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峙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6.24.022
氟磷灰石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对其制备方法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分别以Ca(NO3)2·4H2O、(NH4)2HPO4、NH4F为Ca源、P源、F源,采用沉淀法制备氟磷灰石纳米粉体。借助 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透射电镜(TEM)对反应产物进行表征,研究反应物浓度、热处理温度、合成环境的 pH 值对氟磷灰石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制备环境条件的变化,氟磷灰石产物的尺寸和长径比差异较大,长度为30~200 nm,直径为10~50 nm,长径比为3~10,并依据晶体生长理论探索了不同制备条件对氟磷灰石形貌的影响机理。
关键词:
氟磷灰石
,
沉淀法
,
形貌
,
机理
赵英娜
,
侯锁霞
,
亢静锐
,
赵全有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烧结法,选用Na2O-B2O3-SiO2为基础玻璃(NBS),按照氟磷灰石组成配比添加CaO,P2O5,CaF2三种组分,制备Na2O-B2O3-SiO2-CaO-P2O5-CaF2生物微晶玻璃.利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及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对微晶玻璃物相、微观结构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并采用模拟体液对样品的生物活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样品的晶化程度逐步提高,当热处理温度在750℃时,可以获得主晶相为氟磷灰石,晶粒尺寸在100 nm左右、其晶化率≥80%的微晶玻璃样品,通过模拟体液浸泡实验证明了样品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关键词:
氟磷灰石
,
微晶玻璃
,
Na2O-B2O3-SiO2
,
生物活性
岳雪涛
,
孙康宁
,
冯立明
,
田清波
,
张丰庆
人工晶体学报
以明胶形成的凝胶为媒介物,通过为含有PO43-、F-的明胶凝胶提供钙源,调节氟羟基磷灰石生成的环境pH值,生成条带状氟羟基磷灰石晶体,并利用XRD、EDX、SEM及FT-IR对生成的粉体进行分析测试.研究表明,在pH值为7.0~5.0环境下生成的氟羟基磷灰石具有相同的微观形貌,均为条带状晶体.能谱分析结果表明生成的为Ca/P比小于其化学计量比的缺钙羟基磷灰石,其XRD图谱与FAP一致性较好,在pH值较低时有杂质导致的弱峰产生.
关键词:
氟羟基磷灰石
,
明胶凝胶
,
条带状晶体
亢静锐
,
赵亚彬
,
侯锁霞
,
赵英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14136/j.cnki.issn1673-2812.2016.01.032
以氟磷灰石为主晶相的微晶玻璃材料是一种优良的人工骨替代材料,其力学性能优异,有着较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3.57Na2O-16.12B2O3-26.64SiO2-30CaO-20P2O5-3.66CaF2 (wt%)为基础玻璃,通过烧结法制备生物微晶玻璃,利用XRD、SEM等测试手段对不同热处理温度样品进行了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温度为775℃时,能够得到直径为20~40nm、主晶相为氟磷灰石的生物微晶玻璃,其收缩率为4.90%,显气孔率为1.56%,体积密度达231.6kg/m3.
关键词:
微晶玻璃
,
氟磷灰石
,
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