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大鹏
,
李家政
,
潘明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为了提高聚乙烯薄膜的透气性能,采用挤出吹塑的方法制备了硅橡胶(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含量为1%~5%的聚乙烯(PE)/硅橡胶共混薄膜,用扫描电镜研究了硅橡胶在聚乙烯中的分布,测试了共混膜的透气性能。结果表明,由于吹膜过程中的拉伸作用,硅橡胶颗粒呈细长型分布于聚乙烯基体中,硅橡胶的加入并不能明显改善聚乙烯的透气性能。采用复合膜透气性的模拟电路模型对聚乙烯/硅橡胶共混膜的透气现象进行解释,并据此提出了如下推断:只有在结构上使硅橡胶能够贯穿聚乙烯基体膜,才能提高聚乙烯/硅橡胶共混膜透气性。
关键词:
聚乙烯/硅橡胶(PE/PDMS)共混
,
共混膜
,
透气性能
,
模拟电路模型
程诚
,
王挺
,
王健
,
吴礼光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22.014
在以两亲性三嵌段大分子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PEO-PPO-PEO,F127)为表面活性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油相介质、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氨水为水解催化剂的反相微乳液中合成纳米 SiO 2粒子,进而采用微乳液原位聚合法制备 SiO 2/PMMA 有机-无机杂化膜.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透射电镜分析反相微乳液中纳米 SiO 2粒子的形成与形貌.通过聚合过程中体系粘度的变化探讨纳米SiO 2粒子对成膜过程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表征了SiO 2/PMMA 杂化膜的结构,结合气体渗透实验考察杂化膜的 CO 2/N2分离性能.结果表明,在反相微乳液体系中增加 TEOS 的投加量,有利于更多纳米 SiO 2粒子的形成,但对原位聚合成膜过程的抑制作用增强.由于两亲性大分子 F127的保护作用,原位聚合成膜后纳米 SiO 2粒子较均匀地分散在杂化膜中.杂化膜的CO 2、N2渗透性及 CO 2/N2渗透选择性表现出随TEOS 投加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 TEOS投加量为4.0 mL 时,制备的 SiO 2/PMMA 杂化膜的CO 2渗透系数为1.64×105 Barrer,CO 2/N2渗透选择性可达27.31.
关键词:
反相微乳液
,
纳米SiO2粒子
,
原位聚合
,
杂化膜
,
气体分离
赵丽
,
陈雨霏
,
王挺
,
吴礼光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40721.005
采用Hummers法制备了3种不同氧化程度的氧化石墨烯(GO),通过聚氨酯(PU)单体(4,4’-二异氰酸苯酯(MDI)和1,4-丁二醇(BDO))与GO的原位聚合构建了GO/PU杂化膜.利用XRD、Raman、FTIR和TEM等表征了GO的结构;探讨了GO填充量对GO/PU杂化膜的形貌和CO2、N2渗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氧化程度的GO均呈完全剥离状态,为半透明片状结构;随着氧化程度的增加,拉曼D峰与G峰的相对强度比分别为0.947、1.103和1.245;GO的氧化程度对GO在溶剂和杂化膜中的分散性有较大影响,氧化程度越高,分散性越好.GO/PU杂化膜的CO2、N2渗透系数及CO2/N2渗透选择因子均随GO填充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中等氧化程度的GO(M-GO)与(MDI+ BDO)的质量比为1.0%时,M-GO/PU杂化膜的CO2渗透系数为63.6×10-13 cm3 (STP)/(cm· Pa·s),其中STP表示标准温度及压力,CO2/N2渗透选择因子可达48.5;填充适量的GO能显著提高GO/PU杂化膜的CO2渗透性及CO2/N2渗透选择性.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
聚氨酯
,
原位聚合
,
杂化膜
,
气体渗透性
伏伍
,
段博译
,
陈清勤
,
张国朋
,
左彩霞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6.09.004
利用电镀的方法改变金属纤维烧结毡的性能,在金属纤维烧结毡表面覆盖一层Ni-P合金,并对镀液、镀层及镀后纤维毡过滤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Ni-P合金电镀工艺镀液极化良好,性能稳定,电镀光亮范围宽,可以获得外观光泽明亮,表面平整、光滑,没有缺陷的镀层,改善了纤维毡的表面质量.金属纤维烧结毡的透气性随着电镀时间的加长而降低,泡点压力和纤维毡的过滤精度随着电镀时间的加长而升高.
关键词:
金属纤维毡
,
电镀Ni-P合金
,
电流密度
,
透气性
,
过滤精度
宋树鑫
,
梁敏
,
王羽
,
刘林林
,
张玉琴
,
齐小晶
,
董同力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16865/j.cnki.1000-7555.2016.11.026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PECVD)在聚乳酸(PLLA)薄膜表面沉积SiOx层,以改善PLLA薄膜对气体的透过性和选择性.通过红外光谱仪和压差法透气仪分别对沉积效果和薄膜透气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PLLA/SiOx复合膜相比纯PLLA膜,其对气体的透过性有所下降,而选择性有所提高.在25℃时,40 μm的PLLA/SiOx膜对O2、CO2、N2和水蒸气的透过性分别降低了58.9%,48.6%,67.8%和52.3%,透气比α(CO2/O2)、α(O2/N2)和α(CO2/N2)则分别平均提高了20.0%,21.8%和37.5%;25℃时,60 μm的PLLA/SiOx膜对O2、CO2、N2和水蒸气的透过性分别降低了23.8%,14.5%,46.7%和49.5%,透气比α(CO2/O2)、α(O2/N2)和α(CO2/N2)则分别提高了10.7%,30.7%和38.2%.
关键词:
聚乳酸
,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
,
SiOx层
,
气体透过性
,
气体选择性
孙丛涛
,
康莉萍
,
赵霞
,
李伟华
硅酸盐通报
在未考虑涂层老化的条件下,通过透气性、透水性及氯离子渗透性试验研究了渗透型硅烷、复合型涂层(环氧底漆+环氧腻子+改性环氧中间漆+聚氨酯面漆)、成膜型环氧涂层和成膜型聚脲对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改善作用,分析了水胶比和粉煤灰的掺入对涂层及无涂层混凝土中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型和成膜型涂层混凝土的透气性指数基本为零,硅烷基本不影响低水胶比混凝土的透气性能,而对高水胶比混凝土的透气性有一定抑制作用;复合型和成膜型涂层的抗水渗透性能明显优于渗透型涂层,且以聚脲防水性能最为优越;涂层可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其中聚脲的改善效果最好,其次分别为复合型涂层、成膜型环氧涂层、硅烷;水胶比和粉煤灰的掺入对渗透型涂层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较为明显,而对其他涂层混凝土的影响甚微.
关键词:
混凝土涂层
,
透气性
,
透水性
,
氯离子渗透性
曹一伟
,
游杰刚
,
张国栋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608005
以高纯镁砂为骨料,通过原位合成、直接添加、复合添加锆酸钙三种方法制备了不同锆酸钙含量的镁质弥散型透气耐火材料,研究了锆酸钙添加量和添加方式对该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直接添加方式下锆酸钙加入量的增加,试样的透气度、显气孔率和体积密度增大,线收缩率和强度减小,抗热震性能则先增后降,当锆酸钙质量分数达到9%时最高;在三种添加方式下,以原位合成方式添加锆酸钙试样的透气度、显气孔率、体积密度、线收缩率均最大,强度最低,而复合添加方式下试样的烧结性好,强度和抗热震性能最高。
关键词:
锆酸钙
,
镁质透气耐火材料
,
透气度
,
抗热震性
游杰刚
,
谢志鹏
,
曹一伟
,
张国栋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6.02.003
为了改善镁质弥散型透气材料的性能,以高纯镁砂颗粒(0.2~1 mm)、预合成锆酸钙粉(≤0.074 mm)、分析纯碳酸钙粉(≤0.044 mm)、分析纯单斜氧化锆粉(≤0.005 mm)为原料,设计了最终烧成后均含有87%(w)的高纯镁砂和13%(w)的锆酸钙,但锆酸钙引入形式不同(预合成锆酸钙、利用碳酸钙和氧化锆原位反应生成的锆酸钙、预合成锆酸钙+原位生成的锆酸钙)的3种 MgO-CaZrO3质试样,经配方计算、配料、成型、110℃干燥和1650℃烧成后,检测这3种试样的显气孔率、体积密度、透气度、常温强度、高温强度和抗热震性,并分析其显微结构。结果表明:1)随着原位锆酸钙设计生成量的增加,试样的烧后线收缩率、显气孔率和透气度均增大,常温耐压强度、常温抗折强度、高温抗折强度和抗热震性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锆酸钙的分布也更加均匀;2)综合考虑材料的透气度、常温强度、高温强度和抗热震性,复合引入原位锆酸钙和预合成锆酸钙的试样最佳。
关键词:
锆酸钙
,
MgO-CaZrO3 质材料
,
弥散型透气材料
,
透气度
,
抗热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