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一种新颖方法制备的金纳米粒子/聚丙烯酰胺复合纳米纤维

白杰 , 李春萍 , 王珊 , 张永锋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在溶液内,利用聚丙烯酰胺为还原剂制备出了聚丙烯酰胺保护下的Au纳米粒子.聚丙烯酰胺起到双重作用,它是制备金纳米粒子的还原剂;另外,它也是一种很好的金纳米粒子的稳定剂.紫外-可见光谱测试证实了溶液内金纳米粒子的存在,透射电镜观察到制得的纳米纤维内含有金纳米粒子.这种新的路线对于制备其他功能性复合纤维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 , 聚丙烯酰胺 , 电纺丝 , 纳米纤维

纳米金颗粒在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表面的自组装及其电化学性能分析?

崔凯 , 汪家道 , 冯东 , 陈大融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07.016

对阳极氧化后的掺硼金刚石(BDD)薄膜进行表面氨基化处理,使柠檬酸根包裹的纳米金颗粒(粒径约18 nm)自组装到 BDD 薄膜的表面.通过改变纳米金溶液的 pH 值,在 BDD 薄膜表面制备出二维形貌分布均匀且相对覆盖度高(约30%)的纳米金颗粒.在[Fe(CN)6]3-/4-体系中,通过循环伏安分析和交流阻抗分析实验发现,纳米金颗粒修饰后的 BDD 电极表面异相电子转移速率常数(K app )由2.8×10-4提高到8.9×10-4.纳米金颗粒修饰的 BDD 电极对多巴胺的氧化电位由0.54 V 减小到0.3 V,且氧化峰峰值得到提高,证实了纳米金颗粒对多巴胺的催化作用.

关键词: 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 , 纳米金颗粒 , 自组装 , 多巴胺 , 催化作用

金纳米颗粒的自组装修饰及其生物学效应

周添 , 董庆磊 , 沈阳 , 葛淑萍 , 张勤 , 罗祥林 , 王贵学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为了探究金纳米颗粒(Au NPs)的表面自组装亲疏水性修饰及其生物学效应,通过自组装技术制备SH-(CH2)11OH和SH-(CH2)11CH3不同配比修饰的Au NPs,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纳米粒度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检测修饰后的表面形貌与结构特征.用体视显微镜观察Au NPs修饰后对斑马鱼胚胎/幼鱼表型的影响.用MMT、NO含量试剂盒、总抗氧化能力(T-AOC)试剂盒检测Au NPs修饰后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毒性和功能指标的影响.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和TEM检测Au NPs修饰后被HUVECs摄入情况.结果表明,用SH-(CH2)11OH修饰比用SH-(CH2)11CH3修饰的Au NPs毒性大,当修饰Au NPs的SH-(CH2)11OH和SH-(CH2)11CH3配比为50∶50时毒性最小.

关键词: 金纳米颗粒 , 自组装单分子层 , 亲/疏水性基团 , 生物学效应 , 斑马鱼

基于主客体识别的自组装金粒子基因载体的构建与性能评价

李罗浩 , 孙逊 , 张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利用金纳米粒子及环糊精-二茂铁主客体识别作用,制备了2种不同形状的H2O2响应性基因载体GP2(球形)、GR2(棒状),并与传统转染试剂Lipo2000及PEI25k进行了转染及毒性的系统比较.结果表明,2种形状的粒子在同等条件下的转染效率超过了Lipo2000及PEI25k,且棒状粒子的转染效率更高.同时,在可用于转染的范围内,2种粒子表现出与PEI10k相当的较低细胞毒性.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 , H2O2响应 , 形状效应 , 基因传递

金纳米粒子的细胞毒性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6.09.160075

金纳米粒子(AuNPs)是构建用于诊断和治疗的纳米药物/探针的理想纳米材料之一,因此研究AuNPs与细胞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分析了金纳米簇(AuNCs)、球形金纳米粒子A(AuNPss)、金纳米球壳(AuNSs)和金纳米棒(AuNRs)等不同形貌的Au NPs对不同细胞模型的细胞毒性;讨论了AuNPs的理化性质(大小、形状、化学功能和表面电荷)对其细胞毒性的影响。总结了AuNP细胞毒性研究遇到的挑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法。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 , 哺乳动物细胞 , 细胞毒性 , 生物效应

肝素化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对人抗凝血酶Ⅲ的检测

吴海韬 , 徐小涵 , 王月月 , 孙梦宇 , 谢山山 , 黄文飞 , 陈荆晓 , 陈敬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14136/j.cnki.issn 1673-2812.2015.06.018

本研究利用肝素和抗凝血酶Ⅲ(AT-Ⅲ)可特异性结合的性质,将肝素固定在金纳米粒子表面,用于抗凝血酶Ⅲ的检测.制备了四种具有不同大小的肝素化金纳米粒子(Hep-AuNPs),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结果表明其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在修饰前后无明显变化,分别为15nm、42nm、66nm和大于100nm.热失重分析结果表明四种Hep-AuNPs表面肝素结合量分别为24.95%、23.90%、22.64%和19.32%.通过对比不同Hep-AuNPs对AT-Ⅲ的测试结果,发现在1~26μmol/L浓度范围内,平均粒径为15nm的Hep-AuNPs在531nm处的吸光值变化与AT-Ⅲ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6,检出限(3σ)为0.003μmol/L,检测重复性好,有望用于临床AT-Ⅲ检测.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 , 肝素 , 抗凝血酶Ⅲ , 检测

金纳米颗粒修饰钛电极的制备及其对葡萄糖氧化的电催化活性

于文强 , 易清风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9.07.002

利用恒电流电沉积法,制备出金纳米颗粒修饰钛电极(Au/Ti).利用循环伏安、电位阶跃等电化学技术,研究了碱性溶液中Au/Ti电极对葡萄糖氧化的电催化活性.与多晶金电极相比,葡萄糖在Au/Ti电极上氧化的起始电位更低、电流密度明显增加.实验表明,Au/Ti电极对葡萄糖氧化具有很高的电催化活性.对葡萄糖在Au/Ti电极上的双电位阶跃分析表明,葡萄糖在0.1 ml/L NaOH溶液中的电化学氧化反应速率常数为5.79×104cm3/(mol.s).

关键词: 金纳米颗粒 , 钛电极 , 葡萄糖氧化 , 电催化氧化

基于纳米金膜的双酚A分子印迹传感器研究

赵广超 , 石勇 , 肇启东 , 李新勇 , 李春艳 , 薛方红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4.01.022

通过电化学和分子印迹技术,在金基底表面成功制备出基于三维纳米金膜修饰的双酚 A(BPA)分子印迹传感器电极.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表征和电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电化学沉积法可以使纳米金规则成粒,并均匀成膜;纳米金膜使电极表面具备三维结构;纳米金颗粒(AuNPs)可以在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中形成内镶嵌结构,使电极表面电导率显著增高.在对 BPA 的检测中,MIPs-AuNPs-Au 电极的响应信号强度约是 MIPs-Au 电极的2.6倍,检测限为1.47×10-8 mol/L.而且,MIPs-AuNPs-Au 电极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与稳定性.

关键词: 分子印迹传感器 , 电化学沉积 , 纳米金 , 自组装 , 双酚 A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