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静智
,
苗凯
,
崔海亭
,
彭培英
,
耿士敏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7.06.001
生物膜载体是生物膜法污水处理的关键核心部分,载体性能的优良与否直接影响着生物膜法处理污水的效果.采用超临界流体诱导相分离-循环干燥工艺,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溶质,丙酮为溶剂,超临界CO2为非溶剂,制备了PMMA污水处理多孔载体,采用扫描电镜对载体内部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PMMA初始浓度、CO2压力、CO2温度、保压时间t1、干燥时间t2、卸压时间t3等操作条件对多孔载体内部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该工艺可成功制备污水处理用PMMA多孔载体,且载体孔径分布均匀、孔间连通性好、孔隙率高.实验最优操作条件为PMMA初始溶液浓度20%(质量分数),CO2压力10 MPa、温度45 ℃,t1 90 min,t2 90 min, t3 90 min.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诱导相分离-循环干燥过程
,
多孔载体
,
污水处理
,
实验研究
,
操作条件优化
刘培生
,
周茂奇
,
刘安东
,
侯兴刚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泡沫金属为载体,研制了一种多沟道结构的二氧化钛光催化膜,用于有机毒性物质的降解净化.所得体系为多孔结构的光催化反应系统.分析在多孔载体上所得膜层的表面形貌,并考察该体系的光催化活性.研究发现,其表面结构呈两类区域:一是由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结成的平整区,该平整区是一个连续性的整体结构;另一是"镶嵌"在平整区上的"沟道",这些"沟道"是相互孤立地存在的,尺度为微米级.整个表面即为具有许多"沟道"的二氧化钛薄膜.这些沟道在多孔载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大了所得光催化膜的表面积,从而提高了多孔金属负载二氧化钛薄膜系统的光催化降解效率.
关键词:
多孔材料
,
多孔载体
,
光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