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Ru-Fe/C催化剂上邻氯硝基苯原位液相加氢性能

许响生 , 陈傲昂 , 周莉 , 李小青 , 顾辉子 , 严新焕

催化学报 doi:10.3724/SP.J.1088.2013.20959

采用浸渍法制备Ru/C催化剂,并用于原位液相催化邻氯硝基苯(o-CNB)加氢合成邻氯苯胺(o-CAN)反应中.考察了浸渍顺序、助剂、还原温度、载体和助剂含量等因素对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和N2吸附-脱附等手段表征催化剂.结果表明,以15% Fe为助剂,活性炭为载体,制备得到的0.5% Ru-Fe/C催化剂经过523 K氢气还原后o-CNB的转化率为99.7%,o-CAN的选择性达到98.7%,反应140 h未出现明显失活.催化剂表面吸附CO导致中毒是失活的主要原因,同时对催化剂再生方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 四氧化三铁 , 原位液相加氢 , 邻氯硝基苯 , 邻氯苯胺 , 一氧化碳

SiO2-CaO-MgO-Al2O3熔渣中铁氧化物的分解电压

杨创煌 , 高运明 , 杨映斌 , 洪川 , 段超 , 阮栋

钢铁研究学报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40255

电解含有铁氧化物的熔融电解质提铁是一种钢铁冶炼短流程新工艺,该工艺可以减少甚至消除CO2排放.为测定熔渣中铁氧化物的分解电压,采用一端封闭的氧离子传导的氧化锆基固体电解质管内装熔渣,并以烧结在固体电解质管封闭端外侧表面的多孔铂金作为阳极,构建一种阴、阳极相互隔离的新型管状电解池.将该电解池的多孔铂金阳极置于恒定氧分压的气氛下,在熔渣中分别插入铱丝、铁棒作为阴极,利用线性扫描伏安法测定了1 723 K下SiO2CaO-MgO Al2O3熔渣中FeO的分解电压,研究了熔渣碱度、阴极材料以及阳极气氛氧分压等因素对FeO分解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熔渣碱度、阴极还原合金化以及降低电解产物气体O2的分压,均可降低FeO的分解电压,有利于FeO的电解.测定结果与采用FactSage 6.1热力学软件理论计算的结果一致.证实采用氧离子传导的固体电解质管构建新型管状电解池,测定固体电解质管内熔渣中氧化物的分解电压是可行的.

关键词: 熔渣 , 铁氧化物 , 分解电压 , 电解池 , 氧化锆基固体电解质

石墨烯负载 Fe2O 3纳米复合材料及储能性能研究

安玉良 , 韩乃旺 , 张辰 , 徐淑娇 , 袁霞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1.60.11

针对锂离子电池体系,以提高负极材料可逆充放电容量为目的,制备了Fe2 O3‐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并利用XRD、SEM 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通过恒流充放电测试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系统研究。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备了二元的 Fe2 O3‐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纳米Fe2 O3分布较为均匀,形貌多为菱形块状或类球状多面体,且与石墨烯片相互交叠,有效抑制了双方的团聚,形成了有利于储锂的堆砌结构。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Fe2 O3‐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储锂性能大大优于石墨烯和纳米 Fe2 O3,30次循环后,可逆容量仍高达1252mAh/g,循环性能优异;随着石墨烯加入量的增大,Fe2 O3‐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可逆容量越高。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负极材料 , 石墨烯 , 氧化铁 , 水热法文

纳米结构氧化铁棒束的制备、表征及光学性质

刘淑玲 , 李苗苗 , 李淑 , 李红霖 , 闫路

人工晶体学报

以三氯化铁(FeCl3·6H2O)和氨三乙酸(N(CH2COOH)3)为主要原料,在160℃反应12h得到了空心管状的白色前驱体,再经500℃煅烧2h得到了纳米结构氧化铁棒束.通过热重分析(TG)、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所得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白色前驱体经500℃煅烧后全部转化为六方相的氧化铁(α-Fe2O3),形貌为含微孔结构的棒束,直径约为2μm,其结构单元为含微孔结构的纳米棒,这些棒的直径为30~50 nm,长度约16μm;紫外数据表明所得氧化铁棒束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46nm,带宽吸收约在685 nm处,发生红移.

关键词: 氧化铁 , 水热 , 棒束 , 紫外-可见光谱

磁性羟基磷灰石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张熠 , 李吉东 , 左奕 , 江虹 , 罗培培 , 李玉宝

功能材料

为探索磁性颗粒在治疗因缺乏骨骼应有的应力刺激而导致骨质疏松方面的潜在应用,研究制备了兼具良好生物活性和超顺磁性的羟基磷灰石(HA)/Fe3O4复合物。以化学沉积法合成的纳米Fe3O4浆料为底物,在Ca、P溶液中通过尿素酶催化水解尿素缓慢升高pH值,从而使HA逐渐在Fe3O4上沉积,形成具有一定核壳结构的磁性HA复合物。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X)、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磁铁对底物及试样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纳米Fe3O4浆料为底物,一定浓度含氯化钠的Ca、P溶液(Ca、P原子比为5∶3,Ca、Fe原子比为5∶3)为媒介,在37℃水浴中,反应48h,可制得具有较好磁性能的HA复合物,其饱和磁化强度可达7.23A.m2/kg,剩磁为0.073A.m2/kg,矫顽力为261.08A/m。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 Fe3O4 , 超顺磁性 , 尿素水解

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Fe2O3的正交实验研究

许小荣 , 李建芬 , 肖波 , 余波

材料导报

为了研制生物质气化用纳米Fe2O3掺杂的铁基催化剂,以Fe(NO3)3·9H2O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了纳米Fe2O3.同时,利用正交实验探讨了不同工艺参数对合成纳米Fe2O3的影响,并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产品分析表明,在反应物n(尿素):n(硝酸铁)=5:1、铁盐浓度为0.20mol/L、沉淀反应温度为115℃的最佳条件下制得的纳米Fe2O3粒子呈球形,分散性好,纯度较高,属立方晶系结构,平均粒径约为21nm.

关键词: 氧化铁 , 纳米颗粒 , 均匀沉淀法 , 正交实验 , 生物质气化

微波选择性还原处理铬铁粉矿

李成 , 常国华 , 彭镜鑫 , 张庆 , 朱彦荣 , 高天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为提高铬铁粉矿中的铬铁比,依据选择性碳热还原原理,利用微波对南非铬铁粉矿进行加热还原,然后用稀盐酸对其浸取,最后进行过滤分离,得到高铬铁比的铬铁精矿.研究工艺参数,如还原剂的用量、还原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铬铁矿还原酸浸后铁和铬浸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还原剂用量为6.0 g,还原温度为(1100±25)℃,还原时间为(20±2) min时,100 g铬铁粉矿经还原酸浸后,其铬铁比由1.4~1.6升至2.6~3.2.同时,对酸液中浸出的铁进行了回收,获得副产品氧化铁红.

关键词: 铬铁粉矿 , 选择性还原 , 微波处理 , 氧化铁

同位素交换技术研究CO_2-CO和铁氧化物体系的反应及方法分析

张腾 , 胡晓军 , 侯新梅 , 周国治

钢铁研究学报

用同位素交换技术研究了CO2-CO与铁氧化物体系的反应。考察了反应速率常数随反应气体流量的变化,介绍了处理同位素交换法所获得数据的两种方法:方法1从反应界面CO2分解反应的角度计算反应速率常数;方法2从反应界面CO生成反应的角度计算反应速率常数。根据对试验所测数据的计算,比较和分析了两种计算方法的不同,并对方法1进行了修正,得到了和方法2完全一致的计算结果。

关键词: 同位素交换技术 , CO2的分解 , CO的生成 , 铁氧化物 , 反应速率常数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