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谦定
,
卢永斌
,
李善建
,
卞雯
,
刘永毅
,
张菅
,
秦倩倩
腐蚀与防护
选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平平加-O溶液作为合成反应的溶剂,喹啉和卤代烃经季铵化反应合成一种喹啉季铵盐酸化缓蚀剂OL-1。借助红外光谱仪对合成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静态失重法和电化学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法对药剂QL-1进行了缓蚀性能评价及电化学机理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证明了该产物分子结构符合预先设定结构。静态失重法结果表明,随着该缓蚀剂浓度的增加,P1l0钢试片在15%和20%盐酸溶液中的腐蚀速率随之减小;随腐蚀时问的延长和腐蚀温度的升高,P1l0钢试片在盐酸溶液中的腐蚀速率均逐渐增大。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和极化曲线结果表明,该缓蚀剂在Pll0钢表面形成了明显的保护性膜,并且是一种以抑制阴极反应过程为主、作用机理属于“负催化效应”的混合型缓蚀剂。
关键词:
P110钢
,
缓蚀剂
,
喹啉
,
结构
,
电化学阻抗谱
,
极化曲线
王洁炜
,
王国英
,
岳秀萍
,
段燕青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06.2015110504
以喹啉为碳源,采用序批式摇瓶考察了在不同初始pH下,喹啉反硝化降解和pH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中性偏碱性环境(7.5-10.5)中,随着喹啉进行反硝化降解,pH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在酸性环境pH(4.5-6.5)中,pH持续上升.碱性越强,pH下降的幅度越大;酸性越强,pH上升的幅度越大.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中,喹啉的降解和亚硝态氮的还原都会受到抑制,在碱性环境中亚硝态氮的还原受到的抑制比喹啉降解受到的抑制大,而在酸性环境中则相反.喹啉的羟基化使pH降低,反硝化使pH升高.这些特性组成了喹啉反硝化降解过程中pH的调节机制,当系统遭遇过酸过碱时,能将pH值调节至7.0-8.0较为适合微生物生存的范围内.
关键词:
pH
,
反硝化
,
喹啉
,
调节机制
付军
,
余艳鸽
,
赵昱东
,
王颖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7.05.2016090706
以铝-分子筛(Al-MCM-41)为载体,采用加热回流法制备一种非均相芬顿催化剂还原氧化石墨烯-羟基铁/Al-MCM-41(rGO-FeOOH/Al-MCM-41).以喹啉模拟有机废水,考察该催化剂在不同氧化体系、不同H2O2投加量、不同催化剂投加量和不同水质因素(喹啉初始浓度和pH值)条件下对喹啉降解效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结果表明,喹啉的光芬顿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降解过程中溶液中的NO3-浓度先升高后下降,表明喹啉的吡啶环被打开.对比芬顿反应,模拟日光芬顿反应中光的引入促进羟基自由基的产生,使得喹啉去除率由45%提高到了99%;喹啉降解速率随着催化剂和H2O2投加量的增加而升高,但投加量过多会消耗.OH自由基从而抑制喹啉降解,在光芬顿体系中,该催化剂在pH=3.6-9.6的范围内都表现出了很高的活性;当喹啉初始浓度为20 mg· L-1,催化剂投加量为0.5 g·L-1,H2O2投加量为20 mmol· L-1,pH=6.3时,该催化剂对喹啉有很好的矿化效果(TOC去除率为3%).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稳定,重复使用5次喹啉去除率仍高达99%,但TOC去除率略有降低,铁溶出率为0.48%以下.
关键词:
Al-MCM-41
,
非均相芬顿
,
喹啉
,
重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