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鸣图
,
黄承江
,
王中丙
,
李志刚
,
李殿中
材料导报
对高成型性细晶粒510MPa级的热轧汽车板进行了开发和应用研究,文中通过轧制以及有限元分析和热模拟试验,提出表面产生混晶和拉长变形晶粒的原因和避免措施.以及CSP线生产这类高强度高成形板材的工艺.结果表明:采用深过冷轧制可以有效避免表面的混晶和微裂纹,改善冷弯成形性,以此思想作指导设计的合金成分和制定的CSP线轧制工艺,所生产510MPa的汽车热轧板,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延性匹配,可以冲压成形状复杂的发动机横梁.
关键词:
细晶粒
,
热轧汽车板
,
混晶和变形拉长晶粒
,
奥氏体深过冷
,
CSP线
孔小东
,
丁振斌
,
朱梅五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在铝合金牺牲阳极中添加Mg、Ti、Nb等合金元素,研究它们的含量与存在形式对牺牲阳极性能的影响,分析第二相、晶粒细化等的作用和影响.结果表明:在所讨论的含Mg铝合金牺牲阳极中,会形成一定类型的第二相,进而影响牺牲阳极的电化学性能;理想的Mg含量为2%;加入微量Ti、Nb可以有效细化晶粒,对提高牺牲阳极的电流效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而且单独加入Ti要比同时加Ti、Nb的效果好.
关键词:
牺牲阳极
,
铝合金
,
第二相
,
电流效率
,
晶粒细化
张亚军
,
龚志江
,
汪凯
,
邵杰
,
朱军
材料开发与应用
本文通过对锻造、轧制及热处理工艺的研究,测试了材料的力学性能、晶粒度及金相组织,确定最佳工艺为轴向镦粗径向拔长+三向循环镦粗拔长的锻造工艺,换向轧制的开坯轧制工艺,950℃× 90 min的热处理工艺,该工艺制备的材料符合性能要求.
关键词:
细晶
,
深冲钽带
,
锻造
,
换向轧制
,
热处理
孔小东
,
丁振斌
,
朱梅五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在铝合金牺牲阳极中添加Mg、Ti、Nb等合金元素,研究它们的含量与存在形式对牺牲阳极性能的影响,分析第二相、晶粒细化等的作用和影响.结果表明:在所讨论的含Mg铝合金牺牲阳极中,会形成一定类型的第二相,进而影响牺牲阳极的电化学性能;理想的Mg含量为2%;加入微量Ti、Nb可以有效细化晶粒,对提高牺牲阳极的电流效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而且单独加入Ti要比同时加Ti、Nb的效果好.
关键词:
牺牲阳极
,
铝合金
,
第二相
,
电流效率
,
晶粒细化
材料导报
对高成型性细晶粒510MPa级的热轧汽车板进行了开发和应用研究,文中通过轧制以及有限元分析和热模拟试验,提出表面产生混晶和拉长变形晶粒的原因和避免措施.以及CSP线生产这类高强度高成形板材的工艺.结果表明:采用深过冷轧制可以有效避免表面的混晶和微裂纹,改善冷弯成形性,以此思想作指导设计的合金成分和制定的CSP线轧制工艺,所生产510MPa的汽车热轧板,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延性匹配,可以冲压成形状复杂的发动机横梁.
关键词:
细晶粒
,
热轧汽车板
,
混晶和变形拉长晶粒
,
奥氏体深过冷
,
CSP线
杨佳林
,
姜名贞
,
崔子龙
,
王社斌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5.06.026
用真空感应炉制备不同微量Ce的65Mn钢样;用成分、OM、SEM、EDS、XRD和力学性能等试验数据,研究微量Ce对钢材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微量Ce的增加,钢液洁净度提高;钢中长条状MnS变为2 μm以下的椭球形或类球形MnS+Ce3S4夹杂物,11μm的氧化类夹杂物由不规则状变为2μm以下的类球形氧化物+Ce2O2S+Ce2O3夹杂物;晶粒尺寸(珠光体)由21.65μm减小到13.74.μm,珠光体片间距由264nm减小至116.77nm;钢材力学性能亦随Ce的增加而成正比的提高.当Ce含量为0.004 6%时,钢材的Rp0.2、Rm、A和βk值分别达到714.38MPa、864.70 MPa、22.75%和37 J.
关键词:
65Mn钢
,
微量Ce
,
夹杂物变性
,
非均质形核
,
细晶化
郑娜娜
,
董素荣
,
张明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为探索难熔金属和铜粉致密化工艺,提出了细晶粒W-Cu合金喷雾热分解制粉—球磨湿混—液相烧结的制备方法。通过反复试验获得致密度高、晶粒纳米化的细晶粒W-Cu合金复合材料。采用此材料烧结成的样品毛坯,经两步锻造工艺制得EFP药型罩试样,密度可达到理论值的99.8%,抗拉强度可达320 MPa,综合性能优越,具有一定的成形性,有利于提高W-Cu合金药型罩的侵彻威力。
关键词:
细晶粒
,
喷雾热分解
,
球磨湿混
,
液相烧结
万成
,
李继文
,
王展
,
马窦琴
,
魏世忠
,
张国赏
,
徐流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doi:10.19476/j.ysxb.1004.0609.2017.03.008
由水热?共还原法制备出的原位共生W-25Cu复合粉末,经冷等静压、真空热压联合包套挤压工艺获得相对密度大于98%,导电率为42.7%IACS,硬度为246HB的高致密细晶W-25Cu电触头材料.材料显微组织中W相和Cu相分布均匀,颗粒细小(1~3μm).在JF04C型电接触试验机上进行电接触实验,研究其在直流、阻性负载条件下的电接触性能.结果表明:提高钨铜合金致密度、细化晶粒可以减小并稳定接触电阻;燃弧时间和燃弧能量均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分断过程燃弧能量和燃弧时间均小于闭合过程燃弧时间和能量.W-25Cu电触头材料经电侵蚀后,材料表面主要由Cu、W和WO3三相组成.电接触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转移以熔桥转移、电弧转移和喷溅蒸发等形式为主;随着电压的增大,发生材料转移方向的转变,即由阴极转移变为阳极转移.
关键词:
高致密
,
细晶
,
接触电阻
,
电弧侵蚀
,
材料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