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聚乙二醇增塑醋酸纤维素中空纤维膜的制备与性能

王恒 , 肖长发 , 刘海亮 , 黄庆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聚乙二醇为增塑荆,采用熔融纺丝-拉伸法制备了具有海绵状孔结构的二醋酸纤维素(CA)中空纤维均质膜.通过场发射扫面电子显微镜、纯水通量、泡点孔径、孔隙率及力学性能测试讨论了成孔剂含量和拉伸条件对CA中空纤维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拉伸倍数和成孔荆含量提高,膜内外表面孔径均增大,孔隙率提高,通透性改善.随成孔剂含量提高,中空纤维膜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降低;随拉伸倍数提高,中空纤维膜断裂强度提高而断裂伸长率降低.当成孔剂含量为55%,拉伸倍数为2.25时,所得膜性能较好,膜纯水通量为186.44 L/(m2·h),断裂强度为5.47MPa,断裂伸长率为5.30%.

关键词: 二醋酸纤维素 , 增塑 , 熔融纺丝 , 中空纤维膜

Pr替代La对La-Mg-Ni系A_2B_7型电极合金微观结构及循环稳定性的影响

张羊换 , 赵栋梁 , 任慧平 , 郭世海 , 祁焱 , 王新林

功能材料

为了改善La-Mg-Ni系A_2B_7型电极合金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用Pr部分替代合金中的La,并用熔体快淬技术制备了La_(0.75)-xPr_xMg_(0.25)Ni_(3.2)Co_(0.2)Al_(0.1)(x=0、0.1、0.2、0.3、0.4)电极合金.用XRD、SEM、TEM分析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微观结构,测试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研究了Pr替代La对合金微观结构及循环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合金电极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的失效机理.结果表明,铸态及快淬态合金均具有多相结构,包括2个主相(La,Mg)Ni_3及LaNi_5和一个残余相LaNi_2.Pr替代La使(La,Mg)Ni_3明显增加而LaNi_5减少.电化学测试的结果表明,合金的循环稳定性随Pr替代量的增加而增加.导致合金电极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电极表面被电解液剧烈腐蚀以及合金电极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的粉化.

关键词: A_2B_7型电极合金 , Pr替代La , 快淬 , 微观结构 , 循环稳定性

熔体快淬对A2B7型La0.8Mg0.2Ni3.5Co0.2合金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董小平 , 刘生龙 , 杨丽颖 , 王翠表 , 陈家熠 , 张羊换

材料热处理学报

为了改善A2B7型La0.8 Mg0.2Ni3.5Co0.2合金的电化学性能,采用熔体快淬技术制备了合金.用XRD、SEM分析了合金的微观结构,用电化学方法测试了合金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快淬后,合金具有多相结构,包括两个主相(La,Mg) Ni5及(La,Mg)2(Ni,Co)7和残留相LaNi2.28相,快淬使合金的微观应变增加,柱状晶区域面积较大,合金的晶粒明显细化.快淬使合金的放电容量、平台中值电压降低,电化学循环稳定性提高.

关键词: 熔体快淬 , A2B7型稀土镁镍基合金 , 结构 , 电化学性能

熔体快淬对La0.75-xPrxMg0.25Ni3.2Co0.2Al0.1(x=0~0.4)电极合金循环稳定性的影响

张羊换 , 赵栋梁 , 任慧平 , 郭世海 , 祁焱 , 王新林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为了改善La-Mg-Ni系 A2B7型电极合金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用Pr部分替代合金中的La,并用熔体快淬工艺制备了La0.75-xPrxMg0.25Ni3.2Co0.2Al0.1(x=0,0.1,0.2,0.3,0.4)电极合金.用XRD、SEM、TEM分析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铸态及快淬态合金均具有多相结构,包括2个主相(La,Mg)Ni3及LaNi5和1个残余相LaNi2.熔体快淬导致LaNi5相增加而(La,Mg)Ni3相减少.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熔体快淬显著地提高合金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当淬速从0 m/s(铸态被定义为淬速0m/s)增加到20 m/s时,x=0合金100次充放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从65.32%增加到73.97%,x=0.4合金的容量保持率从79.36%增加到93.08%.

关键词: A2B7型电极合金 , 熔体快淬 , 微观结构 , 循环稳定性

Zr替代La对快淬态A2B7型电极合金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张羊换 , 赵栋梁 , 郭世海 , 祁焱 , 王青春 , 王新林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用铸造及快淬工艺制备了A2B7型电极合金,合金的名义成分为La0.75-xZrxMg0.25Ni3.2Co0.2Al0.1 (x = 0, 0.05, 0.1, 0.15, 0.2).深入研究了Zr替代La对合金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用XRD、SEM、TEM分析了合金的结构.结果表明,铸态及快淬态合金均具有多相结构,含有两个主相(La,Mg)Ni3和LaNi5以及一个残余相LaNi2.Zr替代La使合金中LaNi5相明显增加,并促进快淬态合金中形成非晶相.电化学测试的结果表明,Zr替代La明显降低合金的放电容量,但显著改善合金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当Zr含量小于0.1时,合金的放电容量随淬速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小,合金的循环稳定性随淬速的增加而单调增加.

关键词: A2B7型电极合金 , Zr替代La , 快淬 , 结构 , 电化学性能

快淬对RE-Mg-Ni系A2B7型贮氢合金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张羊换 , 蔡颖 , 杨泰 , 侯忠辉 , 张国芳 , 赵栋梁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合金的电化学贮氢动力学性能是其应用于动力电池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RE-Mg-Ni系A2B7型贮氢合金的动力学性能,用M (M=Pr,Zr)部分替代La,并采用快淬处理制备了La0.65M0.1Mg0.25Ni3.2Co0.2Al0.1 (M=Pr,Zr)电极合金.研究了元素替代和快淬处理对合金结构及电化学贮氢动力学性能的影响.XRD及TEM结果显示,铸态及快淬态合金均为多相结构,包含(La,Mg)2Ni7和LaNi5主相以及少量的残余相LaNi2.Pr替代快淬态合金为纳米晶结构,而Zr替代快淬态合金为类非晶结构,说明Zr部分替代La促进了非晶的形成.电化学测试表明合金的高倍率放电性能(HRD)随着快淬速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此外,电化学阻抗谱(EIS),塔菲尔极化曲线以及电势阶跃测试均表明合金的电化学动力学性能随着快淬速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

关键词: A2B7型合金 , 元素替代 , 金属快淬 , 电化学动力学

Cu替代Ni对快淬纳米晶Mg2Ni型合金吸放氢动力学的影响

张羊换 , 马志鸿 , 赵栋梁 , 任慧平 , 郭世海 , 王新林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为了改善Mg2Ni型合金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用Cu部分替代合金中的Ni.用快淬工艺制备了纳米晶Mg2Ni1-xCux(x=0,0.1,0.2,0.3,0.4)贮氢合金,用XRD、SEM、HRTEM分析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微观结构;用自动控制的Sieverts设备测试了合金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快淬态合金具有纳米晶结构,Cu替代Ni不改变合金的主相Mg2Ni,但导致形成第二相Mg2Cu.随Cu含量的增加,合金的吸氢量先增加而后减小,但合金的放氢量随Cu含量的增加而单调增加.快淬显著提高合金的吸放氢量并改善合金的吸放氢动力学.

关键词: Mg2Ni型合金 , Cu替代Ni , 快淬 , 微观结构 , 吸放氢动力学

快淬纳米晶和非晶Mg20Ni10-xCox(x=0~4)合金的贮氢性能

张羊换 , 郭世海 , 祁焱 , 杨泰 , 陈莉翠 , 许永燕 , 赵栋梁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为了改善Mg2Ni型合金的贮氢性能,采用Co部分替代合金中的Ni以及快淬工艺制备了纳米晶和非晶态Mg20Ni10-xCox(x=0,1,2,3,4)贮氢合金.用XRD、SEM、HRTEM分析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微观结构,并测试了合金的气态吸/放氢动力学及电化学贮氢性能.结果表明,在快淬无Co合金中没有形成非晶相,但快淬含Co合金中形成一定量的非晶相.Co替代Ni及快淬处理显著地改善了合金的气态吸放氢性能.同时,Co替代Ni也显著地提高了快淬态合金的放电容量和电化学循环稳定性.

关键词: Mg2Ni合金 , 快淬 , 结构 , 贮氢性能

快淬纳米晶和非晶Mg20Ni10-xCOx(x=0-4)合金的电化学贮氢性能

张羊换 , 赵栋梁 , 任慧平 , 郭世海 , 祁焱 , 王新林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为了改善Mg2Ni型合金的电化学贮氢性能,用Co部分替代合金中的Ni.用快淬工艺制备了纳米晶和非晶Mg20Ni10-xCox(x=0,1,2,3,4)电极合金,用XRD、SEM、HRTEM分析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微观结构,测试了合金的电化学贮氢性能.结果表明,Co替代Ni不改变合金的Mg2Ni主相,但形成了第二相MgCo2.在快淬(X=O)合金中没有发现非晶相,但快淬(x=4)合金显示了纳米晶、非晶结构,表明Co替代Ni提高了Mg2Ni型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Co替代Ni显著的改善了合金的电化学贮氢性能,包括放电容量和电化学循环稳定性,这主要归因于Co替代Ni提高了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

关键词: Mg2Ni型合金 , 快淬 , 微观结构 , 电化学贮氢

聚硼硅氮烷的表征及其流变性能

王小宙 , 王军 , 唐云 , 李文华 , 王浩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9.10.017

以二氯甲基硅烷、三氯化硼、六甲基二硅氮烷为起始原料,采用缩聚法合成了新型SiBNC陶瓷前驱体--聚硼硅氮烷(PBSZ),其产率达90%. 通过调节二氯甲基硅烷的用量可获得不同软化点的前驱体. 采用改进的毛细管流变仪,首次对熔融纺丝状态时PBSZ的流变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PBSZ熔融纺丝时,剪切速率在10~110 s~(-1)范围内时,为切力变稀流体,非牛顿指数为0.83~0.90,表观粘度为440~2 460 Pa·s,粘流活化能约为142 kJ/mol. PBSZ纺丝性能良好,纤维连续无断头长度>1 600 m,纤维直径<20 μm.

关键词: 聚硼硅氮烷 , 合成 , 流变性 , 熔融纺丝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