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甲基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超声衰减与声速

徐文英 , 周静 , 胡建恺

材料研究学报

用脉冲回波法测定了甲基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超声衰减与声速。在2.5和5MHz 两种频率下,考察了共聚物超声衰减的温度关系。所得结果与DSC 法作了比较,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 相近。

关键词: 超声衰减 , velocity , polymeric ultrasonics

基于FLUENT的全尾砂充填管道输送模拟试验与分析

石宏伟 , 乔登攀 , 程纬华

黄金 doi:10.11792/hj20150508

以大红山铜矿为实例,运用FLUENT软件对全尾砂管道输送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 在充填料浆力学参数基础上建立了数学模型,分别分析了充填料浆的浓度、流速、管径3个因素对管道输送的影响状况,最后选出最优参数. 分析结果与大红山铜矿的实际相符合,同时表明FLUENT软件可以用来模拟计算矿山充填管道输送. 模拟试验方法可为其他类似矿山参考借鉴.

关键词: 充填 , 全尾砂 , 管道输送 , FLUENT软件 , 模拟 , 流速 , 管径

基于室温液态金属热虹吸效应的自驱动热量传递方法的数值模拟

李培培 , 高云霞 , 杨阳 , 刘静 , 周一欣

工程热物理学报

利用芯片热量驱动的液态金属散热技术是一种高效灵巧的热管理方法,在许多应用场合具有独特价值.本文采用数值手段对基于室温液态金属热虹吸效应的自驱动热量传递方法进行了研究,探明了冷端的壁温、环路方向、环路管径的大小对此种方法流动、传热性能的影响,为该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关键词: 室温液态金属 , 热虹吸效应 , 流速 , 热端壁温

油田输油管线钢X65的腐蚀行为研究

刘栓 , 赵霞 , 陈长伟 , 侯保荣 , 陈建敏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doi:10.11902/1005.4537.2014.196

研究了胜利埕岛油田用X65管线钢的管内腐蚀和管外腐蚀行为.通过失重法和电化学测试手段研究了油田中油水混合物流速和油含量对X65钢输油管线钢管内腐蚀行为的影响规律.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X65钢在土壤渗出液中的管外腐蚀行为,并结合X射线衍射技术(XRD)和扫描电镜(SEM)技术对X65钢腐蚀产物的晶型和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X65钢的腐蚀速率随油水混合物流速的增加而增大,当油含量为5%(质量分数)时,其腐蚀速率最大;X65钢在土壤渗出液中的自腐蚀电流密度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表面生成的疏松腐蚀产物膜会加速阴极去极化反应.

关键词: X65管线钢 , 腐蚀行为 , 土壤渗出液 , 流速 , 油含量

基于最大信噪比测量两相流速度

吴新杰 , 刘石 , 许超

工程热物理学报

为了克服噪声对信号的影响,提出一种利用最大信噪比和相关法测量两相流速度的方法.基于最大信噪比的信号分离方法是一种盲源信号分离方法,该算法利用统计独立信号完全分离时信噪比最大作为分离准则,它具有非常低的计算复杂度.这里首先利用盲源信号分离方法分别提取出上游和下游两相流信号,并据此求出两相流信号的相关函数曲线,由此求出信号的渡越时间,最后给出仿真实验的处理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两相流速度的测量要求.

关键词: 最大信噪比 , 相关法 , 速度 , 气-固两相流

CeO2对超音速火焰喷涂WC-12Co涂层腐蚀行为的影响*

岑升波 , 陈辉 , 刘艳 , 马元明 , 吴影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6.00031

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在Q345基体上制备了微米WC-12Co, 纳米改性WC-12Co和CeO2改性WC-12Co涂层, 利用SEM, XRD和显微硬度计等手段观察表征了涂层的微观组织、相成分和显微硬度, 通过LSCM, SEM, 极化实验和浸泡腐蚀实验等方法研究分析了涂层在1 mol/L H2SO4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和腐蚀机理. 结果表明: 纳米CeO2的加入可以显著降低涂层的孔隙率, 有效减少局部腐蚀的发生; 同时添加纳米CeO2可以使涂层电极电位发生正移, 降低腐蚀电流密度, 生成稳定的钝化膜, 降低涂层的维钝电流密度, 提高涂层的耐腐蚀性能; 纳米CeO2改性WC-12Co涂层的腐蚀机制为由孔隙诱发的局部腐蚀, 孔隙处的Co黏结相不断被腐蚀导致WC颗粒失去了支撑作用而脱落, 从而露出新的Co黏结相, 促进了涂层的腐蚀, 使孔隙不断扩大形成腐蚀坑. 而微米WC-12Co涂层和纳米改性WC-12Co涂层不仅最外层的Co黏结相被腐蚀, 而且在孔隙处也发生了严重的局部腐蚀.

关键词: 超音速火焰喷涂, , WC-12Co涂层, , 纳米CeO2, , 极化曲线, , 浸泡腐蚀

连铸中间包全尺度物理模拟平台建立及应用研究*

黄军 , 张永杰 , 王宝峰 , 张亚坤 , 叶鑫 , 周士凯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6.00047

基于同时满足连铸水模拟实验中Re准数和Fr准数相似要求, 建立了一套可全尺度模拟连铸过程流动的实验平台. 利用该平台的NI图像处理与PIV粒子测速技术, 对特厚板连铸用中间包内速度场、涡量场、RTD等流动特征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中间包内流动呈现湍流漩涡状, 在注流区形成一个类似“漏斗”状的涡结构, 由于中间包内通道的存在, 在浇注区形成2个大的环流, 并对侧墙有明显冲击, 非接触测量获取的RTD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 长的停留时间和大的死区体积表明该中间包补热的必要性.

关键词: 中间包, , 全尺度, , 测速, , 涡量, , 停留时间(RTD)

玻纤表面动态润湿行为

杨浩邈 , 曾庆文 , 张南夷 , 彭晓东 , 谢卫东

复合材料学报

提出了采用线性回归处理分析玻纤与浸润液体动态润湿的新方法,结合高精度电子天平,表征了玻纤表面动态润湿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玻纤表面动态润湿过程中,随着润湿速度的增加,动态接触角有增大的趋势,玻纤与去离子水、乙二醇、760E环氧、CYD128环氧的接触角分别由66.04°、42.21°、51.31°、73.90°增加到69.05°、46.95°、74.58°、170.06°,玻纤表面可润湿性能下降.玻纤表面动态润湿过程中,黏度越大,随着润湿速度增加,可润湿性能下降越快,即玻纤与CYD128环氧体系的接触角下降96.16°,而与760E环氧树脂和乙二醇的接触角下降分别为23.27°和4.74°.基于新方法的玻纤表面动态润湿系统中,玻纤所受作用力随三相接触线移动速率和浸润液体黏度的增加而增大.

关键词: 玻纤 , 润湿 , 动态 , 速度 , 接触角

核素等时性质量测量实验中一种基于离子速度纯化次级束的方法

刘大委 , 王猛 , 徐星 , 颜鑫亮 , 帅鹏 , 涂小林 , 张玉虎 , 陈瑞九 , 邢元明 , 原有进 , 杨建成 , 徐瑚珊 , 夏佳文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3.03.302

等时性质量谱仪(Isochronous Mass Spectrometry,IMS)是测量短寿命核素质量的有效实验装置。在IMS核素质量测量实验过程中,目标核素通过弹核碎裂反应产生,并被次级束流线分离、传输后注入到储存环内。由于远离稳定线的目标核素产额非常低,经常伴随大量杂质核素产生,这些杂质离子会加重飞行时间探测器(Time of Flight,TOF)系统的工作负担。在HIRFL-CSR利用IMS进行核素质量测量实验过程中,发展了一种进一步纯化筛选次级离子的方法,以减轻TOF系统的工作负担。基于次级离子在束流线中飞行速度的差异性,利用HIRFL-CSR踢轨磁铁(Kicker)系统,调节次级束流注入CSRe的时间,使次级离子得到进一步筛选和纯化后注入到CSRe内。在实验中,我们测试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讨论了它在纯化次级束流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 核素质量 , 速度 , 注入时间 , 纯化次级束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