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外加应变对航空有机涂层防护性能的影响

骆晨 , 蔡健平 , 陈亚争 , 刘明 , 赵亮亮 , 孙志华 , 汤智慧 , 陆峰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4.05.001

设计了一种板条形涂层试样预应变施加方法,并通过原始标定和显微观察的方法定量确定有机涂层应变量,以此模拟航空涂层防护体系在服役过程中遭受的应变.将施加了不同应变的板条形有机涂层试样进行户外暴晒,样品所处条件与实际服役中自然环境因素-力学因素耦合作用的情况更为接近,从而可以得到更为准确的防护性能评价结果.结果表明:无外加应变状态的锌黄丙烯酸聚氨酯涂层的阻抗模值随着在万宁自然老化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在户外暴晒36个月的过程中,涂层的阻抗模值从1.8×109Ω下降到4.7×105 Ω;经过户外暴晒后,外加压应变状态和外加拉应变状态涂层试样的阻抗模值都发生下降,但外加拉应变状态涂层模值降低的幅度更大,表明外加拉应变对有机涂层防护性能影响更大.

关键词: 预应变 , 有机涂层 , 防护性能 , 户外暴晒 , 电化学阻抗谱

TC4-DT合金应变诱发最大m值超塑性变形研究

喻淼真 , 王高潮 , 郑漫庆 , 徐雪峰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11868/j.issn.1005-5053.2014.3.003

采用基于最大m值法的应变诱发超塑性工艺,研究了TC4-DT钛合金在850~ 900℃和预应变量为1.0~2.0时的超塑性变形行为特征,确定了其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预应变量相同的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合金的伸长率先增后减,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随着预应变量的增加,合金的伸长率先增后减.超塑性变形后其内部发生了明显的动态再结晶,应变诱发最大m值超塑性的主要变形机制是晶界滑移,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为变形机制的辅助机制.最佳的工艺参数为变形温度870℃、预应变量1.5,最大伸长率1033%.

关键词: TC4-DT钛合金 , 应变诱发 , 最大m值超塑性 , 预应变 , 动态再结晶

复合Bi系超导多芯带材轴向荷载作用下的临界电流退化模型与分析

高配峰 , 王省哲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超导材料由于在外部载荷作用下表现出的超导性能退化效应严重制约了其工程实际应用.基于脆性纤维金属基增强复合材料损伤理论,应用Weibull分布函数建立了轴向荷载作用下的复合多芯Bi系超导带材的力学变形对临界电流影响的退化模型.给出了轴向加载和卸载过程超导带材临界电流随轴向应变的变化关系;并对超导带材不同初始损伤以及预应变情形下的临界电流随轴向应变的变化关系和退化进行了理论预测,能够给出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的轴向应变对临界电流的退化影响.

关键词: 高温超导带材 , 轴向变形 , 预应变 , 损伤统计理论 , 临界电流退化

预应变对304不锈钢薄板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影响

刘浩 , 唐建群 , 巩建鸣 , 温永彬

腐蚀与防护 doi:10.11973/fsyfh-201605011

利用硫酸-硫酸铜腐蚀试验方法和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DL-EPR),对304不锈钢薄板在预应变和敏化之后的晶间腐蚀敏感性进行了研究.采用金相显微镜对经过硫酸-硫酸铜试验后的试样进行观察,利用电化学测试方法进行试样敏化度(DOS)的测量.结果表明:304不锈钢薄板经过预应变-敏化处理后的晶间腐蚀程度较经单一敏化处理后的更加严重,随着预应变的加大,晶间腐蚀加重,敏化度也提高.

关键词: 304不锈钢薄板 , 硫酸-硫酸铜试验 , 动电位再活化法(EPR) , 预应变 , 敏化 , 晶间腐蚀

预变形对低碳钢应变时效的影响

赵圣诗 , 李维娟 , 张冲冲 , 杜林 , 王山生 , 苑小峰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拉伸实验和内耗测试分析预变形对低碳钢烘烤硬化性能和屈服点伸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70℃不同时间保温和多次随炉加热至400℃保温10 min两种时效工艺下,预变形在2% ~6%时,随预变形增加,烘烤硬化(BH)值降低,Snoek-Kê-K(o)ster(SKK)峰峰高增加;在170℃时效预变形在5% ~ 16%时,随预变形增加,吕德斯带扩展所需要的剪切应力增加,屈服点伸长率增加.

关键词: 预变形 , 应变时效 , BH值 , 内耗 , 屈服点伸长率

预应变对TRIP钢力学性能及硬化行为的影响

胡汉江 , 赵爱民 , 印珠凯 , 董瑞 , 丁然

材料热处理学报

为了研究TRIP钢不同变形量后的使用性能,对TRIP690冷轧镀锌板进行了分别为5%、10%、15%、20%的预应变准静态拉伸,研究不同预应变对TRIP钢的力学性能及加工硬化行为的影响,并通过XRD技术测量残留奥氏体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预应变对TRIP钢的屈服强度、屈强比、平均加工硬化值影响显著,其中屈服强度和屈强比均随预应变量增大而显著增大,抗拉强度和强塑积均小幅增大;同时由于随拉伸预应变量增大,残留奥氏体持续地向马氏体发生渐进式转变,残留奥氏体含量降低,且剩余的残留奥氏体较为稳定难以诱发相变,使得材料的加工硬化能力明显减弱.

关键词: TRIP钢 , 力学性能 , 预应变 , 残留奥氏体 , 硬化行为

预时效及预应变对汽车用AA6016合金析出行为的影响

高冠军 , 李勇 , 李家栋 , 王昭东 , 邸洪双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汽车用AA6016铝合金板材中析出相的析出行为和激活能进行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在10/min加热速率条件下,自然时效态和预时效处理后状态强化相β"相析出温度约为265℃和250℃,析出激活能分别为(178.21 ±4.24)和(131.87±2.91) kJ/mol.对于预时效处理后的合金施加不同程度的变形,发现当预应变量为2%时,β"相析出温度为240℃左右,进一步增大变形至5%,强化相析出温度约为230℃.经计算,预应变量为0、2%和5%合金β"相析出激活能分别为(131.87±2.91),(134.81±3.45)和(128.47 ±3.67) kJ/mol,三者相差不大.

关键词: 铝合金汽车板 , AA6016 , 预时效 , 预应变 , 析出激活能

B+M/A复相组织X80大变形管线钢的预应变脆化

马晶 , 张骁勇 , 高惠临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612007

采用热模拟试验机对X80管线钢进行了在线加热配分(HOP)处理,随后对 HOP 处理后的管线钢(H OP钢)进行了不同应变量下的预拉伸变形,研究了预拉伸应变量对该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其预应变脆化现象。结果表明:H OP钢的显微组织由贝氏体+马氏体/奥氏体(B+M/A)组成,当预应变量为4%时,贝氏体形成了明显的胞状亚结构且较大预应变量下的胞状亚结构数量较多、尺寸较小;随着预应变量的增加,H OP钢的拉伸强度和硬度基本呈增大的变化趋势,而塑性呈减小的变化趋势,该钢发生了明显的脆化。

关键词: B+M/A复相组织 , X8 0 管线钢 , 预应变 , 脆化

预应变对304奥氏体不锈钢低温气体渗碳的影响

付明辉 , 巩建鸣 , 姜勇 , 彭亚伟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705002

采用拉伸试验机对304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塑性预应变,然后利用新型低温气体渗碳工艺对其进行渗碳处理,最后通过残余应力仪、X射线衍射仪、铁素体测量仪等分析了预应变对304奥氏体不锈钢低温气体渗碳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应变后304奥氏体不锈钢中发生了马氏体相变,马氏体转变量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大而增多,当预应变超过15%后马氏体转变量的增加比较显著;预应变几乎不会影响其渗碳层的厚度,且渗碳层中的马氏体转变为扩张奥氏体(γC);预应变不影响304奥氏体不锈钢低温气体渗碳的表面强化效果.

关键词: 304奥氏体不锈钢 , 预应变 , 马氏体 , 低温气体渗碳

基于最大m值法的TC4钛合金应变诱发超塑性变形工艺

夏春林 , 王高潮 , 邓同生 , 李娟 , 徐雪峰 , 孙前江

机械工程材料

采用基于最大m值法的应变诱发超塑性工艺,研究了TC4钛合金在850~950℃和预应变量为1.2~2.0时的超塑性变形特征,以确定其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预应变量相同的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合金的伸长率下降;超塑性变形后其内部发生了明显的动态再结晶,温度越高,晶粒越粗大;最佳的工艺参数为变形温度850℃和预应变量1.5,可获得2147%的伸长率。

关键词: TC4钛合金 , 应变诱发超塑性 , 预应变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