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平
,
张庆明
,
陈利
,
姚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通过对Zr_(41.2)Ti_(13.8)Cu_(12.5)Ni_(10)Be_(22.5)(Vit 1)压缩实验,发现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锯齿流变特性随应变的增加而更为明显.并通过对简单剪切断裂面的分析,表明在剪切滑移过程中剪切带有一个形核和生长的过程.采用剪切带逐步扩展模型计算剪切带中温度的变化,通过计算表明剪切带形成中前期的温升不足以达到非晶合金的熔点,且剪切带温升与单个锯齿卸载部分形成过程所持续的时间和每次剪切滑移过程中载荷的变化量紧密相关.
关键词:
块体非晶合金
,
剪切带
,
锯齿流变
,
温升
吴敏
,
徐约黄
,
沈功田
金属学报
研究了LC9铝合金经退火、淬火,及不同条件时效处理后的锯齿流变行为开始出现锯齿的临界应变ε_c随着时效加深而后移,从而测得过程的激活能为0.63eV,与空位在Al中的扩散激活能吻合。时效试样与退火试样不同,应变率ε增大,ε_c反而减小;而退火试样的ε_c则随ε而增大。说明退火试样的锯齿流变是形变空位控制的,而时效试样则是淬火空位控制的。若时效时间加长,锯齿由较为整齐的脱钉型变为明显衰减的钉扎型。锯齿密度也因时效而稍许减小。用位错与溶质原子及GP区的作用对以上现象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
锯齿流变
,
Cottrell atmosphere
,
aging
,
pinning and unpinning
李培友
,
孟凡莹
,
王永善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二元共晶混合”法设计富Cu基Cu-Ti-Ni-Zr合金成分,通过水冷铜模铸造法制备出不同直径Cu-Ti-Ni-Zr合金棒材.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万能试验机和扫描电镜(SEM)研究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Cu49.64Ti35.08Ni7.69Zr76合金具有较高玻璃形成能力,其临界直径可达4 mm;而表征玻璃形成能力的热力学参数过冷液相区△Tx和参数γ值最小,分别为26 K和0.385;另外,约化玻璃转变温度Trg值却与临界直径小于3 mm的Cu51.1Ti341Ni72Zr76合金的Trg值相等.通过对合金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u49.64Ti35.08Ni7.69Zr7.6和Cu51.1.Ti34.1Ni72Zr7.6非晶合金分别具有0.75%和0.28%的塑性,而Cu48.18Ti36.06Ni8.16Zr76非晶合金断裂机制近似为脆性断裂.通过锯齿流变应力降分析,发现剪切带稳定扩展应力降大于剪切带萌生或缓慢扩展时应力降,且塑性较好的剪切带萌生应力降约大于近似脆性材料剪切带萌生应力降,而剪切带萌生应力降小于5 MPa.
关键词:
大块金属玻璃
,
玻璃形成能力
,
力学性能
,
锯齿流变
,
应力降
鲁家瑞
,
沈寅忠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703003
在应变速率为5×10-5~2×10-4 s-1范围内以及不同温度(25~700 ℃)下对标准热处理态11Cr3W3Co钢进行拉伸试验,分析了不同温度下出现的锯齿流变行为.结果表明:在285~325 ℃区间出现了正常PLC效应,锯齿形成激活能约为124 kJ·mol-1,锯齿流变主要由固溶的置换原子铬与运动位错之间相互作用引起;在325~365 ℃区间出现了异常PLC效应,这一方面是因为随着拉伸温度升高,溶质原子的扩散能力增强,以至于原子气团不能稳定存在,导致动态应变时效作用减弱,另一方面是因为随温度升高,析出相开始成为溶质原子的湮没源,使得锯齿消失;在高温下,强度的急剧降低和塑性的急剧升高说明动态回复在塑性变形过程中起到主要的作用.
关键词:
11Cr3W3Co钢
,
PLC效应
,
动态应变时效
,
锯齿流变
,
动态回复
李传强
,
许道奎
,
韩恩厚
中国材料进展
doi:10.7502/j.issn.1674-3962.2016.11.01
在所有工程用金属结构材料中,镁合金的密度最低,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然而,镁合金在一定的塑性变形条件下会出现明显的"塑性不稳定"现象,也被称作锯齿屈服(流变)现象或Portevin-Le Chatelier(PLC)效应,主要表现为应力-应变曲线上的锯齿状波动.近年来,关于镁合金PLC效应的研究报道逐年增加.本文将重点介绍镁合金中存在塑性不稳定现象相关的研究进展,叙述并归纳镁合金PLC效应发生的条件、 锯齿屈服的特征、 合金元素对锯齿屈服现象的影响及对应的理论机制等.最后,指出目前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提出将来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镁合金
,
Portevin-LeChatelier效应
,
锯齿流变
,
变形机制
,
微观组织
许道奎
,
李传强
,
韩恩厚
,
王磊
中国材料进展
doi:10.7502/j.issn.1674-3962.2016.03.08
对于金属合金材料而言,出现的“塑性不稳定”现象或Portevin-Le Chatelier (PLC)效应主要表现为应力-应变曲线上的锯齿状波动,并伴随着空间上可传播的应变局域化,致使材料经受力变形后表面会出现凹凸化,最终导致材料整体塑性的降低.近年来,关于PLC效应的研究及其相应的实验手段已有很多相关报道.根据出现PLC效应的时空特性进行分类,锯齿波可分为A、B和C3种类型.目前,关于PLC效应的理论解释主要归因于动态应变时效和位错切割机制.将重点介绍传统金属材料中存在塑性不稳定现象的研究进展,叙述并归纳微观结构、加载速率、受力状态和微观变形机制等对PLC效应的影响和作用规律,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来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Portevin-Le Chatelier效应
,
锯齿流变
,
动态应变时效
潘念侨
,
杜忠华
,
朱正旺
,
雷晓云
,
徐立志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在室温环境下(25℃)对某ZrTiNiCuBe块体非晶合金材料进行不同应变率条件下的静态与动态压缩实验。并采用扫描电镜技术(SEM)对试样断口、侧面等进行表征,对比静、动态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形貌的差异。结果表明:静态压缩时为剪切断裂,微观形貌上出现脉状花样与剪切带;剪切带诱发裂纹的形成,裂纹随着剪切带扩展。动态压缩时为脆性解理断裂,断面粗糙且发现大量熔滴;断口处出现解理台阶,塑性阶段出现明显的锯齿流变现象。从能量守恒定律出发,利用变形过程中弹性应变能的变化规律推测剪切变形区域内温升的变化规律,温升的变化规律揭示锯齿流变与试样的断裂机制。
关键词:
块体非晶合金
,
锯齿流变
,
绝热温升
,
弹性应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