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朝彬
,
辛博
,
陈伟庆
,
吕瑞国
,
吴绍杰
物理测试
针对低合金中厚板超声波探伤合格率低的问题,采用低倍、金相、扫描电镜检验和断口形貌分析对探伤不合格的中厚板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引起超声波探伤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钢中的氢含量偏高和板坯中心偏析严重,条状MnS夹杂物集聚氢导致氢致裂纹,板材中心部位因偏析产生的少量马氏体、贝氏体组织导致轧后应力集中,在冷却速度较快的条件下产生微裂纹,最终造成探伤缺陷。通过计算得知MnS夹杂物前端的氢陷阱中氢的浓度远高于陷阱中氢的最大饱和浓度,过剩的氢造成裂纹。采用铸坯及板材轧后缓冷等措施,使板材探伤合格率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
超声波探伤
,
medium plate
,
segregation
,
hydrogen trap
赵鹏
,
乐可襄
物理测试
课题的目的就是针对Q690D钢拉伸试样分层成因进行系统地研究。采用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手段对Q690D钢分层缺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分层缺陷主要是由于铸坯中存在偏析处的铌、钛碳化物和硫化物、氧化物夹杂和带状组织引起的。通过对炼钢和轧钢生产过程的观察,提出了改进连铸和轧制工艺等相关措施,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具体工艺措施并应用于实际生产。
关键词:
分层缺陷
,
Q690D steel
,
medium plate
王新江
,
孙斌
,
韦弦
,
欧阳瑜
,
李力
钢铁
简要介绍了安钢3 500 mm炉卷轧机的生产工艺特点和技术优势。安钢炉卷轧机生产线采用超宽中厚板坯配以单机架炉卷轧机的工艺配置,在生产薄宽规格上具有独特优势,而轧制道次间隔时间长、中厚板坯压缩比低又对生产高品质中厚板带来技术难度。为此,在炉卷轧机生产技术条件下,通过成分设计、优化加热制度与再结晶区和未再结晶区控制轧制技术参数,达到了开发高品质钢板产品的目的,并形成了炉卷轧机独特的宽幅薄钢板生产优势。
关键词:
炉卷轧机
,
宽幅薄钢板
,
中厚板
,
管线钢
,
工程机械用钢
高雅
,
孙建林
,
贠冰
,
赵海兴
材料科学与工艺
通过光学显微组织观察,测定显微组织硬度和能谱分析等方法对Q460C中厚板表面裂纹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了热送热装工艺对裂纹形成的影响,分析了轧制过程中裂纹的形成机理.利用热膨胀法结合金相法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上测定了实验钢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分析了材料组织转变与裂纹形成规律的联系.分析结果表明:热送热装工艺产生了混晶组织,在粗轧阶段未能消除,精轧阶段粗晶区先于细晶区变形,产生不均匀变形,最终导致钢板表面沿粗晶区与细晶区界面开裂.在轧辊摩擦力作用下,多余的变形被向前推压,沿开裂处向钢板表面延伸,随轧制进行,裂纹向内部扩展.热送热装生产中,控制粗轧温度和压下量是控制裂纹产生关键.
关键词:
中厚板
,
表面裂纹
,
组织转变
,
混晶
,
热送热装
王勇勤
,
徐维
,
严兴春
,
刘志芳
,
王勤
钢铁
分析了中厚板轧件常见的板形缺陷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建立了轧件在矫直过程中横向残余应力计算的解析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求解;建立了3维接触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模拟计算,验证了解析法与有限元法计算结果的一致性,以此为基础研究了中厚板矫直横向残余应力的消减趋势、规律和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加大压下量有利于减小残余应力,轧件断面的最大塑性百分比控制在70%~80%为宜。
关键词:
中厚板
,
矫直
,
残余应力
,
接触有限元
王君
,
王丙兴
,
霍文丰
,
张殿华
,
王国栋
钢铁研究学报
中厚板厚度方向平均温度是轧后层流冷却过程的重要控制参数,它直接影响终冷温度和冷却速度的控制精度.以内能为基础建立平均温度解析模型,通过合理假设建立钢板厚度方向上的温度和比热解析模型,计算任意时刻钢板的平均温度.对各种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可知.基于内能的多次曲线算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将计算模型应用于层流冷却过程控制系统,结果表明系统控制精度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关键词:
中厚板
,
层流冷却
,
平均温度
,
多次曲线
,
乔列斯基分解法
刘建伟
连铸
通过对中厚板表面缺陷的调查、分析,采取了稳定结晶器水质、扇形段控制精度、铸坯角部温度、轧制展宽量、加热温度、清洁精整等控制措施后,表面改判率得到了明显控制。
关键词:
中厚板
,
表面缺陷
,
改判
,
峰状裂纹
,
边线裂纹
柳泽民
连铸
针对718HL中板边部裂纹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认为微裂纹不是轧制时产生的新裂纹,而是由于铸坯内弧横裂纹扩展形成。造成横裂缺陷的主要原因是铸坯玲却不均匀。通过保证连铸关键设备功能精度、优化二冷配水工艺以及加强保护浇铸,能够有效降低中板边裂缺陷。
关键词:
中板
,
边部裂纹
,
铸坯
,
横裂
马国金
,
王雪松
,
黄毅
,
金峰
中国冶金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60199
通过对船板表面粗糙缺陷的识别榆验及判定的难点进行分析,结合多年的判定经验,针对提高表面粗糙的识别与判定的准确性,开展了一系列工作.通过近千块钢板抛丸前后对比试验,对钢板表面的颜色和刮蹭表面进行识别,在保证有效辨别情况下,推动了检验判定标准由产品标准向客户标准的转变.同时根据缺陷深度、使用位置以及分布面积的不同等,结合不同客户质量需求的不同,做到钢板质量的精准识别判定,保证钢板检验的准确性、有效性,减少了经济损失,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中厚板
,
表面粗糙
,
难点
,
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