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振莉
,
张小垒
,
李志超
,
李辉
材料热处理学报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淬回火、贝氏体等温淬火、马氏体预淬火后贝氏体淬火和贝氏体变温淬火处理)对典型高碳铬轴承钢GCr15的组织以及硬度、抗拉强度、冲击功和耐磨性等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不同热处理工艺的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关系;为了更好地分析下贝氏体短时处理和尺寸稳定性,采用膨胀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利用XRD分析,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后残留奥氏体的量.研究表明,与常规淬回火相比,得到贝氏体组织的处理过程可以得到组织和性能的最佳匹配;贝氏体处理后,试样综合性能优于淬回火处理且尺寸稳定性好;马氏体预淬火处理和贝氏体变温处理在提高钢综合性能的同时又能不同程度缩短贝氏体转变时间.
关键词:
高碳铬轴承钢
,
热处理工艺
,
组织和性能
,
下贝氏体
,
残留奥氏体
赵国防
,
杨卯生
,
刘东雨
,
吉传波
,
俞峰
,
赵晓丽
钢铁研究学报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渗碳轴承钢组织、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探讨了强韧化机制。研究表明,随着淬回火温度升高和回火次数增加以及采用深冷工艺,渗碳轴承钢的强度与硬度增加,冲击韧性值下降。采用910℃淬火和180℃二次回火,轴承钢材料性能可达到硬度HRC 45.2,抗拉强度Rm为1 450MPa,屈服强度ReL为1 240MPa,AKU为105J,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控制在1%以下。试验钢良好的强韧性配合主要来自于晶粒的细化、超细马氏体板条和均匀弥散的细小碳化物的析出;尺寸稳定性的效果主要是残余奥氏体量的控制。
关键词:
渗碳轴承钢
,
力学性能
,
超细马氏体板条
,
弥散析出
,
残余奥氏体
葛艳辉
材料导报
以应用广泛的高碳铬轴承钢GCr15为研究对象,探讨深冷处理工艺对高碳铬轴承钢GCr15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经深冷处理的试样相比,经深冷后工件的组织中部分马氏体发生了细化,并且深冷20 h的试样与深冷10h的试样相比,马氏体组织进一步细化,白色细小的碳化物颗粒也相应增加.深冷处理可以大幅降低淬火GCr15钢工件中的残余奥氏体含量,显著提高材料硬度以及耐磨性;与常规的热处理工艺相比,深冷处理进一步提高了轴承工件的综合性能.
关键词:
GCr15
,
深冷处理
,
残余奥氏体
,
硬度
,
耐磨性
吴红艳
,
艾峥嵘
,
刘相华
材料热处理学报
综合现有文献,介绍了钢铁材料深冷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简述了深冷处理技术的工艺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实例详细阐述了钢铁材料的深冷处理机理,指出了残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晶粒细化及超细弥散碳化物的析出是材料力学性能提高的原因.同时对深冷处理技术在工模具钢、硬质合金及有色金属等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最后针对深冷处理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一些观点和展望.
关键词:
深冷处理
,
残留奥氏体
,
马氏体
,
碳化物
王勇围
,
刘东雨
,
桂洲
,
白秉哲
,
方鸿生
钢铁
研究了碳的质量分数低于0.3%、不同硅含量的Mn系贝氏体钢的冲击韧性随回火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Si含量的提高,低温回火阶段出现韧性峰值的温度由220℃提高至340℃,韧性出现低谷的温度由340℃提高至520℃,这与Si抑制碳化物析出、稳定残余奥氏体有关.低Si钢一般适合高温回火后使用,高Si钢一般适合低温回火后使用;但碳的质量分数低于0.08%时,无论Si含量如何,低温或高温回火均适用,若碳含量过高,回火改善韧性的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贝氏体钢
,
回火
,
冲击韧性
,
残余奥氏体
马少海
,
厉勇
,
王春旭
,
黄顺喆
,
韩顺
,
刘宪民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11868/j.issn.1005-5053.2014.3.007
将Q-P工艺应用于300M钢,得到300M钢的单轴拉伸曲线,对拉伸各阶段规律进行分析,并采用TEM、SEM和XRD等方法,研究了Q-P工艺对300M钢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工艺相比,Q-P工艺下超高强度300M钢的强度大幅降低,弹性变形能Ee降低,均匀塑性变形能Ep和裂纹形成能Ee+Ep则大幅提高;残余奥氏体含量可提高至15.62%,并以薄膜状存在于板条间或以小块状存在于原奥氏体晶界、板条束界;其相组成为先形成的板条状马氏体+新鲜马氏体+残余奥氏体+ε-碳化物.Q-P工艺明显提高了300M钢抗裂纹形成和扩展的能力,延长了材料的均匀塑形变形阶段,推迟缩颈发生.
关键词:
Q-P工艺
,
300M钢
,
超高强度
,
马氏体
,
残余奥氏体
,
裂纹形成能
郑少华
,
曹云忠
,
杨川
,
李勇
机械工程材料
采用光学显微镜、能谱仪、显微硬度计并结合宏观形貌观察等方法对G20Cr2Ni4A钢渗碳圆柱滚子的表面剥落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圆柱滚子在渗碳、淬火后的表层组织中存在大量残余奥氏体和珠光体,从而导致其表面强度和硬度下降,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接触疲劳剥落;建议应保证淬火油的冷却能力,并尽量缩短工件淬火转移时间;可考虑淬火后采取冷处理,从而进一步减少工件表面的残余奥氏体含量.
关键词:
圆柱滚子
,
表面剥落
,
二次淬火
,
残余奥氏体
,
珠光体
李文娟
,
王利
,
冯伟骏
,
金学军
机械工程材料
对碳-锰-硅钢进行不同配分温度的Q&P(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处理,测试了热处理后不同钢的力学性能和残余奥氏体含量,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其显微组织,分析了配分温度对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显微组织基本由低碳板条状马氏体、块状铁素体和条状残余奥氏体组成;随配分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抗拉强度呈下降趋势,伸长率与奥氏体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同,但变化规律不确定;提高锰含量能稳定残余奥氏体,从而提高试验钢的伸长率,并使伸长率对配分温度不敏感。
关键词:
Q&P钢
,
配分温度
,
力学性能
,
残余奥氏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