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结构变化对\Cu/Sn-58Bi/Cu微焊点电迁移行为和组织演变的影响

岳武 , 秦红波 , 周敏波 , 马骁 , 张新平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2.00101

利用SEM观察、聚焦离子束(FIB)微区分析和有限元模拟对比研究了直角型和线型Cu/Sn-58Bi/Cu微焊点在高电流密度下(1.5×104A/cm2)的电迁移行为, 从原子扩散距离和微区域电阻变化及阴阳极物相变化的角度研究了焊点结构变化对电迁移影响的机理. 结果表明, 2种焊点通电112和224 h后均发生了Bi向阳极迁移并聚集及 Sn在阴极富集的现象; 直角型焊点阳极由于Bi聚集后膨胀而产生压应力进而导致小丘状凸起和微裂纹出现, 而阴极存在拉应力引发凹陷和微裂纹, 且沿界面呈非均匀变化. 微区组织分析表明, 电迁移作用下焊点内部 Bi原子的扩散速度大于Sn原子的扩散速度. 观察分析和模拟结果还表明, 具有结构不均匀性的直角型焊点中电子流易向电阻较小区域聚集而产生电流拥挤效应, 这是引起直角型焊点电迁移现象严重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焊点结构 , electromigration ,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 SnBi solder , current crowding effect

3种铸造镍基高温合金热疲劳行为研究

肖旋许辉秦学智郭永安郭建亭周兰章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1.00066

研究了3种铸造镍基高温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热疲劳行为, 利用OM和SEM对合金的组织和热疲劳裂纹形貌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 3种合金的热疲劳裂纹均萌生于V型缺口尖端处, 应力诱导下氧化孔洞的产生、聚集和相互连通是裂纹萌生的主要方式, 晶界、碳化物及共晶促进了裂纹的萌生和扩展. IN738和DZ444合金的热疲劳裂纹分别沿晶界和枝晶间扩展, DZ445合金的裂纹扩展方式随着温度升高由沿枝晶间扩展转变为沿晶体学取向扩展. 高温氧化和热应力的交互作用是热疲劳的主要损伤机制, 各合金在较高温度 (950℃) 下发生的微观组织演化促进了热疲劳性能的降低.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 thermal fatigue , high-temperature oxidation , crystallographic orientation ,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马氏体相变中应变自协调效应的三维相场研究

满蛟张骥华戎咏华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0.00051

本文通过三维相场模型, 模拟了孪晶结构马氏体的生长, 计算了马氏体生长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结果表明, 在马氏体变体长大阶段, 随演变时间的延长, 对于2个变体马氏体组成的体系, 其总弹性应变能增加; 而对于3个马氏体变体组成的体系, 其总弹性应变能降低. 本文的相场模拟揭示了3个马氏体变体具有最佳的的应变自协调效应.

关键词: 三维相场模拟 , energetic analysis ,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 self-accommodation effect

机械合金化合成Invar合金纳米晶粉体

吴事谱 , 吴丹 , 杨磊 , 史常东 , 汤文明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商用FeNi30及FeNi50合金粉为原料通过机械合金化(MA)合成纳米晶Invar合金(FeNi36)粉体,研究了不同球磨时间的Invar合金粉体的物相组成、显微组织结构与形貌特征,探讨其合金化机制.结果表明:球磨初期(5~ 10 h),微锻造和冷焊过程使合金粉体呈扁平形复合层状结构,同时FeNi50中的Ni原子逐渐向FeNi30中扩散,发生成分均匀化;球磨40 h后,已形成了成分均匀的α’-Fe(Ni)固溶体,其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2 nm.此时,机械合金化合成的Invar合金粉体呈球形,表面光滑,继续球磨,大颗粒粉体表面出现裂纹,并碎裂,导致粉体细化.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 Invar合金 , 结构演变 , 成分均匀化

GCr15钢双道次热变形过程的元胞自动机模拟

邓小虎 , 张立文 , 曲周德

材料热处理学报

建立了一类双道次热变形过程的二维元胞自动机模型.模型综合考虑了热变形过程涉及的动态再结晶、静态回复、静态再结晶、亚动态再结晶和晶粒长大等单个的物理现象.利用模型对GCr15钢的双道次热压缩过程进行了模拟,讨论了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初始晶粒尺寸、第一道次变形量以及道次间隔时间对微观组织演变、流变应力行为和再结晶动力学的影响.将模拟结果和已获得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吻合较好.

关键词: GCr15钢 , 双道次热压缩 , 微观组织演变 , 元胞自动机

近α型钛合金长时高温暴露过程中显微组织演变及其对热稳定性的影响

蔡建明 , 黄旭 , 曹春晓 , 马济民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10.1.003

研究了近α型钛合金TG6经α+β两相区热加工的盘锻件在600℃长时暴露过程中的显微组织演变及其对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600℃/100h和600℃/300h长时高温暴露后,TG6钛合金的室温拉伸强度略有提高,其增幅在5%左右,而其拉伸塑性显著降低,塑性保持率小于50%,拉伸断口趋于平直化,且存在梯田状台阶和二次裂纹等,表现为显著的解理断裂特征.在600℃高温长时暴露过程中,TG6钛合金中的显微组织变化主要有在基体组织中的共格有序α_2相析出及硅化物析出.随着高温暴露时间的延长,TG6钛合金的显微组织逐渐趋于稳定,拉伸性能的变化也相应趋缓.α_2相析出促进了拉伸变形时位错滑移的平面化及变形不均匀,是热稳定性下降的主要原因;而硅化物析出协同促进位错滑移集中化,是热稳定性下降的次要因素.

关键词: 显微组织演变 , 热稳定性 , 有序α_2相 , 硅化物 , 断裂特征

应变速率对3003铝合金热变形动态再结晶组织的影响

陈贵清 , 傅高升 , 程超增 , 颜文煅 , 邹则昌 , 林绍义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3003铝合金进行变形温度为400℃,应变速率为0.01~10.0 s-1的等温压缩实验,获得热变形过程中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结果表明:应变速率ε≥1.0 s-1时,实际变形温度高于预设温度,产生变形热效应。合金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随着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增加,在较高应变速率条件下(ε≥1.0 s-1),流变应力曲线出现锯齿形波动,合金发生了不连续动态再结晶。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分析了应变速率对3003铝合金热变形组织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应变速率越小,合金越容易发生动态再结晶,当应变速率为10.0 s-1时,由于变形热效应的作用,合金也发生了动态再结晶。低应变速率(ε≤0.1 s-1)条件下,提高应变速率可以明显细化晶粒,并且在相同应变下,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随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减小,综合考虑动态再结晶晶粒的大小和组织均匀性,较佳的应变速率为0.1 s-1。

关键词: 3003铝合金 , 应变速率 , 动态再结晶 , 热效应 , 组织演变

热变形参数对TC21钛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宫莹 , 宗影影 , 侯智敏 , 毛小南 , 单德彬

材料科学与工艺

通过在Gleeble-1500D型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的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试验和金相及透射分析,研究了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TC21钛合金热变形后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TC21钛合金的变形组织有着显著的影响.在两相区,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组织中初生α相含量减少,β相含量增加;在应变速率为0.01 s-1、变形温度为860和890℃时,初生α相发生了再结晶.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马氏体条变窄,当应变速率较低时(0.01 s-1),组织中观察了再结晶晶粒.

关键词: TC21钛合金 , 热变形 , 微观组织 , 再结晶

挤压和热处理过程中AZ91镁合金的组织变化

李静媛 , 谢建新 , 金军兵 , 王智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doi:10.1016/S1003-6326(11)61279-X

对AZ91镁合金在均质化热处理、热挤压和时效处理中的组织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铸态组织中存在离异共晶和固态析出两种β-Mg17Al12相.在最佳的均质化处理(380℃,15 h)过程中,β-Mg17Al12相大部分溶解到α-Mg基体中,并且晶粒细小.在热挤压过程中发生动态再结晶以及由此产生的晶粒细化.而时效处理之后则出现平行于挤压方向的带状β-Mg17Al12相析出,这应该是由于在挤压过程中把原始铸造偏析挤扁拉长而造成的.另外,根据实验结果,详细地讨论了均质化和时效处理的温度、保温时间以及挤压工艺参数对AZ91镁合金的组织变化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AZ91镁合金 , 组织变化 , Mg17Al12相 , 热处理 , 挤压

含Sc超高强铝合金热压缩时的流变行为和组织演变

李文斌 , 潘清林 , 刘俊生 , 梁文杰 , 刘晓艳 , 何运斌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0.02.007

在Gleeble1500试验机上,对温度范围为380~470℃和应变速率范围为0.001~10s~(-1)的一种新型含Sc的超高强铝合金的流变行为进行研究,并用金相观察和透射电镜分析考察压缩变形时的组织演变.结果显示,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在小应变条件下(ε<0.15)表现出峰值应力及随后的动态流变特征,这种关系可以用Zener-Hollomon指数方程来描述.指数方程中的平均热变形激活能Q为157.9kJ/mol .变形试样中的亚结构由拉长后晶粒中的少量细小的等轴多边形亚晶粒和晶界上的锯齿状组织构成.动态流变主要是由动态回复(DRV)和动态再结晶(DRX)引起.

关键词: 含Sc超高强铝合金 , 热变形 , 流变软化 , 组织演变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