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辉文
,
周家林
,
赖春明
,
陈华强
,
朱兆顺
钢铁研究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50190
通过合理的化学成分以及冶炼、连铸和轧制工艺的设计与控制,开发了一种硫系易切削钢C1118,并进行了工艺实践,成功生产了(φ)28mm的圆钢.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和Leica图像仪对其组织、夹杂物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该工艺下生产的易切削圆钢疏松等级良好,基体组织为铁素体和少量的珠光体,MnS以长条状或纺锤状存在,可以细化铁素体组织并改善钢的切削性能.开发的易切削钢C1118的力学性能满足供货要求,切削性能优异,磨损速度明显低于45号钢,相对于45号钢的加工性Kr为1.62.
关键词:
易切削钢
,
组织
,
性能
,
夹杂物
,
MnS
,
加工性能
贺莹莹
,
周铖
,
李鸿友
,
麻晗
钢铁研究学报
易切削钢中硫化物的尺寸和化学组成对切削性能和热脆性有很大影响.详细研究了高温下硫化物尺寸和化学组成的演变行为,结果表明,1100~1250℃加热后硫化物发生了粗化长大,平均尺寸从初始的5.5μm增大至8~10μm,在1 300℃时保温2h后硫化物发生了固溶,尺寸减小为2.6μm;高温处理后硫化物中固溶铁的质量分数从15.9%降低至5%,加热后的硫化物熔点从初始的825℃提高至890℃.合适的高温处理能够增大硫化物的尺寸,同时改善硫化物的化学组成,提高熔点.
关键词:
易切削钢
,
硫化物
,
粗化长大
,
固溶
林腾昌
,
朱荣
,
王成杰
,
李明钢
钢铁
利用Q500图像分析仪和JSM6480LV型扫描电镜研究了微量元素Bi对S-Bi易切削钢中的MnS长宽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Bi在易切削钢中以3种形态存在:单独存在于钢基体中、被硫化物包裹和介于钢基体与硫化物之间.S-Bi易切削钢铸锭中w(TO)分别为0.032%,0.022%和0.024%,Bi质量分数分别为0.0002%、0.001 0%和0.0020%时,MnS的长宽比均在1.0~1.6,低于硫系易切削钢的1.2~3.2(w(TO)为0.030%).在锻造比为2.25时,钢中MnS的长宽比增长率低于1.0,且MnS夹杂物的变形率随Bi含量增加而降低.钢中Bi金属在钢锭锻造过程中可起到抑制硫化物变形的作用.
关键词:
易切削钢
,
铋
,
MnS
,
长宽比
董富军
,
赵和明
,
刘小林
,
杨才福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701015
为了满足模架钢加工与使用性能的需求,采用加入易切削元素硫,并适当添加锰、钙的成分设计思路,在优化冶炼、连铸、轧制工艺的基础上成功开发出了板坯连铸硫系 Y55钢板,并分析了它的硬度、组织、夹杂物与加工性能。结果表明:Y55钢板的硬度范围在180~200 HB 之间,其显微组织为珠光体和网状铁素体,夹杂物是以硫化锰为主的复合夹杂物;与S50C钢板相比,Y55钢板的加工性能大幅提高。
关键词:
易切削钢
,
连铸板坯
,
加工性能
,
模架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