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旭峰
,
朱伟伟
,
沈之荃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0)60096-4
通过稀土氯化物与席夫碱钠盐的交换反应制备了一系列以3,5-二叔丁基水杨醛缩苯胺为配体的稀土席夫碱配合物.对其中的钕席夫碱配合物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发现其单晶结构为五角双锥构型,所得席夫碱稀土配合物可以单组分催化ε-己内酯开环聚合.深入研究了钕席夫碱配合物催化己内酯的开环聚合机理,考察了不同聚合条件对单体转化率、产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聚合反应速率为一级,聚合反应具有较好的可控性.聚合物端基分析表明,聚合反应以配位-插入机理进行.
关键词:
已内酯
,
开环聚合
,
稀土催化剂
,
席夫碱
,
晶体结构
张国栋
,
邬继荣
,
胡应乾
,
厉嘉云
,
来国桥
,
钟明强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05.012
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PMTFPS)可通过1,3,5-三甲基-1,3,5-三(3 ',3',3'-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D3F)的阴离子开环聚合制备.归纳总结了PMTFPS合成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从聚合机理、工艺条件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对合成方法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氟硅聚合物
,
阴离子聚合
,
开环聚合
,
聚合机理
,
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
李香
,
胡承波
,
傅亚
,
霍润兰
,
宁欣强
,
王远亮
功能材料
合成了一种新型双核希夫碱钛配合物,并将此作为催化剂用于D,L型丙交酯本体开环聚合,采用FT-IR、NMR、GPC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具有催化丙交酯开环较高的催化活性和分子量可控性(PDI=1.09~1.24)。同时进一步研究了该催化剂用量,聚合温度及聚合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发现在单体与催化剂摩尔比为2600,聚合时间为16h,聚合温度为160℃时,可得到数均分子质量Mn=9.058×104,PDI=1.16的聚乳酸材料。
关键词:
希夫碱
,
钛
,
开环聚合
,
聚乳酸
高瑞
,
顾嫒娟
,
梁国正
,
袁莉
材料导报
超支化聚合物是一类具有高度支化结构的体型大分子,其独特的结构赋予其具有不同于传统线性聚合物的性能,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是超支化聚合物研究的重要内容,合成方法对超支化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有重要影响.对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介绍,其中主要涉及传统的缩聚聚合、活性聚合、离子聚合、开环聚合以及一些新型的聚合反应,同时论述了各种合成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关键词:
超支化聚合物
,
合成方法
,
缩聚聚合
,
活性聚合
,
离子聚合
,
开环聚合
房鑫卿
,
肖敏
,
王拴紧
,
陈希
,
刘玉
,
韩东梅
,
孟跃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十二醇为分子量调节剂,经乙交酯开环聚合合成了高相对分子量的聚乙交酯(PGA)。研究不同催化剂含量、调节剂含量和反应时间对合成反应的影响。通过改变催化剂含量,合成特性黏数达3.848 dL/g的PGA;固定催化剂含量,通过改变调节剂含量,得到特性黏数在2.278 dL/g~3.218 dL/g范围内可调的PGA。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DSC)和热重分析(TGA)表征其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PGA是一种半结晶聚合物,结晶度达48.72%,其熔融温度在222℃~224℃之间,具有良好的热学性能。
关键词:
乙交酯
,
聚乙交酯
,
开环聚合
,
生物可降解材料
詹世平
,
赵启成
,
王景昌
,
张松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16865/j.cnki.1000-7555.2016.10.032
线型脂肪族聚酯作为新型生物医用材料,应用前景广泛,其制备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了解其合成机理,对于这种材料的开发利用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线型脂肪族聚酯大多采用2种聚合方式,缩聚反应和开环聚合.相比较而言,开环聚合由于其实验条件相对温和、副反应较少、没有额外副产物、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可控等优点,目前已成为一些高标准聚合物合成的主要方式.本文主要阐述了几种线型脂肪族聚酯的开环聚合机理,以期推动该领域研究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
聚酯
,
开环聚合
,
线型脂肪族
,
机理
徐晓强
,
王长松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16865/j.cnki.1000-7555.2016.03.007
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和2,2-二羟甲基丁醛(DMB)为原料,合成了DOPO基三元醇(DTHA),再与原碳酸四乙酯(TEOC)发生酯交换反应合成出一种含磷螺环原碳酸酯(SOC).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分析和元素分析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将SOC在三氟化硼乙胺络合物的催化作用下进行阳离子开环聚合,用膨胀计法跟踪测定其膨胀率,对其开环聚合机理进行探讨,并对SOC开环聚合产物的本征阻燃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螺环化合物在160℃进行开环聚合时,体积膨胀率可达5.21%;其开环聚合产物的极限氧指数(LOI)在30%以上,并可通过UL-94 V-0级试验.
关键词:
螺环原碳酸酯
,
酯交换反应
,
开环聚合
,
膨胀
,
阻燃
吴成高
,
刘春华
,
张晓妍
,
陈婉
,
王平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16865/j.cnki.1000-7555.2016.09.005
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处理纳米二氧化硅(SiO2)表面,得到氨基化的SiO2,再通过溴异丁酸缩水甘油酯与氨基的开环反应,在SiO2表面同时键接了开环聚合(ROP)的引发剂-OH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的引发剂-Br(SNPs-f-OH/Br).以SNPs-f-OH/Br为引发剂,分别进行ROP和ATRP,在纳米SiO2表面接枝了聚己内酯(PCL)和聚苯乙烯(PS)混合聚合物刷(Mixed brush).采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热失重、凝胶渗透色谱等方法对所得到的复合粒子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混合聚合物刷成功接枝到了纳米SiO2表面,通过控制聚合时间可以控制2种接枝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本方法为纳米粒子表面接枝混合聚合物刷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
关键词:
开环聚合
,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
纳米二氧化硅
,
混合聚合物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