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米糠提取液作为盐酸酸洗缓蚀剂的研究

胡胜康笑阳付朝阳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用盐酸酸化浸取法从米糠中提取植酸,并将其作为盐酸酸洗缓蚀剂的主要成分;采用失重挂片、线性极化和电化学阻抗等方法评价该缓蚀剂的缓蚀效率,并初步探讨其缓蚀机理。结果表明:该缓蚀剂对碳钢在1 mol/L HCl 溶液中有良好的缓蚀效果,且缓蚀效率受温度影响较小,属于阴极型缓蚀剂。

关键词: 米糠 , phytic acid , hydrochloric acid , pickling , corrosion inhibitor , inhibition mechanism

吐温-40与植酸复配对碳钢的缓蚀作用

王文峰 , 丁芳君 , 刘丹婷 , 周晓荣 , 李建芬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5.10.016

目的:提高0.5 mol/L HCl中植酸对热轧碳钢( HRCS)的缓蚀性能。方法用失重法和电化学阻抗法测试植酸、吐温-40以及复配缓蚀剂的缓蚀效率,从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分析复配缓蚀剂的作用机制。结果失重法测试表明,植酸和吐温均对热轧碳钢有一定缓蚀作用。当293 K,植酸质量浓度为0.3 g/L时,缓蚀效率达到69.1%,在质量浓度为0.8 g/L时缓蚀效率下降为9.6%;吐温-40的缓蚀效率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0.8 g/L时达到73.4%。在0.5 mol/L盐酸中加入0.05 g/L吐温-40后,复配缓蚀剂的缓蚀效率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且优于植酸和吐温-40单独使用,表现出协同效应。电化学测试得到了相同的结论,表明复配缓蚀剂在碳钢表面产生自发的Langmuir吸附,使碳钢腐蚀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是熵减少的放热过程。结论吐温-40和植酸在盐酸中对热轧碳钢的腐蚀有缓蚀协同作用。

关键词: 碳钢 , 缓蚀 , 植酸 , 吐温-40 , 失重法 , 电化学 , 协同作用

镀锡板钼酸盐-植酸体系电化学钝化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邵忠财 , 张庆芳 , 王明 , 高虹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本工作用电化学方法对镀锡板进行钝化处理.采用硫酸铜点滴实验、电化学交流阻抗、Tafel曲线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检验膜层的性能.研究了电流密度、添加物、钝化时间等因素对钝化膜耐腐蚀性的影响,得出钝化膜的耐蚀性随着钝化时间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趋于平稳的趋势,当钝化时间达到40 s时钝化膜的耐蚀性能最佳.优化出了最佳钝化工艺:钼酸钠25 g·L-1;植酸6.5 g·L-1;pH=4.5;钝化时间40 s;Jk=1.5 mA·cm-2.钝化处理后的膜层均匀平整的覆盖了镀锡板表面,膜层的腐蚀电位正移0.108 V,腐蚀电流降低2.3577×10-5 A·cm2,硫酸铜点滴时间提高了23.3 s,电化学钝化效果接近铬酸盐钝化效果,有效提高了镀锡板的耐蚀性能.

关键词: 镀锡板 , 钼酸盐 , 植酸 , 耐腐蚀性

转化时间对AZ31 B镁合金植酸转化膜的影响

高焕方 , 龙飞 , 谭怀琴 , 黄国文 , 孙强 , 陈汉林

腐蚀与防护

采用析氢试验、Tafel分析方法及SEM、EDS对AZ31 B镁合金在植酸溶液中不同时间所形成转化膜的性能、表面微观结构及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转化时间较短时,转化膜的防腐蚀性能随着转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并在转化时间为40 min时,其转化膜防腐蚀性能最佳;随着转化时间的进一步增加,转化膜的防腐蚀性能随之下降。植酸转化膜含有镁,铝,锌,氧,磷元素,转化膜表面存在一定的裂纹,且裂纹处仍有很薄的一层植酸转化膜。此外,析氢试验、电化学试验及动力学分析表明,植酸转化试样相比于未处理试样,具有更好的防腐蚀性能。

关键词: 植酸 , 转化时间 , 镁合金 , 转化膜 , 防腐蚀

镁合金AZ91D无铬磷化膜的形貌及其耐蚀性能

崔学军 , 刘春海 , 杨瑞嵩 , 林修洲 , 龚敏

腐蚀与防护

以磷酸盐、植酸为主要成分,通过化学沉积的方法在镁合金AZ91D表面获得了无铬磷化膜。经SEM分析表明,膜层存在均匀微裂纹,膜厚为6~10μm;中性盐雾试验,磷化样品72h未见腐蚀现象;电化学极化曲线测试,磷化后镁合金的Ecorr比未处理的正移150mV,Jcorr降低了3个数量级,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磷化膜有效地提高了镁合金AZ91D的耐蚀性能。

关键词: 镁合金 , 磷酸盐转化膜 , 植酸 , 无铬膜

pH对AZ31B镁合金植酸转化膜的影响研究

高焕方 , 张胜涛 , 李羽 , 赵波 , 邹勇

腐蚀学报(英文)

采用析氢实验及Tafel极化曲线研究了AZ31B镁合金在不同pH植酸溶液中成膜时的反应速率和转化膜的防腐性能, 并用SEM, AFM, EDS, FTIR观察和检定转化膜形貌、元素组成及官能团构成. 结果表明溶液的pH=1时, 植酸与镁合金的反应剧烈, 转化膜有大量的裂纹; pH=4和pH=6时, 反应速率很慢, 成膜均匀并较少裂纹, 但转化膜较薄; pH=2时, 反应速率较为和缓, 转化膜表面较为平整, 有呈网格状结构的大量细小裂纹, 此时, 所形成的植酸转化膜具有最佳的防腐性能. 此外, 植酸转化膜由较薄的内层及具有一定裂纹的外层所组成, 转化膜含有Mg, Al, Zn, C, O, P元素及PO43-, HPO42-, OH-基团.

关键词: 植酸 , pH value , magnesium alloy , conversion film , anticorrosion

新型三维立体结构氧化石墨烯材料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

武里鹏 , 刘淑娟 , 张伟强 , 孙蕾 , 马建国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1.60.12

通过水热合成法,用植酸(phytic acid)与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反应制备了一种三维结构的石墨烯材料(PA‐GO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IR)、X射线晶体衍射仪(XRD)对PA‐GO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膨松的多孔状结构,有利于对有机物的吸附和回收。将其用于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研究了吸附时间、溶液初始浓度和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吸附在45.h达到平衡,最大吸附量为927.mg/g ,且升高温度有利于 PA‐GO 对亚甲基蓝的吸附。Langmuir等温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PA‐GO对亚甲基蓝的吸附。

关键词: 植酸 , 氧化石墨烯 , 亚甲基蓝 , 吸附

植酸在316L不锈钢表面的自组装及缓蚀性能研究

王海人 , 周洋 , 屈钧娥 , 王海鹏 , 曹志勇

表面技术

以浸泡法在化学氧化处理前后的316L不锈钢表面制备了植酸自组装膜,通过动电位扫描、SEM观察及FT-IR测试,研究了组装液pH与组装时间对植酸自组装膜吸附行为及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植酸被成功地组装到316L不锈钢表面,并使其耐腐蚀性能大大提高.相比而言,化学氧化处理有利于形成更致密、更耐腐蚀的自组装膜.不经化学氧化处理时,植酸组装的最佳pH为6.90,最佳时间为12 h;而经化学氧化处理时,植酸组装的最佳pH也为6.90,但最佳时间缩短为4h.

关键词: 植酸 , 316L不锈钢 , 自组装 , 缓蚀

以米糠提取液为主料的气相缓蚀剂的缓蚀性能

康笑阳 , 付朝阳 , 胡胜 , 钟飞

材料保护

开发环境友好型缓蚀剂是缓蚀剂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天然物中提取有效成分作为缓蚀剂就是途径之一,采用气相缓蚀剂可以有效减轻腐蚀,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用酸化浸取法从米糠中提取植酸,复配成了气相缓蚀剂;采用失重、极化曲线和阻抗测试等评价了该缓蚀剂的气相缓蚀效率,并对其缓蚀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该缓蚀剂对碳钢的气相腐蚀有良好的缓蚀效果,缓蚀率可达97%;该缓蚀剂为阳极吸附型缓蚀剂,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

关键词: 气相缓蚀剂 , 米糠提取液 , 植酸 , 缓蚀机理

AZ91镁合金化学转化膜的制备及耐蚀性能的研究

王明 , 邵忠财 , 张庆芳 , 孟冬梅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4.01.010

在AZ91镁合金表面采用化学方法制备转化膜层.对植酸化学转化溶液中植酸质量分数,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进行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3mL/L植酸,3g/LNaF,40 g/L H3 BO3,15 mL/L H2O2,pH为4.5.在镁合金表面获得淡灰致密,具有微细裂纹的膜层.在植酸化学转化溶液中添加5 g/L Ce(NO3)3·6H2O获得更为优异的耐蚀膜层.通过X-射线衍射测试表明,添加Ce(NO3)3·6H2O的镁合金化学转化膜的主要成分为MgH10 O24 P6和CeO2.耐蚀性测试表明,两种溶液获得的镁合金化学转化膜的耐蚀性能均有提高,其中添加硝酸铈的膜层微观形貌及性能较佳.

关键词: 植酸 , 硝酸铈 , 转化膜 , 耐蚀性 , 镁合金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