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新型纳米级微孔隔热材料在炼钢生产中的应用

刘志远 , 王重君 , 刘礼龙

中国冶金

唐山中厚板材有限公司针对炼钢生产中钢水热量损失过大问题,在转炉、钢包和中间包上,系统采用了新型WDS纳米级微孔隔热材料,提高了耐火衬的蓄热量,在不影响耐火材料使用寿命的情况下,转炉的终点温度提高了7℃,从转炉、钢包到LF炉过程温降速度减小了0.3℃/min ,采取降低LF炉出站温度5℃的方式,中间包后期钢水温度仍然能够满足连铸工艺需要,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可以产生综合经济效益1480万元/a。

关键词: 纳米级微孔隔热材料 , 炼钢系统 , 转炉 , 钢包 , 中间包 , 隔热保温 , 温降速度 , 节能降耗

40 t钢包底吹优化物理模拟研究

张乐辰 , 包燕平 , 郭宝奇 , 陈晋阳 , 范杰 , 彭声通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5.02.023

通过建立相似比为1:3钢包物理模型及与原型相同孔隙率的透气砖模型,研究不锈钢偏心吹氩工艺;对钢液混匀时间、钢液面流速及渣眼等软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钢液混匀底吹气量在103.1 L/h(现场流量2.1 m3/h)以上时,混匀时间比达到50%以上.钢液表面流速表明在液面隆起边缘处(渣眼边缘)容易发生卷渣.渣眼直径受到吹气孔位置影响,底吹气孔越靠近钢包包壁,渣眼直径越小.距圆心1/2R及2/3R处进行软吹搅拌,可保证渣眼面积比分别小于12.4%及10.5%.优化后的钢包流场可以有效减少静吹氩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氧化现象.

关键词: 钢包 , 吹氩搅拌 , 水模型 , 透气砖布置 , 搅拌流量 , 渣眼 , 不锈钢

透气砖布置和吹氩流量对钢包内钢液流动行为的影响

卢叶 , 唐萍 , 文光华 , 彭情亮 , 刘丙岗

钢铁研究学报

针对攀钢200t钢包,采用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透气砖布置方式和吹氩流量对钢液流动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两透气砖呈120°布置在距包底中心0.62R (R为包底半径)处时,钢液的平均流速和平均湍动能大,“死区”范围小,混匀时间短,是合理的透气砖布置方式,其临界吹氩流量为27 m3/h;与单透气砖相比,双透气砖喷吹的能量利用率高,“死区”范围小,单透气砖的吹氩流量需控制到45m3/h才能达到与双透气砖吹氩流量为27 m3/h时相同的搅拌效果.实践证明,研究得到的透气砖布置方式和吹氩流量能保证熔池的搅拌效果,使转炉钢水经吹氩处理后,钢包不同位置温差小于10℃,△w[C],△w[Si],△w[Mn]小于0.03%;在一定的软吹氩流量条件下,吹氩时间大于等于8 min,可以使钢中wT[o]小于25×10-6.研究表明,用离散相模型对钢包底吹氩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可以得到与物理模拟试验和生产实践较为吻合的结果.

关键词: 钢包 , 透气砖布置 , 吹氩流量 , 物理模拟 , 数值模拟

钢包开浇方法浅析及一种新方法的提出

李德军 , 赫冀成 , 刘兴安 , 欧阳任华

连铸

在连续铸钢生产中,钢包开浇是衔接生产重要的一个环节。存介绍钢包开浇方法时,对很少采用或已淘汰的各种开浇方法行了简要分析,尤其对目前广泛使用的引流砂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在引流砂的工作机制基础之上,提出厂用铁碳合盒颗粒替代引流砂,通过铁碳合金在上水口内形成凝固壳来封堵钢水,然后利用安装在水口周围的感应线幽,对凝固钢壳进行感应加热熔化,从而实现钢包开浇新工艺的设想。

关键词: 钢包 , 洁净铡 , 引流砂 , 感应加热

无碳刚玉-尖晶石不烧钢包砖的研制与应用

万红伶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3.04.013

为了满足低碳钢和超低碳钢的冶炼需要,以刚玉、电熔镁砂、活性复合尖晶石微粉等为主要原料,SiO2微粉和卤水为结合剂,研制了钢包用机压无碳刚玉-尖晶石不烧砖.性能检测结果表明,研制的无碳钢包不烧砖比现用镁铝碳不烧钢包砖具有更好的物理性能和抗热震性,而且当无碳钢包砖中镁砂与活性复合尖晶石微粉的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4%和20%时,研制砖的性能最佳;生产应用结果表明,无碳钢包砖在攀钢120 t钢包上使用寿命达140炉,比现用镁铝碳钢包不烧砖的提高30炉以上,并能减少对钢水的增碳作用,降低钢包外壳温度.

关键词: 钢包 , 无碳材料 , 刚玉-尖晶石不烧砖 , 增碳 , 抗热震性 , 隔热

100 t钢包底吹氩混匀时间与卷渣水模拟

赵青松 , 秦哲 , 张明博 , 乔智 , 仇圣桃 , 赖朝彬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5.06.024

基于相似原理,按照1:4对某钢厂100 t底吹氩钢包建立水模型,研究不同底吹位置、吹氩流量对混匀时间和卷渣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单喷嘴底吹氩,喷嘴位于钢包底部中心0.5R(钢包半径)至0.65R位置时的混匀时间较短;双喷嘴距钢包底部中心0.5R,夹角为180.时的混匀时间较短;相同流量下,单吹混匀时间稍低于双吹;为减轻包壁的侵蚀,喷嘴距包底中心距离最好小于0.65R.在试验条件下得出的最佳吹氩流量是426 L/min,单吹临界卷渣流量为142 L/min,双吹临界卷渣流量为213 L/min,有利于渣钢界面反应的流量应大于284 L/min.

关键词: 钢包 , 底吹氩 , 混匀时间 , 临界卷渣 , 水模型

底吹氩钢包内钢液流动与合金扩散的数值模拟

任英 , 张立峰 , 李燕龙 , 余乐 , 李刚 , 李军涛

钢铁研究学报

运用商业软件Ansys-Fluent,建立了1t钢包底吹氩与合金熔化扩散数值模型,其中钢包吹氩模型通过Wood'sMetal物理试验验证,吻合很好.研究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钢包内流场与合金加入的位置及方式对合金在钢包内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260L/min吹氩流量过大,且吹氩时间过长(120s),建议使用100 L/min的吹氩流量,加合金前吹氩时间30s,使Al块熔化与混均,保护合金,加合金后吹氩30s,降低合金的烧损.合金采用加入棒固定,在吹氩口上方加入后保持3~5 s,熔化时间能由6.2s降低至2.0s,混匀时间能由35s降低至23s.另外,在降低烧损的同时,减少吹氩量和温降,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关键词: 钢包 , 底吹氩 , 合金 , 混匀时间 , 数值模拟

LF精炼炉混合特性及夹杂物去除的水模型研究

陈向阳 , 曹磊 , 胡建东 , 王帆 , 郑淑国 , 朱苗勇

钢铁

针对某钢厂130 t精炼钢包炉熔池进行水模型实验,在研究混匀时间的同时,选择乳状液作为模拟夹杂物,研究了底吹氩钢包内夹杂物的上浮行为.实验考察指标为混匀时间和夹杂物的去除率.结果表明,底吹气量对混匀时间和夹杂物去除率影响均很显著,综合考虑混匀时间和夹杂物去除率及吹气量对钢液的影响,混匀时间较短,夹杂物去除效果较好,并且对钢液温度及污染影响较小的工艺参数为:双孔吹气,原型吹气量为250 L/min.

关键词: 钢包 , 混匀时间 , 夹杂物 , 水模型

新钢包热状态对钢水温度的影响

吴鹏飞 , 贺东风 , 汪红兵 , 邵俊宁 , 田乃媛

钢铁研究学报

以210 t未加绝热层的无碳新钢包为研究对象,建立数值模拟模型进行计算,并利用实际生产数据进行验证。计算结果显示:新钢包蓄热到第10周期达到热饱和状态;新钢包阶段由于蓄热所造成的钢水最大温降为18.3℃,据此建立了新钢包阶段的钢水温度补偿模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温度补偿模型的应用提高了中间包的钢水温度命中率,对炼钢厂的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钢包 , 温度 , 热状态 , 数值模拟 , 补偿模型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