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常化工艺对Si的质量分数为1.6%的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的影响

匡元辉 , 陈凌峰 , 张晨 , 罗文彬 , 王现辉 , 胡志远

钢铁研究学报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30342

研究了常化温度、常化时间及常化后冷却速度对Si的质量分数为1.6%的无取向电工钢成品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50~1050℃范围内,随着常化温度的升高,成品铁损先减小后增大,成品磁感应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常化温度为1 000℃时,成品平均铁损最低,平均磁感应强度最高;常化时间从3 min延长到7min时,成品铁损先减小后增大,成品磁感应强度则呈单调下降趋势;随着常化冷却速度的降低,成品铁损先减小后增大,成品磁感应强度则呈单调增大趋势;对于Si的质量分数为1.6%的无取向电工钢,最佳的常化制度为:在1000℃进行常化,时间5 min,常化后空冷.对热轧板进行常化后,热轧板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再结晶和晶粒长大.提高常化温度、延长常化时间、降低冷却速度,都能使常化板晶粒粗化,进而粗化成品板晶粒,改善磁性能.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成品板中析出物主要为AlN和MnS的复合析出物,以及少量的单独析出的AlN和MnS,而常化工艺主要是通过粗化析出相,减少细小析出相数量,从而减少对晶界钉扎作用来改善成品磁性能.

关键词: 常化 , 无取向电工钢 , 组织 , 析出相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