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军
,
黄劲松
,
吴小说
,
刘廷国
,
方童杨
,
汪新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10.012
为制备出适合农业使用的高吸水保水剂,以小麦秸秆(Wheat straw,WS)为原料,比较了NaOH/Urea、稀硫酸和氨水等溶解秸秆的方法,得到了溶解性较好的小麦秸秆匀相体系,通过向该溶解液中加入丙烯酰胺(Acrylic amide,AM)、丙烯酸(Acrylic acid,AA)和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N'-methylene bisacrylamide,MBA),借助60Co γ射线,在室温条件下引发聚合体系的接枝共聚反应,制备出了耐盐型高吸水性树脂.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对各种处理的秸秆及接枝共聚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NaOH/Urea方法处理小麦秸秆得到的纤维素制备出的树脂其耐盐性和吸水性较稀硫酸和氨水处理得到的吸水性树脂有较大的提升.
关键词:
小麦秸秆
,
纤维素
,
去结晶
,
接枝共聚
,
高吸水性树脂
王雷利
,
曹青
,
解小玲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微晶纤维素(MCC)为原料,研究了预处理方式以及同丙烯酸反应过程中反应溶剂对合成高吸水树脂(SAR)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MCC经酸和甲醇环境的预处理后,得到的SAR吸水率都有一定提高;聚合过程中反应溶剂不同,对SAR吸水率有显著影响.所选的5种反应溶剂(即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和甲醛的水溶液)对SAR吸水率影响规律为:异丙醇和甲醛水溶液对SAR吸水率影响最显著,其次为甲醇和乙醇的水溶液,再次为丙酮的水溶液.经酸预处理的MCC,在甲醛水溶液中通过丙烯酸聚合得到的SAR吸水率可达992g/g.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
预处理
,
溶剂影响
,
吸水率
张思思
,
温国华
,
付渊
,
张媛
,
邢建霞
,
目仁更
,
林波
,
李东芳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本文以羧甲基马铃薯淀粉为原料合成了高吸水树脂,研究该高吸水树脂的合成条件和环境对其去除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能力的影响,主要包括交联剂用量(0.1 mg-0.6mg)、中和度大小(20-80%)、重金属离子起始浓度(20-100mg/L)和溶液pH值(2-6)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类高吸水树脂去除溶液中重金属离子的能力随合成该树脂时交联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而随单体中和度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重金属离子初始浓度的增加,去除率增大,高吸水树脂对浓度为100mg/L的Cu2+、Zn2、Cr(Ⅵ)溶液中重金属离子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55.5%、90.5%和88.3%.
关键词:
羧甲基马铃薯淀粉
,
高吸水树脂
,
重金属离子
,
去除率
于智
,
李爽
,
王志国
,
张瑾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11951/j.issn.1005-0299.20160208
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Span-60作为分散剂,环己烷作为分散介质与传热介质,分别以NaHCO3、甲醇与乙醇的混合液以及丙酮为发泡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AA/AM/AMPS三元共聚多孔型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不同孔结构对树脂的吸水性能、耐盐性能及保水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内部具有多孔结构;甲醇乙醇加入量为18 mL时吸液性能最好,吸水率为1 700 g/g,吸盐水率为138 g/g;以丙酮为发泡剂的吸水树脂的保水性能最好.树脂的吸液性能与保水性能受树脂形成的孔洞影响,同时与外部联通的孔洞易形成类似于植物的“气孔蒸腾”作用,不利于树脂的保水性能.
关键词:
高吸水性树脂
,
反相悬浮聚合法
,
发泡剂
,
多孔结构
,
保水性能
马东卓
,
祝宝东
,
唐自清
,
王鉴
,
张健伟
硅酸盐通报
以玉米秸秆(CS)、有机蒙脱石(OMMT)和丙烯酸(AA)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玉米秸秆/有机蒙脱石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用红外光谱(FTIR)、广角X射线衍射(WAXD)、小角X射线衍射(SAXS)和电子扫描电镜(SEM)表征了产物的结构与微观形貌.该树脂对孔雀石绿染料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吸附容量高达56.62 mg/g,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关键词:
高吸水性树脂
,
玉米秸秆
,
有机蒙脱石
,
吸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