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37Mn2钢连铸圆坯的二次冷却制度

黎建全 , 陈登福 , 吴国荣 , 雷阳伟

钢铁

根据钢种的高温力学性能和冶金准则,确定铸坯表面温度,制定相应的二次冷却制度,通过建立的数学传热模型对铸坯温度、凝壳厚度进行仿真计算,加以验算优化,获得最佳的二冷区冷却水量.以37Mn2钢为研究对象,结合攀钢圆坯连铸机情况,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二次冷却制度,并应用于攀钢连铸生产.实践结果表明:铸坯各控制点的实测温度与模型计算温度一致,铸坯在矫直区的温度大于950℃,所生产的圆坯中间裂纹、中心裂纹、内裂、一般疏松等质量缺陷全部评级为0,缩孔、中心疏松、中心偏析最大为1.5,满足后步工序的要求.

关键词: 圆坯连铸 , 二次冷却 , 温度控制 , 质量

高寒地区某金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温度控制研究

南新元 , 陈飞 , 孔军

贵金属

传统的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温度控制算法参数整定过程复杂,且受干扰后会使控制漂离最佳状态。针对这一问题,以某金矿生物氧化预处理工艺为研究背景,分析了氧化槽内生物氧化反应热、冷/水阀循环热、氧化槽与外界发生热传递的流失热之间的平衡关系,构建了以冷/热水调节阀开度为控制目标,以环境温度、矿浆温度、冷/热水水温为状态参数的温度控制模型。经过验证,该模型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温度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实现了氧化槽温度的稳定控制。

关键词: 冶金技术 , 生物氧化预处理 , 温度控制 , 反应机理 , 热量平衡 , 热传导

癸酸-棕榈酸/SiO2相变储湿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尚建丽 , 张浩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50417.004

以SiO2为载体,癸酸-棕榈酸为相变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癸酸-棕榈酸/SiO2相变储湿复合材料,利用等温吸放湿法、步冷曲线法、FTIR、SEM、激光粒度分析仪(LPSA)、BET、TGA和DSC等对其进行性能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癸酸-棕榈酸/SiO2相变储湿复合材料的载体材料SiO2具有"笼"结构,其大量微孔形成三维空间网格结构既可以通过癸酸-棕榈酸与SiO2的物理嵌合方式包裹与束缚相变材料,又可以通过SiO2的亲水性能吸附水分子,具有良好的热湿性能.癸酸-棕榈酸/SiO2相变储湿复合材料表面光滑圆润无明显凹陷,颗粒粒径较小且均匀性较好(粒径为82.14 nm、孔体积为0.010 7 mL/g、孔比表面积为25.16 m2/g、孔平均直径为26.63 nm),属于纳米级有机相变芯材/无机基体复合材料;相变温度为19.88~23.13℃、相变潜热为38.55~42.56 J/g,癸酸-棕榈酸的质量分数约为31.59%,满足人体舒适度的温度范围,适合在建筑领域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 癸酸-棕榈酸 , SiO2 , 复合材料 , 吸放湿 , 控温

一种双极性高精度半导体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

黄杰 , 徐贲 , 沈为民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0.02.005

温度是影响半导体激光器(LD)寿命和输出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保证LD输出稳定的激光模式和功率,采用以ADC和DAC集成的微处理器芯片C8051F350和具有双极性输出电流的TEC驱动芯片MAX1968为控制核心,以积分分离和变速积分增量式相结合的数字PID算法为运算程序的自动温度控制系统(ATC)控制TEC驱动电流的方向和大小,实现对LD的加热或制冷,使其工作在恒定温度.实验证明,应用该系统,LD在0℃~40℃环境温度范围内能很快稳定在设定温度,且其不确定度为±0.03℃.

关键词: 激光技术 , 半导体激光器 , 温度控制 , PID

准分子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胡明庆 , 韩晓泉 , 周翊 , 冯泽斌 , 周维虎 , 白路军

连铸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5.04.008

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准分子激光器的高精度温度控制系统,可对准分子激光器放电腔的温度进行实时采集、显示、控制,达到维持激光器腔体温度恒定的目的,从而改善激光器的工作性能如能量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等.系统采用飞思卡尔单片机,以比例阀作为控温执行器件,并且设计了软硬件和优化的控制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在三种不同PID控制方式下,系统控制精度皆能达到±0.2℃;在改进的智能PID控制下,系统超调变小、调节时间减少;在100 Hz和500 Hz不同重频条件下,系统采用智能PID控制时,运行稳定.因此,本系统可为激光器的运行提供良好的温度控制环境.

关键词: 激光技术 , 温度控制 , 智能PID , 准分子激光器 , 算法

高精度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应用研究

李家荣

连铸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6.05.017

为获得连续可调谐高频微波信号,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高精度热电制冷器(TEC)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的控制芯片采用MSP430F149单片机,通过温度传感器TMPll2进行温度信息的采集,驱动电路产生的脉宽调制(PWM)波信号驱动TEC芯片进行温度控制,稳态误差约为0.06℃.利用该温度控制器控制光纤的温度,通过调节温度获得了10.872~10.905 GHz的高频微波信号,信号频移大小的斜率为1.1 MHz/℃.增加控制系统的温度调谐范围可获得更宽调谐范围的微波信号.

关键词: 温度控制 , 热电制冷器 , 布里渊频移 , 微波信号

控温熔盐电镀铝-锰合金镀层厚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翟岩 , 陈思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6.10.008

为了能很好的控制熔盐电镀铝-锰合金的镀层厚度,保证电镀工艺性能,设计一种控温熔盐电镀铝-锰合金镀层厚度自动控制系统,系统主要由控制器、测厚仪、现场操作员HMI及在线设定PLC构成.详细介绍了各模块的实现过程.通过MAX1978芯片对系统电流与电镀参数进行调节,实现铝-锰合金镀层厚度的控制,并在低温环境下进行实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控制效果好,且低温更能保持镀层的结构与性能.

关键词: 温度控制 , 铝-锰合金 , 镀层厚度 , 控制系统

相变混凝土的研究及发展趋势

赵思勰 , 晏华 , 李云涛 , 汪宏涛 , 胡志德

硅酸盐通报

混凝土的温度裂缝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相变混凝土是解决混凝土裂缝的新方法,在分析混凝土温度裂缝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变混凝土控温的设计思路,综述了用于相变混凝土的复合相变材料的研究,总结了相变混凝土的性能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 混凝土 , 相变材料 , 温度裂缝 , 控温

k-NN自学习模型在中厚板轧后冷却温控中的应用

郑芳垣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50616

在中厚板生产过程中,轧后冷却的温度控制是决定产品组织性能的关键工艺技术。换热系数是温度控制模型的核心参数,由于其影响因素多且复杂,故很难有一个固定的模型来计算。提出一种简单有效的换热系数的自学习模型:先通过参数节点化和插值法得出全范围内的各换热系数影响因素的特征值;再基于k-NN原理,寻找待冷目标钢板与各已冷样本钢板之间的相似度;最后,通过IDW加权平均算法,预估出目标冷却钢板所需的换热系数。现场实际的应用情况表明,使用该自学习模型相比以往可提高控制精度约5%。

关键词: k-NN , 中厚板冷却 , 自学习模型 , 温度控制

基于温度观测器的层流冷却路径控制

徐小青 , 郝晓东 , 傅松林 , 周石光 , 刘常升 , 张启富

钢铁研究学报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60035

热轧带钢需要更加灵活的冷却控制策略,保证带钢能够按照设定的冷却路径冷却,以充分发挥冷却过程的相变、析出等强化功能。为此,提出了基于温度观测器的带钢温度控制方法,通过物理模型构造温度观测器在线观测带钢温度并根据测量温度在线修正观测器模型参数。在此基础上应用最优控制方法,实时优化各个冷却单元阀门设定,保证温度观测器估计值与目标温度分布曲线设定值偏差最小。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的控制带钢温度,同时能够克服固定冷却制度的限制,实现冷却路径控制。

关键词: 层流冷却 , 冷却策略 , 温度观测器 , 温度控制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