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亚芹
,
黄张根
,
马建蓉
,
郭士杰
催化学报
将V_2O_5担载在活性炭纤维(ACF)上制得V_2O_5/ACF催化剂,并采用暂态响应实验和NH_3吸附氧化实验等考察了影响V_2O_5/ACF催化剂上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反应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NH_3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是必要的,而且该吸附是一个快速过程;气相O_2的存在有利于形成催化剂中所需的活性氧化态物种.NH_3吸附.脱附与原位质谱相结合的实验表明,V_2O_5/ACF催化剂具有吸附NH_3和将NH_3氧化为N_2H_2的能力,N_2H_2为NH_3氧化的一种中间体.
关键词:
五氧化二钒
,
活性炭纤维
,
选择性催化还原
,
氨
,
吸附
,
活化
,
机理
冯宗平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10.03.007
样品经盐酸(1+1)和硝酸(1+1)分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三氧化二钒和五氧化二钒中钾、钠、磷、硫、铁杂质元素的含量.采用基体匹配消除主量元素钒对杂质元素的干扰,优化了测定工作条件,确定钾、钠、磷、硫、铁的分析谱线分别为766.490 nm、589.592 nm、178.284 nm、182.034 nm、259.940 nm.测定氧化钾、氧化钠、磷、硫、铁的检出限分别为0.020 mg/L、0.012 mg/L、0.008 mg/L、0.010 mg/L、0.002 mg/L.方法用于标准样品和实际样品的分析,测定结果分别同认定值及其他方法的测定结果相吻合,相对标准偏差(n=11)为0.54%~4.0%.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
氧化钒
,
钾
,
钠
,
磷
,
硫
,
铁
徐凯
,
路远
,
凌永顺
,
乔亚
,
唐聪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氧化钒薄膜,并采用不同的温度对其进行氧化法热处理,通过XRD、SEM、四探针薄膜电阻测试,分析了不同热处理温度对氧化钒薄膜的晶相特性与热敏特性的影响.实验分析证明热处理温度升高后(400℃)得到的薄膜热敏特性良好,其室温电阻为160KΩ·cm,室温电阻温度变化系数为-2.4%/℃,变温过程中(20~98℃)其平均值约-1.98%/℃,表明温度升高有利于改善薄膜热敏特性,在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应用方面具有发展潜力.
关键词:
氧化钒
,
氧化法
,
热处理温度
,
热敏特性
孙德魁
,
刘振宇
,
贵国庆
,
黄张根
,
刘清雅
,
肖勇
催化学报
doi:10.3724/SP.J.1088.2010.90544
采用程序升温脱附、在线质谱和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等手段,比较了NO和NO_2在V_2O_5及V_2O_5/AC催化剂表而的选择催化还原(SCR)反应行为.结果表明,氨以质子态NH_4~+和共价态NH_3分子两种形态吸附于纯V_2O_5表面,V=O为氨的主要吸附活性位.无氧状态下,NO和NO_2皆可与吸附于V_2O_5表面的NH_3反应,并且NO_2与吸附态NH_2的反应活性高于NO.但在V_2O_5/AC催化剂表面,同样在无氧条件下,NO几乎不与吸附态NH_3反应,而NO_2却可以反应并生成N_2.在V_2O_5/AC表面,NO很容易被气相O_2氧化为NO_2,然后参与SCR反应.可见,NO_2是NO在V_2O_5/AC表面发生SCR反应的中间体.
关键词:
五氧化二钒
,
活性炭
,
氮氧化物
,
氨
,
选择性催化还原
牛飞
,
刘自力
,
张健杰
,
向超
,
徐阳阳
功能材料
六钛酸钾晶须是一种连锁风洞结构的具有优良物理机械性能和稳定化学性能等特点的新型材料。目前KDC法合成六钛酸钾晶须所需的煅烧温度高,且晶须长径比较小,而采用V2O5为添加剂的改进KDC法可以降低其煅烧温度,提高晶须长径比,使长径比〉20。实验通过TG—DSC曲线说明V2O5的加入可以降低其煅烧温度,通过XRD确定了六钛酸钾晶须的合适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和钒酸盐的加入量,通过SEM说明晶须的长径比、形貌等。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为800℃、煅烧时间为5h、V2O5的加入量为2%时,合成的六钛酸钾晶须平均长径比可达到22,且晶体结晶性好,形貌均匀。
关键词:
六钛酸钾晶须
,
改进KDC法
,
煅烧
,
V2O5
,
长径比
缪建文
,
宋国华
,
范以宁
催化学报
采用固定床微型反应装置,结合催化剂的原位电子自旋共振光谱、程序升温表面反应和紫外漫反射光谱等技术,研究了丙烷氧化脱氢的介孔氧化硅负载钒氧化物催化剂的性能和表面氧物种的状态及其反应性.结果表明,催化剂载体孔结构是影响钒氧物种分散状态乃至催化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SBA-15负载钒氧化物催化剂因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大的孔径,不仅具有较高的丙烷氧化脱氢催化活性,而且具有较高的丙烯选择性.复合型钒氧化物催化剂表面与V离子相连的晶格氧物种是丙烷氧化脱氢牛成内烯的主要活性物种,载体表面高度分散的钒氧物种具有较高的丙烷氧化脱氢催化活性.负载型钒氧化物催化剂晶格氧物种是丙烷氧化脱氢转化为丙稀的主要活性物种,CO_2分子可以再生钒氧化物催化剂的晶格氧物种,同时它对丙烯的深度氧化作用较弱,因此在负载型钒氧化物催化剂上CO_2氧化丙烷可高选择性地生成丙烯.
关键词:
丙烷
,
氧化脱氢
,
钒氧物种
,
SBA-15
,
电子自旋共振
,
程序升温表面反应
徐凯
,
路远
,
凌永顺
,
乔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与氧化法热处理相结合的工艺,在Si基底上制备VO2薄膜,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电子能谱(XP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率测试,分析了VO2薄膜截面结构、晶相成分、成分价态及红外透射率相变特性.实验分析表明,采用直流磁控溅射与氧化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可获得主要成分为具有明显择优取向单斜金红石结构VO2(011)晶体的氧化钒薄膜,其红外透射率具有明显相变特性,相变中心温度为57.5℃,3~5μm、8~12μm波段的红外透射率对比值达到99.5%,适合应用于红外探测器的激光防护研究.
关键词:
二氧化钒
,
直流磁控溅射
,
氧化热处理
,
红外相变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