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晓娜
,
孙文儒
,
郭守仁
,
卢德忠
,
李娜
金属学报
磷(P)在Ni3Al中的溶解度很低, 凝固过程中向剩余液体中偏聚, 最终在晶界上析出富P相. 凝固后期, P在剩余液体中的偏聚程度升高, 降低形核率, 抑制试样心部等轴晶的形成, 促使试样外缘晶粒向心部延伸生长,增加柱状晶长度. P降低合金终凝温度, 增加糊状区长度, 阻碍液相补缩,增加形成疏松的倾向. P产生上述作用的根本原因是其降低固、液两相体积自由能差和原子跃迁穿过液/固界面的激活能.
关键词:
磷
,
solidification
,
segregation
,
null
朱强
,
王迪
,
葛红林
,
陈国良
金属学报
应用电子探针、Auger能谱仪、透射电镜能谱等微区成分分析技术研究了铸造镍基高温合金In100中微量Mg在第二相中的分布。结果表明,微量Mg偏析于MC和γ′相界面,而在其内部没有富集;Mg在MC相界面上的偏析厚度大于在γ′相界面的偏析厚度;试验结果及理论分析表明,Mg不仅是晶界偏析元素,更重要的是相界偏析元素。
关键词:
Mg
,
segregation
,
supperalloy In100
,
null
封少波
,
张楠楠
,
罗兴宏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2.00037
为研究DZ483合金在凝固过程中的元素偏析行为对糊状区内液相密度的影响, 采用等温凝固结合水淬法对合金进行不同温度下的凝固实验. 利用OM 和SEM观察试样的凝固组织, 利用EDS测量固相和剩余液相的元素含量, 并根据剩余液相的成分计算其密度. 结果表明, DZ483合金的开始凝固温度略低于1335℃, 在1325℃液相中开始析出富含Ta和Ti的MC; W和Co为负偏析元素, Mo, Ta和Ti为正偏析元素, 而 Al和Cr几乎不发生偏析; 剩余液相的密度随温度降低基本呈下降趋势, 但在1325至1315℃之间有所回升. 计算结果表明, 温度对液相密度的影响很小,合金元素的偏析对液相密度的影响占主要地位. 其中, Mo和Ta的偏析导致液相密度增加, 而Ti和W的偏析导致液相密度明显降低. 各合金元素的偏析对密度变化的贡献由大到小顺序为: Ti>Ta>W>Cr>Mo>Al>Co. MC的形成消耗了大量的Ti和Ta, 对合金元素的偏析造成一定的影响, 从而导致液相密度在1325至1315℃ 之间有所增加.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
freckle
,
segregation
,
density
赖朝彬
,
辛博
,
陈伟庆
,
吕瑞国
,
吴绍杰
物理测试
针对低合金中厚板超声波探伤合格率低的问题,采用低倍、金相、扫描电镜检验和断口形貌分析对探伤不合格的中厚板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引起超声波探伤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钢中的氢含量偏高和板坯中心偏析严重,条状MnS夹杂物集聚氢导致氢致裂纹,板材中心部位因偏析产生的少量马氏体、贝氏体组织导致轧后应力集中,在冷却速度较快的条件下产生微裂纹,最终造成探伤缺陷。通过计算得知MnS夹杂物前端的氢陷阱中氢的浓度远高于陷阱中氢的最大饱和浓度,过剩的氢造成裂纹。采用铸坯及板材轧后缓冷等措施,使板材探伤合格率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
超声波探伤
,
medium plate
,
segregation
,
hydrogen trap
李承基
,
高德春
,
曹凤豫
,
陆丰
金属学报
本文研究了微量Ca对60CrMnCuV钢回火马氏体室温冲击的影响,并用Auger能谱分析了沿晶断口表面的Ca及其它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微量Ca明显提高60CrMnCuV钢回火马氏体的室温冲击韧性.Auger能谱分析表明,Ca在奥氏体晶界有明显的偏聚,促进Cr的偏聚,抑制硫的晶界偏聚.认为Ca抑制硫的晶界偏聚作用是韧化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微Ca合金化
,
impact toughness
,
segregation
,
grain boundary
郑磊
,
徐庭栋
,
邓群
,
司红
,
董建新
金属学报
采用Auger电子能谱仪测量了镍基高温合金GH4169中磷(P)的晶界偏聚量. 结果表明,经1020与1200℃固溶处理后在720℃时效2 h的样品, P的晶界偏聚浓度分别是0.344%与0.412%(原子分数). 晶界偏聚浓度随固溶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基于这一实验结果, 确定了P在该合金中的非平衡晶界偏聚特性.
关键词:
高温合金GH4169
,
segregation
,
superalloy
,
Inconel 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