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9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PMMA/MMT纳米复合材料硫酸腐蚀研究

陈奎 , 杨瑞成 , 张天云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用XRD和TEM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KH-V6型蒙脱土(PMMA/KH-V6型MMT)纳米复合材料进行结构表征,用失重法研究其耐H2SO4腐蚀行为,并用FTIR和XPS分析腐蚀产物膜。结果表明,蒙脱土质量分数为3%时,以单片层剥离形式存在于PMMA基体中,试样的腐蚀速率是纯PMMA的34.2%;PMMA与复合材料的腐蚀产物主要成分均为C、H、O和S元素;蒙脱土的阻隔效应,使PMMA/3%KH-V6型MMT纳米复合材料中PMMA基体的降解行为减弱,腐蚀产物中C元素含量下降,O和S元素含量上升。

关键词: 硫酸 , corrosion , poly (methyl methacrylate) , montmorillonite , nanocomposites

NANOCOMPOSITE COATINGS WITH ENHANCED HARDNESS

J.Musil

金属学报(英文版)

The article reviews the present state of the art in the magnetron sputtering of hart and superhard nanocomposite coatings. It is shown that there are (1) two groups of hard and superhard nanocomposites : ( i ) nc-MN/hard phase and ( ii ) nc-MN/soft phase, (2) three possible origins of the enhanced hardness: (i) dislocation-dominated plastic deformation, (ii) cohesive forces between atoms and (iii) nanostructure of materials, and (3) huge differences in the microstructure of single- and two-phase films. A main attention is devoted to the formation of nanocrystalline and/or X-ray amorphous films. Such films are created in a vicinity of transitions between (i) crystalline and amorphous phases, (ii) two crystalline phases of different chemical composition or (iii) two different preferred orientations of grains of the same material from which the coating is composed. The existence of the last transition makes it possible to explain the enhanced hardness in single-phase films. The thermal stability and oxidation resistance of hard nanocomposite films is also shortly discussed.

关键词: nanocomposites , null , null

纳米高岭土的固相剪切碾磨制备及对PVC的增强增韧

陈建军 , 李侃社 , 陈英红 , 牛红梅 , 闫兰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固相剪切碾磨方法成功制备了聚氯乙烯(PVC)-高岭土复合粉体,实现了高岭土的片层剥离和在PVC基体中的纳米分散及对PVC的同步增强增韧。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表征了PVC-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研究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30次碾磨,高岭土的特征衍射峰几乎消失,高岭土以约30 nm片层厚度均匀分散于PVC基体,径厚比超过10。与简单填充复合方法相比,固相剪切碾磨技术制备的PVC/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较大提高。在高岭土质量分数为4%时,断裂伸长率由87.3%提高到274.6%,提高了214.7%;拉伸强度由47.7 MPa提高到54.0 MPa。

关键词: 聚氯乙烯 , 高岭土 , 固相剪切纳米复合技术 , 磨盘碾磨 , 纳米复合材料 , 增强 , 增韧

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新进展:结构、合成方法及应用

桂阳海 , 胡明 , 王伟民 , 田俊峰 , 赵建波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017.005

随着石墨烯研究的发展,将石墨烯与其他物质结合生成复合材料,已经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复合材料各成分之间可以产生协同效应,使得其相关性能得到提高,在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以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为综述对象,详细介绍了制备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两种新颖方法:气-液界面合成、采用独特的还原剂还原氧化石墨烯.着重介绍了石墨烯-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以及其在气敏传感、生物和智能设备等领域的应用,并展望了A-B-石墨烯三元复合材料的研究前景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石墨烯 , 纳米复合材料 , 制备 , 应用

尼龙6/季铵盐/蒙脱土复合材料介观-宏观模拟

付一政 , 林也平 , 高艳芳 , 梁晓艳 , 廖黎琼 , 杨潞霞 , 刘亚青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耗散粒子动力学(DPD)和有限元分析方法(FEM)对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OTAC)改性蒙脱土(MMT)的尼龙6(PA6)/季铵盐(Quat)/MMT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研究.通过将分子动力学(MD)模拟得到的非键相互作用能转化为介观DPD模拟中的各珠子间的相互作用参数,用DPD模拟方法研究了共混物的介现形貌.通过将DPD模拟得到的介现形貌转化为宏观模拟中有限元分析(FEM)的输入结构,采用FEM方法预测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FEM分析结果表明,共混物为各向异性材料,在zz方向的拉伸模量(E)与文献值基本一致,且比垂直于zz方向(xx和yy方向)的低得多.

关键词: 耗散粒子动力学 , 有限元 , 季铵盐 , 蒙脱土 , 尼龙 , 纳米复合材料

纳米结构聚苯胺及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张悦 , 汪广进 , 孙爽 , 潘牧

材料导报

聚苯胺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导电高分子材料之一.综述了不同纳米结构聚苯胺及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并着重介绍了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在超级电容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锂离子电池等领域应用的最新进展,最后展望了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聚苯胺 , 纳米结构 , 纳米复合材料 , 超级电容器 , 生物传感器 , 锂离子电池

插层还原法制备纳米钯/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研究

胡忠良 , 陈艺锋 , 陈晗 , 李娜 , 张伟 , 龚文强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氧化石墨和氯化双乙二胺钯Pd(en)2Cl2为前驱体,将金属钯前驱体与氧化石墨发生插层反应,再将插层了Pd(en)22+的氧化石墨在溶液中用NaBH4还原,制备出纳米钯/石墨烯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场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低温氮气吸附等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对复合材料进行了储氢性能的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有规则的中孔结构,直径为2~6 nm钯的纳米粒子弥散地分布在石墨烯的层间,起着支撑作用,阻止石墨烯片层的重新聚集;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BET比表面积,在77 K及0.11 MPa条件下其储氢量达到了3.4%(质量分数).

关键词: 石墨烯 , 插层还原 , , 纳米复合材料

接枝改性聚丙烯纳米复合超短纤维及其润湿功能性

李硕娜 , 柯扬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聚丙烯纳米复合(PPNC)超短纤维表面疏水,利用2-甲基-2丙烯酰胺丙磺酸(AMPS)对其进行表面接枝。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超短纤维的改性效果进行表征,接触角测试研究改性超短纤维的润湿性。结果表明:接枝反应的优化条件为0.3%过氧化二异丙苯(DCP),4.0%AMPS,反应时间7h,反应温度125℃。该接枝改性样品的动态接触角降低44.20%,亲水性显著提高,更易在液相体系中分散,可开拓PPNC超短纤维混合钻井液基浆进行储层保护的应用空间。

关键词: 超短纤维 , 纳米复合材料 , 接枝改性 , 润湿性

基于超分子结构的光电子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李贵安 , 叶录元 , 朱庭良 , 马少华 , 张玉荣 , 邓仲勋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9.02.008

为实现短波长光存储材料,提出一种基于金属纳米粒子与染料共掺杂的复合材料制备新方法.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以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所制备的复合薄膜进行表征.实验发现,与未掺杂银的薄膜相比,掺杂银的复合薄膜中甲基橙的吸收蓝移了6nm.提出并利用超分子结构模型分析了该吸收蓝移的机理.研究结果显示,本研究所提出的这种新的材料制备方法具有制备吸收波长在400~500nm,且可望与GaN激光器在光存储技术中匹配的能力.

关键词: 金属纳米粒子 , 偶氮染料 , 包覆共掺杂 , 吸收移动 , 纳米复合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0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