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快
腐蚀学报(英文)
采用电化学着色法对不锈钢着黑色进行了研究,讨论了钝化处理、着色液组成等因素对着色的影响,测定了着色膜的耐磨性和耐蚀性,并根据着色膜的组成、微观结构分析了成膜机理.结果表明:钝化和封闭处理能明显提高着色膜的耐磨性和抗色变性;电化学分析表明在1 mol/L H2SO4溶液、3.5% NaCl溶液和10% NaOH溶液中,着色膜腐蚀电位比不锈钢基体分别正移1130、565和790 mV,且腐蚀电流密度都比相应介质中的小;扫描电镜和能谱结果显示膜层为封闭块状结构,着色膜主要成分是Fe、Cr、Mn等元素,封闭处理能明显减少其裂纹数目.该成膜反应机理为:1)不锈钢基体的溶解形成大量的Me2+;2)金属/溶液界面上的Me2+与Cr3+水解形成合金氧化膜沉积在基体表面上;3)电化学致密过程中4H2MoO4+2SO2-4+4H+ 2(MoO)2SO4+6H2O+6[O]和Me+[O]=MeO反应是着色膜致密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不锈钢
,
electrochemical method
,
black coloring
,
corrosion resistance
,
formation mechanism
喻家庆
,
王家生
,
赵航炜
,
于宝海
,
王盛宇
材料研究学报
本文研究了在BaO-TiO_2-SnO_2固相反应系统中掺杂Al_2O_3对Ba_2Ti_9O_(20)相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即使掺杂少量的Al_2O_3,在反应过程中Ba_2Ti_9O_(20)相也变得更容易形成。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Ba_2Ti_9O_(20)晶体结晶时,由于具有层状结构特征,往往会出现结构层间应力;这种应力会严重制约Ba_2Ti_9O_(20)晶体的形核和长大。掺杂少量Al_2O_3后,能形成与Ba_2Ti_9O_(20)晶体共生的BaAl_2Ti_6O_(16)晶体;这种共生机制抑制了应力的发展。Al_2O_3改善了Ba_2Ti_9O_(20)结晶的动力学条件,促进了Ba_2Ti_9O_(20)相的形成。
关键词:
功能陶瓷
,
Ba_2Ti_9O_(20)
,
formation mechanism
YAN Wen X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Xi′an
,
China
金属学报(英文版)
The symmetrical superlattice intrinsic stacking faults(SISFs)formed on {111} planes are the predominant crystal defects in polycrystalline Ni_3AI after slight deformation at room temper- ature.The formation of this kind of SISF is resulted from the dipoles which are distributed on the neighboring {111} planes after reorientation,dissociation and annihilation under applied stress.
关键词:
deformed Ni_3Al
,
null
,
null
储耀卿
,
陈之战
,
李耀刚
,
钱永彪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Bridgman法生长了二氧化碲(TeO2)晶体,运用光学显微镜、电子衍射光谱、化学腐蚀等方法分析了该方法生长TeO2晶体内部的缺陷.初步讨论了散射点、微裂纹、气泡和黑点、条纹以及腐蚀坑等微缺陷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晶体内部的散射点来自于原料中杂质,条纹主要是由于晶体内应力引起,晶体内的气泡和黑点和晶体生长的温度密切相关,并就如何减少这些微缺陷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TeO2晶体
,
晶体缺陷
,
Bridgman法
,
晶体生长
,
形成机理
王茂州
,
曾体贤
,
胡永琴
,
彭丽萍
,
王雪敏
,
吴卫东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石墨辅助化学气相传输法生长了ZnO单晶体.利用XRD、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对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研究,发现其表面由大量六边形台阶堆垛而成,单个晶粒呈六方伞状结构并始终显露(001)面.同一平面内台阶的大小、陡峭程度存在差异,台阶之间为平行走向.通过形成机制分析,获得生长体系的过饱和度σv约为7%,发现生长表面的腐蚀形貌为六边形平底蚀坑,确定在化学气相法中ZnO单晶呈台阶生长的主要条件是螺旋位错.
关键词:
氧化锌单晶
,
化学气相法
,
表面形貌
,
生长机制
张传臣
,
张田仓
,
季亚娟
,
黄继华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5.11.007
分析了异质钛合金线性摩擦焊接头焊合线近域组织结构,结合飞边形貌及组织特点,探讨了线性摩擦焊接头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在线性摩擦焊接过程中摩擦界面温度超过钛合金基体材料相变点,焊后摩擦界面两侧均有高温塑性层残留并发生再结晶,焊缝区为完全再结晶组织,TC11侧焊缝区为细小针状组织,TC17侧焊缝区为亚稳态β组织.异质钛合金线性摩擦接头形成机理研究表明,在线性摩擦焊接过程中以及焊后摩擦界面始终存在,界面两侧的高温黏塑性金属没有发生机械混合,界面两侧原子发生了扩散迁移现象,在接头结合界面处形成扩散过渡区.摩擦焊通过扩散与再结晶的共同作用形成焊接接头.
关键词:
线性摩擦焊
,
界面
,
形成机理
,
扩散
翁文凭
,
邓康
,
任忠鸣
,
迟之东
,
陈琦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金相检测与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分析了镁合金铸轧板坯表面点状偏析的微观组织与微区成分,结果表明:表面点状偏析由富含Al、Zn溶质元素的金属间化合物组成,而Mn元素在偏析区域内含量与基体相同;偏析区域内组织主要为细小等轴晶粒.采用快速停车的方式获取镁合金铸轧板坯急停试样,分析镁合金铸轧板坯表面点状偏析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溶质Al、Zn和Mn元素在偏析区域内分布特征.
关键词:
镁合金
,
双辊铸轧
,
表面点状偏析
,
形成机制
杨贵荣
,
赵虎
,
宋文明
,
马颖
材料热处理学报
运用真空熔覆技术在ZG45表面制备出与常规熔覆组织相比具有异常组织特征的Ni/A12O3复合材料层.研究了制备工艺对熔覆层微观组织以及组织形成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1050℃×1 h工艺下能够制备出熔覆层表面光滑致密且与母材具有冶金结合的试样,熔覆层整体及界面组织致密、无夹杂,扩散层为白亮高镍合金,过渡层为Fe的细晶层.Al2O3颗粒均匀弥散分布在金属Ni基中,Al2O3颗粒与镍基合金的界面熔合效果良好,表面Ni基复合材料中的镍基合金在凝固过程中其晶粒的生长方向与热流方向呈一定角度分布.异常结构的形成是定向凝固过程中一种定向共晶的体现,表面复合熔覆层的表层硬度值最高,可达800 HV,其显微硬度自熔覆层表面开始至基体处呈现梯度分布.
关键词:
表面复合材料
,
Ni/Al2O3熔覆层
,
真空熔覆
,
异构组织
,
形成机制
国栋
,
肖福仁
,
李强
,
李建辉
,
马静
,
毛磊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利用化学转化法对铸态Zr-Al合金进行表面处理.在经过除油、酸洗、化学转化等一系列处理工序后,在Zr-Al合金表面生成锌系化学转化膜.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合金基体及化学转化膜的化学组成及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Zr-Al合金由α相(α-Zr)和β相(Zr2Al)组成,其中基体为α相,β相沿晶界非连续分布;经锌系化学转化处理,合金表面形成以Zn3(PO4)2·H2O和ZnZr(PO4)2·2H2O为主要成分的锌系化学转化膜,该膜结晶团簇较细小,化学转化膜表面颗粒分布均匀,由细小的片状晶体颗粒密排堆积而成,无明显孔隙缺陷,膜层与基体结合良好.探讨了Zr-Al合金上锌系化学转化膜的形成机理.
关键词:
Zr-Al合金
,
化学转化处理
,
形成机理
,
附着力
梁成浩
,
杨长江
,
黄乃宝
,
金光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利用化学方法在银币表面制备了十八烷基硫醇组装膜(C18SH SAMs),并通过电化学技术研究了其在0.5 mol/LNaCl+0.01 mol/L Na2S溶液中的抗变色性能.结果表明:银表面形成SAMs后腐蚀电位正移30 mV;阴极氧去极化和阳极银的硫化过程均受到抑制,对阴极极化过程的阻滞作用较阳极极化过程明显;银表面成膜后,容抗弧、电荷传递系数Rt增大,双电层电容Cd降低.有效提高银币的抗变色性能.银表面C18SH SAMs的形成过程符合两阶段模型.膜初始吸附阶段(Ⅰ)为2级Langmuir吸附,重整结晶阶段(Ⅱ)为l级Langmuir吸附,动力学公式分别为,Ⅰ阶段:θ(t)=1.706ct/1+1.706ct,Ⅱ阶段:θ(t)=1-e-0.547ct.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为ln(k)=-5826/T+26.5,自组装过程表观活化能E=48.4 kJ/mol,化学吸附为控制步骤.
关键词:
银币
,
抗变色
,
自组装膜
,
成膜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