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杰李海泉兴成尧赵九洲
金属学报
在Al--Pb二元难混溶合金的基础上添加其它的合金元素Ni, Y和Co, 优化设计了新的 Al82.87Pb2.5Ni4.88Y7.8Co1.95多元难混溶合金. 开展了该多元难混溶合金的快速凝固实验, 对制备的薄带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热稳定性分析以及显微组织形成的研究. 结果表明, 合金熔体在快速冷却过程中发生了液-液相分离, 生成富Al和富Pb两液相; 随后, 富Al基体液相发生玻璃转变, 形成铝基非晶合金基体, 而富 Pb液相凝固结晶后以球形晶态粒子形式均匀分布于铝基非晶基体中. 研究表明, 利用难混溶合金液-液相变原理, 通过快速凝固技术可以设计和制备原位球晶粒子/非晶合金基复合材料.
关键词:
多元难混溶合金
,
liquid-liquid phase transformation
,
rapid solidification
,
metallic glass composite
,
in situ crystalline sphere
何杰
,
李海全
,
兴成尧
,
赵九洲
金属学报
doi:10.3724/SF.J.1037.2009.00489
在Al-Pb二元难混溶合金的基础上添加其它的合金元素Ni,Y和Co,优化设计了新的Al_(82.87)Pb_(2.5)Ni_(4.88)Y<7.8>Co_(1.95)多元难混溶合金.开展了该多元难混溶合金的快速凝固实验,对制备的薄带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热稳定性分析以及显微组织形成的研究.结果表明,合金熔体在快速冷却过程中发生了液-液相分离,生成富Al和富Pb两液相;随后,富Al基体液相发生玻璃转变,形成铝基非晶合金基体,而富Pb液相凝固结晶后以球形晶态粒子形式均匀分布于铝基非晶基体中.研究表明,利用难混溶合金液-液相变原理,通过快速凝固技术可以设计和制备原位球晶粒子/非晶合金基复合材料.
关键词:
多元难混溶合金
,
液-液相变
,
快速凝固
,
非晶复合材料
,
原位球晶粒子
张波
,
付华萌
,
朱正旺
,
张海峰
,
董闯
,
胡壮麒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3.00230
通过渗流铸造法制备了含不同直径W纤维增强体的锆基非晶复合材料,其中W纤维的直径分别为1000,700,500和200 μm.以此为基础系统研究了W纤维直径对复合材料的准静态和动态压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纤维直径的减小,纤维强度增大,复合材料的面体率增大,非晶基体的小尺寸效应增强,导致复合材料的静态压缩性能提高.而动态压缩载荷下,相同子弹发射压力下,随纤维直径的变化,复合材料所获得的应变速率也随之发生改变.纤维直径为500 μm时,复合材料的动态抗压强度最大,复合材料的应变速率敏感指数也最大.
关键词:
W纤维
,
非晶复合材料
,
剪切带
,
应变速率
,
界面
高度
,
陈光
,
范沧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3.00541
系统研究了熔体保温温度对渗流铸造快淬法制备的Wf/Zr基金属玻璃复合材料的影响.室温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Wf/Zr基金属玻璃复合材料在制备过程中存在一个最佳熔体保温温度.偏离该保温温度,复合材料的室温压缩塑性发生恶化.光学显微组织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其原因在于,在不同的熔体保温温度,基体内产生不同数量的各种析出相.在最佳熔体保温温度810℃下,制备出了室温压缩塑性达到19.6%的、Wf体积分数为75%的复合材料.
关键词:
金属玻璃复合材料
,
W纤维
,
析出相
,
保温温度
,
压缩塑性
姚佩
,
寇生中
,
李春燕
,
赵燕春
,
袁小鹏
,
蒲永亮
,
谢启慧
,
高记鹏
稀有金属
采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应变速率对Zr67.76Cu11.94Ni8.30Al12非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锯齿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材料的塑性应变减小,抗压强度下降;同时应力降幅△σ的锯齿分布从单调下降分布转变为峰状分布,应力降幅的频数由小应力降幅区间向大应力降幅区间过渡,单位塑性应变的锯齿频数M呈下降趋势,试棒侧面剪切带数量减少且相互交割、分支、阻止作用明显减弱,此时,由多重剪切带扩展转变为单一剪切带扩展,使得材料的力学性能迅速下降.
关键词:
应变速率
,
非晶复合材料
,
力学性能
,
锯齿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