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超
,
张永健
,
惠卫军
,
王磊
钢铁研究学报
利用TDS氢热分析及超声波疲劳等试验方法研究了3种不同氢含量的超高强度弹簧钢60Si2CrVA的超高周疲劳性能.TDS分析结果表明,电解充氢样(CH样)的氢逸出曲线在低温侧有一个强的氢逸出峰,在高温侧有一个弱的氢逸出峰;淬回火样(QT样)和真空处理样(VT样)则仅在高温侧附近有一弱的氢逸出峰.3种氢含量试样的疲劳断口均以包含GBF(粒状亮区)的内部夹杂起裂方式为主.随着氢含量的增加,GBF区的面积增加而试样在109周次下的疲劳强度显著下降.
关键词:
氢
,
超高周疲劳
,
60Si2CrVA弹簧钢
,
非金属夹杂物
刘惠民
物理测试
某厂生产35CrMo零件,车削表面裂纹废品率高达35%,为分析裂纹形成原因,采用低倍、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样品裂纹进行了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裂纹系由钢中夹渣和夹杂引起。这些夹渣和夹杂在车削过程中剥落,暴露于表面,形似宏观裂纹的变形痕迹。夹渣和夹杂是由炼钢浇铸过程中裹入的锆铬质引流砂及伴生物所形成的。
关键词:
35CrMo
,
车削表面裂纹
,
夹渣
,
夹杂
,
锆铬质引流砂
苑鹏
,
邓小旋
,
姜敏
,
王新华
,
冀云卿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40589
低碳铝镇静钢铸坯皮下有明显的钩状坯壳,钩状坯壳很容易捕获夹杂物和气泡,使得簇群状氧化铝夹杂和气泡+氧化铝在铸坯的近表层聚集.对低碳铝镇静钢铸坯的宽面、窄面以及角部综合取样,研究分析了铸坯不同位置处钩状坯壳的特征与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铸坯宽面,中心处钩状坯壳较深;在铸坯窄面,越靠近角部,钩状坯壳越深;在铸坯角部,钩状坯壳呈现三维形貌.此外,提出了钩状坯壳对夹杂物和气泡的捕获机理,认为连铸过程中的Marangoni力对夹杂物和气泡的捕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机理很好地解释了钩状坯壳更易捕获大尺寸夹杂物和气泡的原因;根据该机理,提出了减小钩状坯壳捕获大尺寸夹杂物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连铸
,
钩状坯壳
,
低碳铝镇静钢
,
非金属夹杂物
,
气泡
,
表面张力梯度
岳丽杰
,
韩金生
,
王龙妹
稀土
利用电子探针、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图像分析仪对含稀土和不含稀土耐候钢中夹杂物的成分、形貌、尺寸等进行了研究.钢中加入稀土后,小球状的稀土硫化物和稀土氧硫化物夹杂取代了钢中原有的有害的长条硫化锰夹杂.对于低硫低氧(S:~0.004%,O:~0.002%)的耐候钢,0.0065%~0.016%的稀土含量保证了钢中夹杂物的良好变质效果,变质后的夹杂弥散分布而且85%以上的稀土夹杂物都小于2μm.通过干湿周期浸润实验室加速腐蚀试验研究了Cu-P-RE耐候钢和对比Q235钢的耐蚀性能.通过电化学极化试验和扫描电镜分析研究了稀土耐候钢中的夹杂物诱发点蚀行为.结果表明,微米级弥散分布的稀土夹杂取代了易腐蚀的长条硫化锰夹杂,减弱了钢中的微区域电化学腐蚀,从而抑制了钢中点腐蚀的发生和扩展.并可以诱发耐候钢表面发生均匀的全面腐蚀,促进均匀致密保护性锈层的生成.Cu-P耐候钢中加入适量稀土提高了钢的点蚀电位和耐点蚀能力,降低了耐候钢的腐蚀速率,提高了其耐蚀能力.
关键词:
非金属夹杂物
,
点蚀
,
稀土
,
耐候钢
何志军
,
戴雨翔
,
刘吉辉
,
庞清海
,
赵啸
,
湛文龙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50611
31CrMoV9是欧洲牌号的高淬透性合金钢,属于近几年国产化过程中新研制的钢种。为比较国内外成品钢质量的差距,提高中国该钢种的冶炼水平,选取不同产地的31CrMoV9钢,对其中的非金属夹杂物进行研究。电解钢样观察其中夹杂物的外观形貌,并对钢样进行金相观察和利用高温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钢样的组织变化。研究发现,单一成分的夹杂物多为长条状,而复合夹杂物多为球形。研究过程所选取的中国生产的钢材与德国钢材在夹杂物的数量和形态控制上存在差距,中国生产的钢材单位面积内夹杂物的数量更多,夹杂物的大小不均匀,形态控制不理想。就成分而言,德国钢材的夹杂物成分主要是以Al2O3、CaO、MnS等组成的复合夹杂物,而中国钢材的夹杂物存在着成分的波动性。共聚焦显微镜试验过程中发现,在升温过程中夹杂物会发生球化现象,降温过程中,钢样开始形成马氏体组织的温度有所不同,中国钢样为580℃,德国钢样为450℃,这与其本身晶体的成分有关,最后的组织为马氏体+碳化物颗粒+残余奥氏体。
关键词:
31CrMoV9
,
非金属夹杂物
,
组织结构
,
高温共聚焦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