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卫卫
,
贾文鹏
,
刘海彦
,
汤慧萍
,
康新婷
,
黄瑜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电子束熔化快速成形技术中的钛合金粉末预热工艺,并对粉末预热后的颗粒联接方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Ti6A14V粉末由电子束连续扫描快速预热升温至600℃以上,粉末颗粒中高比表面积的细小颗粒,由于高能量密度电子束作用将全部或部分熔化而充当粉末颗粒联接团聚的粘结剂,使得预热区域的粉末颗粒聚团结块.该粉末团聚体不仅能有效抵挡高速电子束流的冲击而使熔化成形的表面粉末不飞溅,而且也能避免成形表面粉末颗粒熔化时的球化效应.以Ti6Al4V粉末为原料并充分预热每层的成形粉末,制备了层间熔合良好并且力学性能优异的Ti6Al4V柱状试样.
关键词:
Ti6Al4V
,
成形
,
粉末
,
预热
,
烧结
李美艳
,
蔡春波
,
韩彬
,
王勇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SYSWELD软件建立激光熔覆Ni-WC-Cr3C2涂层的热应力分析的有限元模型,通过熔池形貌对比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利用建立的模型,进一步分析陶瓷涂层冷却阶段温度梯度和应力场的变化规律及基板预热对温度梯度和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熔覆处理是经历了快速加热、快速冷却的过程,陶瓷涂层内呈拉应力状态,极易沿垂直扫描方向发生脆性开裂.基板预热可以显著降低陶瓷涂层的冷却速度,且预热温度越高,冷却速度降低越明显,涂层内应力也随之降低.预热350℃及以上可以有效抑制裂纹产生.
关键词:
激光熔覆
,
镍基陶瓷涂层
,
预热
,
数值模拟
,
温度场
,
应力场
姬丽森
,
凌泽民
,
何建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512016
以 Inconel 625镍基合金管道的焊接接头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热-力学耦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 ANSYS 软件对该合金管道环焊缝对称焊的残余应力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管道外表面轴向和环向残余应力分布,并进行了试验验证;此外,还分析了预热温度对管道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合金管道焊后外表面轴向与环向残余应力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在数值和分布趋势上均比较吻合,证明了模型的准确性;在焊缝及近焊缝区的管道外表面形成了轴向压应力和环向拉应力,随着距焊缝中心距离的增加,轴向压应力逐渐变为拉应力,而环向拉应力逐渐转变为压应力,并最终趋向于0;随着预热温度的升高,管道外表面轴向和环向残余应力均降低。
关键词:
Inconel 625 镍基合金
,
管道
,
预热
,
残余应力
,
数值模拟
郭磊
,
吴红兵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从理论上分析药型罩预加热对聚能射流侵彻能力的影响,对塑性断裂的聚能射流而言,预加热药型罩可以有效增加射流长度从而提高其穿深.通过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比较得出限制药型罩预加热参数的两个方面:炸药热爆炸的可能性及聚能射流的过度软化导致由塑性断裂转变为体积性破坏,并得到预加热药型罩提高聚能射流侵彻能力的绝对上限.
关键词:
预加热
,
聚能射流
,
侵彻能力
,
热爆炸
,
体积性破坏
代雪佳
,
凌泽民
,
刘明翔
机械工程材料
以LED集鱼灯基板与灯壳的搭接接头为例,建立了热力学耦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运用SYSWELD焊接专业软件,对316L奥氏体不锈钢薄板焊接件在不同焊接条件下纵向残余应力分布进行有限元模拟与分析,研究了预热温度和焊接顺序对纵向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并将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预热可以有效降低焊接件的纵向残余应力;随着预热温度的升高,纵向残余应力降低;焊接顺序对纵向残余应力的影响不大;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比较吻合,验证了计算用模型的准确性.
关键词:
预热
,
焊接顺序
,
316L奥氏体不锈钢
,
纵向残余应力
,
数值模拟
刘然
,
王杏娟
,
梁春朝
,
吕庆
,
冯帅
,
杜林森
钢铁
以邯郸钢铁公司2种高炉喷吹用煤粉作为原料,用马弗炉进行预热,测定不同温度预热后的失重率和燃烧率,并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预热后煤粉表面结构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烟煤150℃预热时的失重率为5.12%,且随着预热温度升高,煤粉的失重率增加,预热温度300℃时失重率可达到17.24%.无烟煤预热后失重率变化不大,预热温度为300℃时失重率仅为5.66%.预热后煤粉燃烧率明显升高.300℃预热条件下的烟煤燃烧率为89.74%,相对于原煤提高了15.67%,无烟煤燃烧率为85.19%,相对于原煤提高了24.80%.预热后煤粉表面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层状和孔隙结构增加,从而提高了煤粉的燃烧率,为提高预热煤粉的燃烧率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喷煤
,
预热
,
失重率
,
燃烧率
,
孔隙结构
张宏生
,
张树玲
,
游晓红
,
王芳
,
王录才
材料导报
多孔材料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多孔材料必将对材料科学技术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阐述了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在多孔材料制备中的技术特点和发展现状;对自蔓延法制备多孔材料的化学反应可行性、反应热学、动力学进行理论分析,结合实验对这一合成技术进行全面论述;对制备过程中成分设计、密度和加热工艺对发泡效果的影响作了较为详尽的说明.
关键词:
自蔓延高温合成
,
热力学
,
多孔材料
,
预热
张海军
,
李潭
,
王晶琦
,
李丹彤
钢铁研究学报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60219
常规工艺大都采用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焊丝焊接来避免出现焊接裂纹等缺陷,然而采用这类焊丝焊接的接头抗拉强度和硬度会大幅降低,使得车辆的防护性能也随之降低甚至失效.为了使超高强钢焊接接头的强度和硬度达到较高的使用要求,针对超高强钢(抗拉强度1500 MPa以上)的焊接性及焊接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分析,选取了与母材组织匹配的超低碳马氏体不锈钢焊材,制定了与之匹配的工艺方法及参数,使得焊接后接头与母材组织均为马氏体组织,且有效消除了焊接裂纹等缺陷,从而实现了焊接接头抗拉强度达到母材抗拉强度的70%以上,硬度与母材硬度相当的目标.在试验过程中,采用最经济的MAG焊焊接方法和较容易控制的预热温度,较为经济地满足了工业化生产应用.
关键词:
焊接性
,
超高强钢
,
MAG焊
,
预热
,
马氏体
何力佳
,
王函
,
张泽洲
,
赵晓杰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608012
对2 mm厚T2紫铜板进行了未预热和不同温度预热(100,150,200℃)的光纤激光焊接,研究了焊前预热对该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预热的相比,150℃预热激光焊接接头的熔深和熔宽较大,焊缝的等轴晶和熔合区的胞状晶粒均较粗大;预热激光焊接接头焊缝的电阻率与未预热的相比有所降低,焊前预热改善了焊接接头的导电性能;150℃预热激光焊接接头的显微硬度总体上高于100,200℃预热的,显微硬度均随距焊缝中心距离的增大先减后增,焊缝中心的最大;随着预热温度的升高,焊缝的自腐蚀电流密度先增大后减小,耐腐蚀性能虽先减小后增大,但相差较小。
关键词:
T2 紫铜
,
预热
,
激光焊接
,
显微组织
,
接头性能
卞宏友
,
雷洋
,
李英
,
杨光
,
钦兰云
,
王维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采用感应加热装置实现激光沉积修复基材的预热,完成基材预热下的激光沉积修复试验,研究不同基材预热温度对试样形貌尺寸、显微组织及硬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基材预热后的沉积试样表面更加平整,试样熔宽和熔高有所增大;随着预热温度的升高,沉积试样底部的柱状晶越粗壮、尺寸越短,顶部的枝晶数量越少,显微组织中片层α组织越粗大;且沉积试样显微硬度轻微降低.基材预热可明显改善沉积质量.
关键词:
TA15钛合金
,
激光沉积修复
,
预热
,
形貌尺寸
,
显微组织
,
显微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