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贝壳珍珠母增韧机理研究进展?

王振兴 , 原梅妮 , 李立州 , 郎贤忠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015.018

基于国内外对贝壳材料微结构研究的实验照片与力学性能的研究成果,描述了贝壳珍珠母独特的微观结构,包括无机层与有机基质层“砖-泥”式交错层叠结构、文石层波纹表面和文石表面纳米凸起与矿物桥结构等,同时也揭示了贝壳珍珠母微结构对其韧性的增强机理。对国内力学家近年来提出的微观结构“缺陷不敏感”增韧理论进行了理论阐述。

关键词: 珍珠母 , 微结构 , 增韧机理 , 文石 , 仿生复合材料

三角帆蚌珍珠质层结构和珍珠质涂层的研究

谢雷,王小祥,郦剑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8.00617

利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对三角帆蚌贝壳和珍珠的珍珠质层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 发现贝壳的珍珠质层中存在异常的结构带, 主要有柱状珍珠质带, 针状晶体带以及棱柱状晶体带. 其中柱状珍珠质带中, 单片文石板片的厚度超过1μm, 是正常珍珠质中文石板片厚度的两倍. 而对正常珍珠的珍珠质层的大量观察却未发现类似的异常结构. 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贝壳珍珠质的矿化微环境与珍珠的珍珠质矿化微环境不同导致的. 并利用圆柱形珍珠囊在钛金属牙种植体表面制备的珍珠质涂层具有沿整个圆周面均匀生长的特点.

关键词: 珍珠质 , microstructure , columnar nacre , nacreous coating

利用三种微乳模板合成碳酸钙-壳聚糖复合材料

韩峰 , 王天雷 , 蒯雨晴

硅酸盐通报

采用四种方法(碳酸氢钙热分解法、复分解反应法、尿素水解法、碳酸化法),在三种微乳模板(CTAB、AOT、Triwn X-100微乳模板)条件下合成了碳酸钙-壳聚糖复合材料.对合成产物进行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表征无机物结晶类型、有机物的成分以及晶体形貌.通过不同类型的微乳模板合成的复合材料晶型的对比研究,探讨模板与材料结构的关系,发现方解石相最容易生成,文石相的生成受CO2压力、反应温度的影响,球霰石相则依托于微乳模板而生成.同时提出了在某些条件下得到的层状结构的生成原因.

关键词: 碳酸钙 , 壳聚糖 , 微乳状液 , 仿生矿化 , 珍珠层

以12-3-12/SDS混合系统为模板合成碳酸钙-环糊精复合材料?

韩峰 , 李艳丽 , 郐俊强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11.023

双子型表面活性剂12-3-12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混合系统在不同配比下生成不同的自组织体(包括胶束、囊泡、液晶)。分别以这些自组织体为模板,利用碳酸化法合成了具有贝壳珍珠层“砖-泥”结构的碳酸钙-环糊精仿生复合材料。以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表征产品组成与形貌,通过不同类型的自组织体模板与碳酸钙-环糊精复合材料形貌的对比研究,探讨模板与材料形貌的关系,为新型材料的设计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碳酸钙 , 环糊精 , 双子表面活性剂 , 珍珠层 , 仿生矿化

贝壳表面沉积片状磷灰石及其体外生物活性

郭亚平 , 唐海雄 , 贾德昌 , 周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溶液浸泡法将贝壳在37 ℃转化成磷灰石,借助XRD、FTIR、SEM、TEM等分析手段研究磷灰石的形貌、结构和体外生物活性.贝壳在磷酸缓冲溶液中浸泡24 h后,通过溶解-再结晶反应在其表面沉积上一层具有片状形貌的缺钙型磷灰石,其Ca/P比为(1.35±0.05).低温下制备的磷灰石结晶度较低,而且晶格内含有碳酸根和磷酸氢根离子.SBF实验表明,以贝壳为原料制备的磷灰石具有优良的体外生物活性,试样在SBF溶液中浸泡12 h后表面就沉积上一层类骨型磷灰石.预计溶液浸泡法制备的磷灰石可应用于骨支架材料或者填充材料.

关键词: 磷灰石 , 贝壳 , 生物活性 , 溶解-再结晶反应

贝壳珍珠层中文石晶体择优取向研究

张刚生 , 谢先德

无机材料学报

贝壳珍珠层中文石晶体的择优取向是其具有独特力学性能的重要原因.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方法对我国主要育珠贝(蚌)的贝壳珍珠层中文石晶体的择优取向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海水马氏珍珠贝、大珠母贝及企鹅珍珠贝贝壳珍珠层中文石晶体轴垂直珍珠层面定向排列;淡水三角帆蚌壳珍珠层文石晶体有两种明显择优取向,一种轴垂直珍珠层层面,另一种c轴与层面斜交,其(012)面网方向与层面平行.

关键词: 珍珠层 , Hyriopsis cuningii(Lea) , X-ray diffraction , preferential orientation

珍珠层,一种具有潜力的天然骨修复材料

黄千里 , 刘渊声 , 冯庆玲

中国材料进展 doi:10.7502/j.issn.1674-3962.2013.10.03

由于骨质疏松、骨折、骨肿瘤等原因导致的骨缺损困扰着世界上成千上万的人。近年来,关于骨缺损修复材料的研究已得到了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珍珠层是组成许多软体动物贝壳的结构单元之一。与骨组织类似,珍珠层也是一种由无机相矿物与有机基质组成的复合材料。虽然珍珠层与骨组织具有非同源性,但是,其部分的形成机理可能具有类似性。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珍珠层研究的大量体外与体内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了珍珠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成骨特性,有可能成为一种具有潜力的天然骨修复材料。珍珠层的成骨特性很有可能来源于其有机基质中的未知信号因子。同时也指出了珍珠层用作天然骨修复材料在今后研究中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 珍珠层 , 成骨特性 , 骨缺损 , 骨修复材料

贝壳珍珠层中文石晶体择优取向研究

张刚生 , 谢先德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0.04.033

贝壳珍珠层中文石晶体的择优取向是其具有独特力学性能的重要原因. 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方法对我国主要育珠贝(蚌)的贝壳珍珠层中文石晶体的择优取向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海水马氏珍珠贝、大珠母贝及企鹅珍珠贝贝壳珍珠层中文石晶体c轴垂直珍珠层面定向排列;淡水三角帆蚌壳珍珠层文石晶体有两种明显择优取向,一种c轴垂直珍珠层层面,另一种c轴与层面斜交,其(012)面网方向与层面平行.

关键词: 珍珠层 , 三角帆蚌 ,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择优取向

以16-12-16胶束模板合成碳酸钙-环糊精复合材料

韩峰 , 郐俊强 , 蒯雨晴

硅酸盐通报

用动态光散射实验考察了不同浓度的双子型表面活性剂16-12-16系统,以及16-12-16/正十二醇系统的胶束粒径,并以这两种系统为模板,利用碳酸化法合成了碳酸钙-环糊精复合材料.材料无机相为方解石型碳酸钙,有机相为环糊精.与无模板时合成的材料相比,模板的加入使纳米材料尺寸变小、边缘平滑.无醇的胶束模板的合成产物中,发现层状结构的纳米颗粒,加醇后层状结构消失.研究了模板尺寸、电性与复合材料形貌的关系,讨论了层状结构生成的机制.

关键词: 碳酸钙 , 环糊精 , 双子表面活性剂 , 珍珠层 , 仿生矿化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