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
,
黄金田
电镀与涂饰
为了提高木材纤维素微纳米纤丝化学镀银层的均匀性和包覆率,探究了氢氧化钠与硝酸银摩尔比、反应温度和乙醇用量对木材微纳米纤丝化学镀银增重率的影响.基于单因子试验分析结果,应用响应面法优化木材微/纳米纤丝表面化学镀银的条件,得到化学镀银增重率的三次多项式.对回归模型进行方差分析,得到其可决系数为0.988 4,说明该模型能够较显著地拟合上述3个因素对木材微/纳米纤丝化学镀银增重率的影响,最佳化学镀银工艺参数为:氢氧化钠与硝酸银摩尔比1.75,反应温度35℃,乙醇质量分数15%.该条件下由此模型预测的化学镀银增重率为333.67%,试验验证得到的增重率为332.89%,说明响应面法的优化合理可行.此时木材微/纳米纤丝表面的化学镀银层包覆完整、均匀.
关键词:
木材
,
纤维素
,
微纳米纤丝
,
化学镀银
,
增重率
,
优化
,
响应面法
,
回归模型
余万华
,
陈龙
,
徐绿婷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热膨胀仪对X65管线钢进行了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的研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在不同冷速下的显微组织,得到了实验钢种的连续冷却组织转变规律。在冷却速度为0.9~9℃/s范围内观察到较明显粒状贝氏体组织。采用回归方法,建立了相变温度-冷速关系模型和冷速为0.03℃/s时的相变动力学模型,结果显示预测值与实验值有较好的吻合。
关键词:
X65
,
连续冷却转变
,
组织
,
回归模型
党利
,
杨合
,
郭良刚
,
石磊
,
郑文达
,
张君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基于DEFORM-2D有限元平台,以INCONEL625难变形合金大型厚壁挤压管为研究对象,通过虚拟正交与回归分析,研究了工艺参数坯料预热温度(P)、模具预热温度(M)、挤压速度(V)、摩擦因子(F)、挤压比(λ)和模具几何结构参数凹模半角(β)、凹模圆角(R1,R2)、工作带长度(L)对该过程挤压力峰值和模口管材温度峰值的影响.结果表明,P,F,Vβ,λ5个参数对挤压力峰值和模口管材温度峰值的影响较为显著;通过逐步回归法建立了挤压力峰值和模口管材温度峰值与上述5个主要参数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并通过该回归数学模型以额定挤压力200 MN和模具出口管材最高温度1250℃为条件确定了5个主要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F=0.01~0.02; V=100~200 mm/s; P=1000~1250℃;β=35°~50°;λ=4.5~7;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个影响显著参数下的INCONEL625难变形合金大型厚壁管挤压极限图,并阐明了该挤压极限图的制作原理和应用.经验证,该挤压极限图是可行的.
关键词:
INCONEL625难变形合金
,
大型厚壁管材
,
挤压力峰值
,
模口管材温度峰值
,
回归模型
,
挤压极限图
叶四友
,
刘建永
,
杨伟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5.08.015
目的:研究获得高质量H13激光涂层的工艺。方法以H13合金粉末为熔覆材料,在H13钢退火基体表面制备H13合金涂层,采用均匀设计试验,利用金相法检测涂层的几何形貌参数,得到涂层宽度回归模型,并验证所建立模型的准确性。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涂层的显微组织形貌,对涂层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显微硬度计测试涂层截面的显微硬度分布。对涂层气孔、裂纹和成分偏析进行分析。结果扫描速度22 mm/s ,激光功率1300 W,送粉速率21 g/min时,H13合金涂层与基体呈良好的冶金结合,涂层内组织均匀致密,无裂纹缺陷,截面显微硬度约600~699HV,是H13基体硬度的2.4~3倍。扫描速度14 mm/s ,激光功率1400 W,送粉速率42 g/min 时,涂层的截面显微硬度约为669~698HV,是基体的2.85~3倍。结论在两种工艺条件下,均能获得质量较优的H13合金涂层。
关键词:
激光熔覆
,
H13合金涂层
,
几何形貌
,
均匀设计
,
回归模型
,
显微硬度
崔自治
,
韩东
,
宁涛
,
卢振东
硅酸盐通报
为有效与充分利用镁渣,提高抹灰砂浆的抗裂性,以水胶比、镁渣掺量、外加剂掺量和木质素纤维掺量为因素,设计正交试验方案L16 (45),试验研究了镁渣木质素纤维复合抹灰砂浆的干燥收缩特性.应用正交试验理论分析了各因素的影响规律,及其显著性,微观分析法揭示了镁渣和木质素纤维的减缩机理,最小二乘法建立了抹灰砂浆干燥收缩变形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镁渣和木质素纤维对砂浆的干燥收缩变形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镁渣的微膨胀效应、木质素纤维的保水和拉结效应是使砂浆干燥收缩变形减小的主要内在机制;砂浆干缩变形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关键词:
抹灰砂浆
,
干燥收缩
,
回归模型
,
镁渣
,
木质素纤维
刘谨菡
,
王海龙
,
王岩
,
额日德木
,
白岩
,
谢杭彬
硅酸盐通报
以NaOH溶液和表面活性剂分别对胶粉进行改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与液-固界面视频接触角分析仪对改性胶粉表面进行表征分析,在二次改性体系下研究两种胶粉改性途径对水泥胶砂工作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表面改性可以不同程度减小胶粉与水的接触角,增强胶粉的亲水性,提高水泥基胶凝材料的流动性能,有利于其工作性能的改善;同时,NaOH溶液可以祛除胶粉表面的杂质使其更加圆滑,但过多的NaOH不利于其亲水性能的改善,表面活性剂可使胶粉表面引入含氧官能团,提升亲水性,但二次改性效果并不能加成;两种改性途径中,减少胶粉表面杂质对亲水性能的提升大于表面改性剂含氧官能团的引入作用.实验研究为胶粉改性方法的探索提供了理论基础,对胶粉改性混凝土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二次改性体系
,
废旧轮胎胶粉
,
回归模型
,
流动性
,
微观表征
崔自治
,
韩东
,
宁涛
,
卢振东
硅酸盐通报
为有效与充分利用工业废料,改善抹灰砂浆的性能,以水胶比、镁渣掺量、外加剂掺量和木质素纤维掺量为因素,设计正交试验方案L16 (45),试验研究了镁渣木质素纤维复合抹灰砂浆的性能.应用激光粒度仪分析了镁渣的颗粒级配,扫描电镜分析了镁渣的形貌和砂浆的微观结构,正交试验理论分析了各因素的作用规律,及其显著性,最小二乘法建立了抹灰砂浆和易性参数及力学强度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在试验研究条件下,镁渣、外加剂和木质素纤维能明显改善砂浆的和易性,木质素纤维对砂浆保水性的影响显著,镁渣对砂浆的流动性稍有不利影响;镁渣和木质素纤维对抹灰砂浆的力学强度有增强效应,木质素纤维对砂浆强度的影响不显著,镁渣掺量有较大影响;建立的回归模型显著性高,相关性好.
关键词:
抹灰砂浆
,
镁渣
,
木质素纤维
,
回归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