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俊良
,
付明
,
张红波
电镀与涂饰
通过对比试验对润湿剂、金属离子杂质、有机物杂质、槽液pH以及固体颗粒物等因素进行排查,得出氨基磺酸盐电铸镍层产生针孔、麻点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工艺改进措施.槽液中存在固体颗粒和槽液pH不在工艺范围内是造成镀层表面针孔和麻点的主要原因.为保证产品质量,电铸时应采用精密循环过滤系统对电铸槽液进行连续净化...
关键词:
氨基磺酸镍
,
电铸
,
针孔
,
麻点
,
孔隙率测试
黄东升
,
赵凯
,
夏子祺
,
王威
,
张志男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12601.0023
在TFT-IA2D的生产过程中,取向层表面针孔缺陷是造成产品不良的常见原因.应用聚焦离子束(FIB)、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光学测量系统(0MS)工具,并结合数据统计软件Business Objects(BO)对实际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典型产品不良--黑点,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取向层表面针孔...
关键词:
TFT-LCD
,
取向
,
针孔
,
预烘
,
缺陷分析
,
流体力学不稳定性
靳玉涛
,
冉浩
涂料工业
水性色漆局部针孔是车身色漆涂装发生频次较高的漆病之一.通过提高预烘干温度、降低色漆膜厚、降低预烘干热循环风空气含水量等措施和方法,彻底解决了车身局部因脱水率不足引起的水性色漆“针孔”问题.
关键词:
水性色漆
,
针孔
,
脱水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