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仙
,
吕祥鸿
,
李鹤林
,
路民旭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在模拟油田实际腐蚀环境中研究了温度对P110钢CO2腐蚀行为的影响。用SEM、XRD等分析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材料表面腐蚀产物膜的形貌以及对腐蚀速率和腐蚀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40℃时表层腐蚀产物类似于疏松的土壤,少且很松散地附着在材料表面,成份主要是溶液中沉积的KCL。90℃时腐蚀产物主要是钙铁镁的碳酸盐和少量的KCl和Fe2O3,腐蚀产物呈颗粒状,较致密但是膜层中含有大量的孔洞。140℃时,试样表层腐蚀产物呈致密的粘土形貌、下层腐蚀产物仍是颗粒状,产物层致密,成份主要是FeCO3和KCl。不同温度下不同的腐蚀产物形貌造成随温度升高,材料的平均腐蚀速率在90℃时出现峰值。
关键词:
CO2腐蚀
,
P110 steel
,
corrosion scale
,
corrosion rate
,
temperature
郭伟国
金属学报
对HSLA-65, DH-36, AL-6XN和Nitronic-50这4种新型舰艇结构钢的力学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 实验的温度变化范围从77 到1000 K, 应变率从0.001到8000 s-1, 真实塑性应变超过40%. 结果表明:(1)这4种结构钢的塑性流变应力对温度和应变率非常敏感, 流变应力随温度的降低和应变率的增加而提高;(2)随塑性应变的增加或变化, 温度历史会显著引起fcc金属内部微观结构演化;(3)在适当的温度和加载应变率范围, 动态应变时效现象发生, 且随应变率提高, 动态应变时效出现的温区移向更高区域. 针对实验所出现的这些现象, 并考虑到塑性流变的粘-曳阻力,根据位错运动机理, 给出了一个基于物理概念的本构模型, 此模型未涉及动态应变时效现象. 通过比较模型预测结果和实验结果, 在很宽温度范围和很宽应变率范围内, 所给出的本构关系能够较好的预测这4种新型舰艇结构钢的塑性流变应力.
关键词:
舰艇钢
,
Plastic defomation
,
flow stress
,
temperature
龚敏
,
蒋伟
,
曾宪光
,
李伟清
腐蚀学报(英文)
利用电化学方法、交流阻抗技术、失重法及金相显微术研究了pH与温度变化对2205DSS在盐卤中耐孔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卤水pH值的增大,2205DSS耐孔蚀性能先略微增强、然后减弱;根据实际制盐工艺条件,卤水的pH值应适当控制在8.7或8.8以内;随温度升高,2205DSS基体抵抗孔蚀能力明显下降;试样在盐卤水介质中的电极反应是不可逆的,其腐蚀反应既受活化极化控制,又受溶液扩散控制.
关键词:
盐卤
,
pitting
,
pH
,
temperature
,
metalloscope
姜庆伟刘印王尧晁月盛李小武
金属学报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显微硬度测试研究了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制备的超细晶铜在退火条件下的热稳定性和硬度变化, 同时利用扫描电镜电子通道衬度(SEM--ECC)技术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了超细晶铜在室温到300 ℃的温度范围内分别在单向压缩和循环变形后的微观结构变化. 结果表明: 超细晶铜即使在低于再结晶温度退火条件下也会以缓慢渐进的方式发生逐步的再结晶和晶粒粗化, 该结构软化过程通过DSC随退火时间的响应曲线探测不到. 高温压缩下晶粒的粗化行为与应变速率有关, 应变速率越大, 粗化的局部化越明显; 应变速率越小, 更多的晶粒发生整体粗化. 高温循环加载促使晶粒粗化发生得更为显著、均匀, 在粗化的晶粒内可观察到一些典型的位错组态, 如墙结构和胞结构等. 另外, 利用最大晶粒尺度(Dmax)与平均晶粒尺度(Daver)的比值V定量讨论了不同高温变形情况下晶粒粗化的不均匀性.
关键词:
超细晶铜
,
cyclic deformation
,
uniaxial compression
,
temperature
,
microstructure
,
grain coarsening
柳永宁
,
朱金华
,
周惠久
,
A.KILDEGAARD
,
J.A.KRISTENSEN
金属学报
本文研究一种经正火处理的碳素钢在不同加载速率以及不同试验温度下的动态断裂韧性。发现材料存在一个由加载速率决定的韧脆转化。用热激活概念分析断裂过程:J_(Id)=J_a+J_t,J_a是非热激活部分,与温度和速度无关;而热激活部分J_t=(K/K_0)~nexp(Q_f/(nkT)),控制着断裂过程的温度和速度敏感性。加载速率引起的脆性转化和改变温度引起的脆性转化有相同机制,它们与原子的热运动过程有关。脆性转化的本质是J_t在降低温度以及增加形变速率的过程中不断减小,导致材料由韧向脆转变。
关键词:
碳素钢
,
brittle fracture transition
,
loading rate
,
temperature
,
activation energy
李建平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研究了温度、CO2分压、溶液pH值及Cl-浓度对4种油套管常用材料N80、P105、P110和SM110腐蚀行为的影响。在温度为90℃ 时,4处材料的腐蚀速率都达到最大值。当温度为65℃ 时,除P105外,其它材料的腐蚀速率随CO2分压的增大而升高。而在90℃ 时,除P105外,其它材料的腐蚀速率在CO2分压为2.5MPa时达到最大值。溶液pH值及Cl-浓度对材料的腐蚀速率的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腐蚀
,
oil thimble
,
temperature
,
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