑性聚氨酯(TPU)的阻隔性能,首先,采用溶液成型的方法在涂膜机上制备了功能氧化石墨烯(IP-GO)/TPU复合材料薄膜.然后,利用FTIR、XPS、XRD、FE-SEM、原子力显微镜和氧气透过仪对IP-GO/TPU复合材料的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IP-GO层间距相对原始鳞片石墨的增加了0.696 nm,片层的厚度为1.2 nm左右.IP-GO以褶皱层状的形式均匀分散在TPU基体中,并且包覆在复合材料薄膜断口表面.当IP-GO含量为3wt%时,IP-GO/TPU复合材料薄膜的氧气透过率为84.325 cm3/(m2·d·Pa),相比纯TPU薄膜的280.973 cm3/(m2·d·Pa)下降了70%,阻隔性能明显提高.研究解决了TPU薄膜阻隔性能不佳的问题,为高阻隔聚合物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热塑性聚氨酯
,
功能氧化石墨烯
,
氧气透过率
,
阻隔性
,
薄膜
戴莹莹
,
李姜
,
郭少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先利用微层共挤出技术制备高密度聚乙烯(HDPE)/尼龙6(PA6)交替层状材料,并将其造粒,然后在不同的温度下对层状粒料进行模压和微量注塑成型制备HPDE/PA6片状共混物。通过扫描电镜和氧气渗透测试研究二次加工方法和温度对相形态和阻隔性能的影响。通过压板在200℃制备片状共混物,可以保留微层共挤出时形成的PA6片状结构,并且氧气阻隔性能比普通共混物提高了21倍。通过微量注塑成型在250℃制备层状共混物,可使熔融的PA6片在剪切力作用下发生二维变形取向,重新生成高长径比的PA6片状结构,其氧气阻隔性能比普通共混物提高了43倍。
关键词:
聚乙烯
,
尼龙6
,
微层共挤出
,
层状
,
阻隔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