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北星
,
陈梦义
,
王威
,
朱志刚
硅酸盐通报
通过激光粒度分析、RRB(Rosin-Rammler-Bennett)方程拟合、强度测定、X-射线衍射(XRD)测试及孔结构测试等手段,研究了混合粉磨、单独粉磨、梯级粉磨这三种粉磨方式对铁尾矿-矿渣基胶凝材料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粉磨能耗相等的条件下,梯级粉磨制备的铁尾矿-矿渣基胶凝材料的颗粒群分布、强度、水化进程及孔结构优于混合粉磨和单独粉磨.另外,在常温下,利用梯级粉磨制得的铁尾矿-矿渣基胶凝材料与尾矿砂配合,制备了28 d抗折强度24.4 MPa、抗压强度97.0 MPa的高强砂浆.
关键词:
粉磨方式
,
铁尾矿
,
胶凝材料
,
颗粒分布
,
孔结构
杨合
,
孙旭
,
刘东
,
薛向欣
,
杜钢
材料热处理学报
针对铁品位较低的选铁尾矿和钛精矿,探索了直接还原-磁选回收铁的工艺.综合考察了配碳量、焙烧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方式对直接还原金属化率的影响,找出了实验最优指标.通过XRD和化学分析讨论了不同焙烧温度下还原过程中物相的变化.结果表明:选铁尾矿中二价铁主要存在的物相(Fe,Mg)(Ti,Fe)O3在1300℃下较充分的被还原为金属铁.钛精矿中三价铁主要存在的物相Fe2TiO5在1300℃下较充分的还原为金属铁.在配碳量为6.29%,焙烧温度1300℃,保温时间1.0h的最优条件下,选铁尾矿铁回收率达到80%,铁晶位58%.在配碳量为10.36%,焙烧温度1300℃,保温时间1h条件下,钛精矿铁回收率达到95%,铁品位78%.
关键词:
选铁尾矿
,
钛精矿
,
直接还原
,
磁选
,
回收铁
夏洪波
,
董志灵
,
张夫道
黄金
doi:10.11792/hj20151018
利用北京市怀柔区汤河口尾矿库回采的铁尾矿为原料,通过加工、精准分离和无害化处理,采用硅酸盐矿物制备和纯化等新技术和关键设备,可将80%左右的铁尾矿制成建筑用砂原料、铁精粉、精制石英砂、高纯石英粉、高纯超细硅微粉、纳米 SiO2、高纯黑云母粉、硫酸铝等产品,而剩余20%左右的无害化尾渣可作为原料用于生产纳米生态缓释肥料和纳米-亚微米生态修复功能材料。该项目的研究和实施,对促进发展循环经济以及节约矿产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产业示范意义。
关键词:
铁尾矿
,
无害化处理
,
硅酸盐矿物
,
生态修复材料
刘佳
,
倪文
,
于淼
材料研究学报
以粉煤灰、铁尾矿和废石为主要原料制备出全尾砂废石骨料混凝土,其固体废弃物掺量达到90%.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差热分析(TG-DSC)和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分析了胶凝材料的水化硬化机理和微观结构特征,研究了粉煤灰对胶凝材料的凝结性能、力学性能和水化放热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全尾砂废石骨料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达83.27 MPa的;粉煤灰不仅具有明显的减水作用,还可减缓水化进程,能有效提高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在水化过程中,粉煤灰消耗早期水化产物中的Ca(OH)2,促进二次水化反应的进行,从而使混凝土的长期强度稳定增长.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
铁尾矿
,
粉煤灰
,
废石
,
高性能混凝土
陈梦义
,
周绍豪
,
李北星
,
王薇
硅酸盐通报
通过粉磨时间、强度测定和活性指数指标研究了迁安和密云两种不同来源铁尾矿粉磨特性及其活性差异,并通过活性Si4+和Al3+溶出量及孔结构和SEN测试对其活性差异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来源铁尾矿因其化学成分及组成的矿物差异,使其易磨性、力学性能及活性均有差异.密云铁尾矿的易磨性显著高于迁安铁尾矿,且其活性Si4+和Al3+溶出量高于迁安铁尾矿,从而使其活性、力学性能及孔结构分布均优于迁安铁尾矿.
关键词:
铁尾矿
,
活性指数
,
活性Si4+和Al3+溶出量
,
孔结构
吕昊子
,
童雄
,
谢贤
,
杨波
,
戚鹏
硅酸盐通报
云母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矿物资源,以云南铁尾矿中的低品位云母为研究对象,通过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XRD)分析和矿物参数自动定量分析(MLA)对原样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白云母是主要的目的矿物,黑云母少量存在,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钠长石、赤铁矿和绿泥石.本文重点研究了不同阴-阳离子捕收剂组合、阴-阳离子捕收剂的配比和捕收剂用量等对云母浮选的影响,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十二胺(DDA)为最佳的捕收剂组合,其最佳的用量配比为2∶1、最佳用量分别为40 g/t和20 g/t.再磨能有效提升粗精矿的回收率,最佳的再磨细度为-45 μm占90%.最终,采用一粗一扫五精的浮选闭路流程,可获得钾的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7.82%和64.74%的云母精矿.XRD及化学分析显示,云母在精矿中得到了较好的富集.
关键词:
铁尾矿
,
云母
,
MLA
,
浮选
,
阴-阳捕收剂组合
蒋先强
,
熊文良
,
曾令熙
稀土
doi:10.16533/J.CNKI.15-1099/TF.201606006
为了有效利用某铁尾矿中的低品位稀土资源,对该尾矿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相关研究.主要通过全岩地球化学分析、镜下观察、电子探针测试(EPMA)及矿物解离度分析(MLA),查明了此尾矿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其主要特征为70.06%的稀土主要富集在独居石中,26.6%的稀土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存在于磷灰石中;独居石嵌布粒度细小,单体含量低;磷灰石嵌布粒度粗大,单体含量很高;大约有29.2%的独居石与磷灰石连生,因此为了提高稀土回收率,可生产磷灰石精矿和独居石-磷灰石混合精矿.该含稀土尾矿的性质表明,采用单一选矿工艺很难获得合格的稀土精矿,需采用“混浮-磁选”联合工艺流程处理该矿石.
关键词:
稀土
,
铁尾矿
,
赋存状态
,
独居石-磷灰石混合精矿
,
MLA
龚威
,
丁向群
,
冀言亮
,
沈洁
,
董越
,
张冷庆
硅酸盐通报
以铁尾矿作为硅质原料,水泥、石灰为钙质原料,添加发泡剂、调节剂等制备加气混凝土,研究蒸养制度对制备材料的抗压强度的影响,并利用XRD和SEM等方法分析材料的结构特征.研究表明:蒸养温度、蒸养时间是影响制备材料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在蒸养温度为180℃,蒸养时间为8h的条件下,制备材料的密度为705 kg/m3,强度可达8.52 MPa,XRD和SEM分析表明其主要晶相是CSH和托贝莫来石,纤维状的CSH与片状托贝莫来石相互交织,紧密结合.
关键词:
铁尾矿
,
加气混凝土
,
蒸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