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金属玻璃TiCu和Zr_(3.12)Ni氢化物中氢原子分布的探讨

陈济舟 , 王俊桥 , 叶绪莘

金属学报

利用广角X射线散射测量了金属玻璃TiCu,Zr_(3.12)Ni吸氢前后约化径向分布函数的变化.假定氢原子主要占据由Ti原子或Zr原子构成的四面体间隙,可以定量地解释第一峰的位移.对大γ处具有近似周期性的宽散峰也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金属玻璃 , TiCu , Zr_(3.12)Ni , hydride , rad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

LiF-KCl熔盐溶液的径向分布函数

郭春泰 , 崔明姬 , 李洁 , 唐定骧 , 徐驰 , 陈念贻

金属学报

本文利用X射线散射技术测定和Monte Carlo计算机模拟计算,获得了LiF-KCl熔体的径向分布函数。实验发现,在互易系LiF-KCl熔体中,小离子Li~+与F~-更易形成结合较为紧密的集团,而大离子K~+与Cl~-的结合相对较为松地,即出现“大大小小”效应。

关键词: 氟化锂 , KCl , rad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

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在铁表面的吸附

许立宁 , 王兴 , 常炜 , 路民旭

腐蚀与防护

利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分别研究了5种苯并咪唑类化合物:苯并咪唑(BIM),2-丙基苯并咪唑(2-PBIM),2-戊基苯并咪唑(2-ABIM),2-己基苯并咪唑(2-HBIM)以及2-对氯苄基苯并咪唑(2-C1-BBIM)在铁表面的吸附行为。同时利用腐蚀失重法、极化曲线等方法测试缓蚀效率。结果表明,计算得出的5种缓蚀剂吸附能大小排序为:BIM%2-PBIM%2-ABIM%2-HBIM%2-C1-BBIM,与失重法得出的缓蚀效率排序-致。径向分布函数分析表明,5种缓蚀剂都能与铁表面形成化学吸附。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 苯并咪唑 , , 表面吸附 , 缓蚀机理 , 吸附能 , 径向分布函数

羟基磷灰石/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相互作用及力学性能的MD模拟

汪焰恩 , 魏庆华 , 杨明明 , 魏生民

材料研究学报

基于羟基磷灰石陶瓷微球人工骨支架的制备工艺,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研究了羟基磷灰石(HA)的三个晶面(001)、(100)、(110)分别与生物胶黏剂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相互作用后混合体系的结合能,并计算分析了(110)晶面的力学性能和径向分布函数.结果表明,三晶面所对应结合能关系为HA(110)> HA(100)> HA(001);HA(110)晶面与NBCA之间粘结强度高于HA(100)和HA(001)晶面;对聚合度为40的NBCA聚合物与HA相互作用的MD计算表明,HA(110)/NBCA混合体系的力学性能比单组份HA体系有所下降,但满足人工骨对力学性能的要求;元素之间的径向分布函数揭示了混合体系HA/NBCA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NBCA与HA(110)晶面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其主要原因是,NBCA中的N原子和羰基中的O原子分别与HA中的H原子形成的氢键,进而说明了HA对NBCA的强吸附作用.

关键词: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 羟基磷灰石 , 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 分子动力学 , 结合能 , 力学性能 , 径向分布函数

聚乳酸玻璃化转变行为的分子模拟

荆杰 , 乔青安 , 靳月庆 , 张江 , 陈鑫 , 密永娟

材料导报

采用等温等压(NPT)正则系综,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聚乳酸的玻璃化转变行为,获得了玻璃化转变温度.在230~440K范围内,通过模拟体系的密度、比体积及相关径向分布函数等参数,最终确定了聚乳酸的玻璃化温度,模拟计算的结果与实验值吻合.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 玻璃化转变 , 聚乳酸 , 径向分布函数

HA/PLA复合材料界面相互作用及其力学性能的MD模拟

魏庆华 , 汪焰恩 , 杨明明 , 魏生民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21.008

基于HA/PLA复合材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 HA与PLA两者的优势互补,有望成为一种理想的骨替换材料。运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从分子理论的角度研究了羟基磷灰石(HA)的3个晶面(001)、(100)、(110)分别与聚乳酸(PLA)相互作用后混合体系的结合能,并对(110)晶面径向分布函数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3晶面所对应结合能大小为 HA(110)>HA(100)>HA(001);其相互作用主要源自PLA中的O 原子分别与HA中的H 原子形成的氢键以及 Oa1-Ca之间形成了离子键;PLA 组分能够对 HA的力学性能起到明显的加强作用,且 HA/PLA混合体系在各个方向的力学性能较单组分 HA更为接近,从而克服了因材料各向异性而导致的缺陷。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 聚乳酸 , 分子动力学 , 结合能 , 径向分布函数 , 力学性能

对冷拉拔铜锡合金导线显微组织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陈守东 , 陈敬超 , 封皓 , 杨运川

机械工程材料

利用等温等体积的分子动力(NTV-MD)及均方根位移和径向分布函数研究了铜锡合金中的锡在铜基体中的存在形式和分布,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锡以固溶的形式分布于铜基体中,有可能形成铜锡中间相Cu。Sn。,但锡在铜基体中没有发生团聚现象;试验结果验证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准确性。

关键词: 铜锡合金导线 , 分子动力学 , 径向分布函数 , 均方根位移 , 显微组织

PET/PLA共混物相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廖黎琼 , 付一政 , 梁晓艳 , 刘亚青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方法在COMPASS力场下,研究了不同质量比(90/10、70/30、50/50、30/70和10/90)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乳酸(PLA)共混物的相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比例下共混物的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χ)均小于χcritical,可以预测PET与PLA两者具有良好的的相容性。对不同比例的PET/PLA共混物中C-C原子对分子间径向分布函数的分析进一步证明PET/PLA共混物是相容的。通过分析共混物中不同组分羰基上的O和羟基上的H原子对分子间径向分布函数发现,PET和PLA分子链间可以形成C=O…H-O氢键,有利于其共混物形成相容体系。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 聚乳酸 , 相互作用参数 , 径向分布函数

油酸钠控制硫酸钙晶须晶面生长的机理研究

郝海青 , 袁致涛 , 李丽匣 , 张晨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15541/jim20160127

结合油酸钠溶液化学计算、硫酸钙晶须晶面衍射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硫酸钙晶须不同晶面的结构、油酸钠在不同晶面的吸附和硫酸钙晶须的晶面生长.结果表明:硫酸钙晶须晶面中,钙原子与氧原子、氢原子规律分布在(200)晶面和(400)晶面表面;与其它晶面相比,油酸钠与(200)晶面和(400)晶面的作用能较小,吸附构型稳定;(200)晶面和(400)晶面上油酸根与钙离子之间的距离分别为0.239 nm和0.237 nm,小于作用后的油酸根与钠离子之间的距离,得出钙原子是油酸根在晶须晶面作用的活性位点.油酸钠的选择性吸附阻止了(200)晶面和(400)晶面的生长,晶面生长速率的差异使得晶须沿c轴择优生长.

关键词: 硫酸钙晶须 , 晶面 , 分子动力学 , 径向分布函数

微观尺度下单晶铜熔点多因素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丁军 , 刘泊 , 王路生 , 黄霞 , 宋鹍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7.06.029

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利用嵌入原子势(EAM)函数,在微观尺度下研究了影响单晶铜熔点的多种因素.首先利用势函数计算单晶铜的晶格常数和弹性常数,以此验证本研究所采用势函数的准确性,然后利用能量体积法、径向分布函数法和键对分析技术对模拟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测得单晶铜熔点约为1380 K.分析了模型大小、升温速率、晶体缺陷对铜熔点的影响,研究发现模型大小、升温速率对熔点的影响不大,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达到熔点所需的时间越短.晶体缺陷的存在使金属材料晶格点阵稳定性下降,熔化需要的热量减少,熔点相应降低,与实际熔点情况一致.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 单晶铜熔点 , 嵌入原子势 , 径向分布函数 , 键对分析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