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林
,
刘伟东
,
林成
金属学报
非调质钢的强度为α-Fe基体细化强度与固溶强化、奥氏体析出碳化物弥散强化、
界面强化和过饱和铁素体析出碳化物的析出强化的强度增量之和.
以细晶铁素体强度
为基础, 利用相最强键上的共用电子数nA及相界面电子密度差Δρ
计算了连铸连轧非调质钢固溶强化、界面强化、弥散强化和析出强化
的强度增量. 给出了一组计算非调质钢连铸连轧终轧强度的公式. 可
根据化学成分和工艺规定的终轧晶粒尺寸计算终轧强度, 或根据技术
要求的强度给出相应的轧制晶粒尺寸与化学成分间的最佳组合.
实现了化学成分-轧制晶粒尺寸-终轧强度的计算机预报.
关键词:
连铸连轧
,
non quenched-tempered steel
,
valence electron structure
ZHENG Yangzeng ZHANG Fucheng Yanshan University
,
Qinhuangdao
,
China
金属学报(英文版)
The heterogeneous distribution of C and metallic alloying elements as well as the phase com- position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cold deformation of an Fe-Mn-Cr-C alloy have been stu- died by the use of Mssbauer spectroscopy.The austenites without and with C and metallic alloying elements are found in the alloy in as-solid solution state.While the martensites with- out and with C and alloying elements may be induced by cold deformation.The transforma- tion from austenite to martensite in the alloy is confirmed via theoretical computation and ex- periments to be controlled by the number of covalent electron pairs forming covalent bond in austenitic crystal cell of the alloy.The formation of strong covalent bond between C and me- tallic elements can vigorously retard the γ/α' transformation.
关键词:
heterogeneity
,
null
,
null
,
null
,
null
刘闯
,
刘伟东
,
屈华
,
刘海平
,
刘斯琦
材料热处理学报
基于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和合金成分设计价电子理论与钛合金相变基本理论,以纯钛的α/β转变温度为依据,利用表征合金相重构难易程度的价电子结构参数nA,合金组成相α与β的晶胞权重W,相修正系数C及β稳定元素的温度系数TMc,给出了一种计算α+β两相钛合金(α+ β)/β相变温度的方法并计算了21种α+β两相钛合金的(α+β)/β相变温度,理论计算值与实验测定值及经验法计算值符合得较好,说明从价电子结构层次计算α+β两相钛合金的(α+β)/β相变温度是可行的.
关键词:
钛合金
,
相变温度
,
价电子理论
,
计算法
马含悦
,
李春福
,
黄春蓉
,
杨阳
,
杨立辉
,
唐玲
机械工程材料
基于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研究了316L不锈钢在模拟井下不同温度场中的价电子结构与其拉伸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运用价电子理论计算得到的价电子结构参数σ、na'、Sc、N1与动态拉伸试验的结果相吻合,这些参数从微观层次揭示了在不同温度下,316L不锈钢价电子结构与其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在讨论影响材料某一宏观力学行为的价电子结构参数时,应将其看作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
关键词:
316L不锈钢
,
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
,
拉伸性能
,
价电子结构
蒋淑英
,
李世春
材料热处理学报
应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计算了Al-Cu系各相的价电子结构、键能、结合能、形成焓和有效生成热,并应用计算结果对Al/Cu固相界面的扩散反应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AL/Cu固相界面扩散反应的初始阶段,Cu为限制元素,根据初生相有效生成热判据,Al2Cu相在Al/Cu界面最先生成;随界面缺陷消失和Al2Cu相层形成,界面有效元素浓度不断提高,热力学驱动力将超过动力学限制,在保温时间足够长情况下,后续相将按照热力学驱动力的大小依次生成Al4Cu9、AlCu、Al3 Cu4、Al2Cu3,界面反应生成相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
关键词:
经验电子理论
,
价电子结构
,
结合能
,
形成焓
,
有效生成热
,
界面反应预测
许斌
,
吕美哲
,
田彬
,
范小红
,
温振兴
人工晶体学报
石墨向金刚石在超高压高温下的转变机理经过了数十年的探讨,至今未形成定论.本文根据固体和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理论),分别计算了静压超高压高温条件下立方合成立方金刚石过程中石墨和金刚石的价电子结构,获得了石墨和金刚石12组不同组合晶面间的价电子密度.结果表明,在超高压高温下其电子密度差均大于10%,说明石墨/金刚石晶面的价电子结构差异太大,不能诱发石墨向立方金刚石的直接转变.分析认为:超高压高温下,石墨先分解出一亚稳相后再转变成立方金刚石结构.
关键词:
石墨
,
金刚石
,
超高压高温
,
EET理论
,
价电子结构
刘伟东
,
屈华
,
陈超
,
王鑫鑫
,
王海霞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基于EET理论和Gerold的Al-Cu合金GP区终态原子结构模型,建立GP区价电子结构计算模型, 研究GP区价电子结构的演变过程,提出形成过程中GP区点阵常数的计算方法,计算GP区的价电子结构,分析了Cu含量对其价电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Al-Cu合金时效过程中GP区是渐进形成的.在形成初期,Spinodal分解机制占主导作用;在形成后期,正常的形核-长大机制占主导作用.随着Cu原子的富集,GP区最强共价A键的共价电子对数nA逐渐增加,B、C、D键的共价电子对数nB、nC、nD逐渐减少.GP区A键变强的原因在于B、C、D键上的共价电子逐渐向A键转移.
关键词:
Al-Cu合金
,
GP区
,
价电子结构
,
演变
肖小红
,
李世春
,
蒋淑英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根据晶体空间群理论,对SrBi2Ta2O9进行了从正交相到四方相的晶体重构,计算出SrBi2Ta2O9在铁电相变中的原子位移,确定了SrBi2Ta2O9沿a轴方向的自发极化.在此基础上,采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计算了SrBi2Ta2O9的价电子结构,进而得到SrBi2Ta2O9中各原子的有效价电子数,由原子位移和有效价电子数求得正交铁电相SrBi2Ta2O9的自发极化强度为18.14 μC/cm2,与实验数据和其他理论方法的结果吻合较好.
关键词:
铋层状铁电体
,
原子位移
,
经验电子理论
,
价电子结构
,
自发极化
王兴隆
,
彭艳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11951/j.issn.1005-0299.20150405
基于EET理论(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以经淬火-分配-回火( Q-P-T)工艺热处理的微合金钢为研究对象,计算了其主要组成晶胞的价电子结构,提出表征微合金钢宏观力学性能的新参量:等效共价电子密度和键能统计值,并给出了准确定义及实验验证,从原子成键角度建立微合金钢各组成晶胞价电子结构相关参数与其强塑性的本质关联。研究表明:微合金钢中马氏体组元为硬脆相,对微合金钢力学性能主要起强化作用;奥氏体组元为塑软相,对微合金钢力学性能主要起韧化作用,而微合金钢表现出的宏观力学性能是其各组元晶胞的价电子结构参数与晶胞含量共同决定的结果。等效共价电子密度是其强度的表征,等效共价电子密度越大,微合金钢强度越大;而键能统计值是其塑性的表征,键能统计值越大,微合金钢塑性越大。
关键词:
微合金钢
,
价电子结构
,
共价电子密度
,
键能
,
强塑性
刘伟东
,
屈华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基于EET理论和钛合金相变基本理论,以纯钛的同素异构转变温度为依据,在计算合金相最强键共价电子对数nA组织中α相和β相的晶胞权重、α和β稳定元素对相变温度的影响、相修正系数及β稳定元素温度系数的基础上,给出一种从价电子结构层次计算α+β两相钛合金(α+β)/β转变温度的方法.据此,计算Ti-4.5 Al-5Mo-1.5Cr合金的(α+β)/β转变温度,理论计算值为945.48℃,实测值为925℃,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为2.21%.
关键词:
Ti-4.5Al-5Mo-1.5Cr合金
,
(α+β)/β转变温度
,
价电子结构
,
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