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辉
,
姜洪源
,
刘文剑
,
夏宇宏
功能材料
以某飞行器控制部件抗冲击金属橡胶隔振器的具体需求为背景,设计了一种新型金属橡胶抗冲击阻尼器.通过对金属橡胶阻尼器抗冲击系统分析,对该抗冲击系统进行了建模与实验研究,设计了冲击实验方案,并给出了实验结果及其频谱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金属橡胶阻尼器能够有效地对冲击栽荷进行隔离,为实际应用阻尼器改善飞行器抗冲击能力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金属橡胶
,
冲击
,
阻尼器
,
实验研究
邢双喜
,
房爱兵
,
崔玉峰
,
段冬霞
,
王昆
,
聂超群
工程热物理学报
稀态预混燃烧技术已被用于工业燃气轮机,其NOx排放可低于50 mg/m3,然而容易发生热声振荡问题.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燃料供给方式和值班比对燃烧室动态和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影响.模拟表明:三种燃料供给方式使燃烧室内呈现出三种典型的燃料分布形式.实验表明:当值班比由0%增加到15%时,NOx排放近似线性增加,而热声振荡的声压级会先升高而后降低.结果表明预混段内的燃料分布对污染物和热声振荡产生具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
燃气轮机
,
稀态预混
,
热声振荡
,
数值模拟
,
实验研究
吕晶
,
周天华
,
杜强
,
吴函恒
,
白文琦
硅酸盐通报
为了研究橡胶颗粒等体积替换轻集料混凝土中河砂对轻集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对20组共60个试件在替换率为10%、20%和30%时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测得不同替代率的轻集料混凝土的表观密度、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弹性模量、轴心抗压强度以及棱柱体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轻集料混凝土的表观密度、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弹性模量和轴心抗压强度随着橡胶颗粒替代率的提高而降低,棱柱体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的峰值应变随着橡胶颗粒替代率的提高不断增大,峰值应变后曲线随着替代率的提高越发趋于平缓,抗压破坏模式由脆性破坏转变成延性破坏.
关键词:
橡胶颗粒
,
轻集料混凝土
,
力学性能
,
试验研究
姚莉娜
,
吴颖晖
,
王少华
,
童杭伟
,
周啸宇
绝缘材料
以挂网运行线路110 kV、220 kV复合绝缘子为研究对象,对其电气、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检测,在此基础上对复合绝缘子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评估.结果表明:运行多年的复合绝缘子的电气性能和力学性能仍满足线路运行要求,其老化特征与运行时间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试验结果可为复合绝缘子的运行和维护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
运行特性
,
试验研究
,
状态评估
朱元林
,
刘礼华
,
张继文
,
蒋婷慧
玻璃钢/复合材料
为了分析对比不同锚固填料的锚固效果,需要寻求一种更好的粘结介质以提高CFRP筋粘结式锚具的锚固性能.本文主要针对环氧树脂型锚固填料,采用四种不同环氧型锚固填料,对不同长度和锥段倾角的锚具进行灌锚,并进行了静载拉伸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①采用Lica型建筑粘结胶对CFRP筋进行锚固,锚固长度至少需要达到50倍筋材直径;②Wirelock在固化过程中发生了收缩,不可用于直筒型锚具,当锚具内壁有了3°锥角后,Wirelock可以锚固住碳纤维复合材料筋;③冷铸填料高温固化过程中容易导致筋材的强度下降至原有强度的78.87%左右;④环氧树脂砂浆用于锚固碳纤维复合材料筋材,锚固长度需要达到40倍筋材直径;⑤相同条件下,四种锚固胶在锚具内部的变形程度为Lica型建筑粘结胶最大,环氧树脂砂浆次之,然后是冷铸填料,Wirelock钢丝绳胶水的变形程度最小.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筋
,
环氧树脂
,
锚固填料
,
锚固性能
,
试验研究
黄河源
,
赵美英
,
万小朋
,
周银华
,
姚辽军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60523.011
针对复合材料沉头螺栓连接结构的强度与损伤问题,开展了两种厚度复合材料层合板凸头与沉头螺栓连接结构挤压强度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增加层合板厚度会引起连接结构挤压强度下降,但沉头连接结构下降比例小于凸头连接结构.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复合材料中厚板沉头连接结构的强度及损伤失效进行分析.提出一种非线性面内连续损伤与三维混合失效模型,模型考虑了复合材料基体剪切非线性特征并改进了纤维损伤失效判据,有效解决了数值模拟中沉头复合材料连接结构难于收敛的问题.对比分析表明:沉头连接结构的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极限强度最大计算误差8.62%.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连续损伤
,
沉头螺栓连接
,
试验研究
,
有限元
,
非线性
陈世彬
,
杨胜强
,
李文辉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6.05.035
目的:目前对内孔的珩磨加工,一种珩磨头只能加工一种口径的内孔,加工尺寸单一,适应性差。为了提高珩磨头的通用性,适应小批量、多规格珩磨加工,介绍一种尺寸可调的珩磨头。方法对珩磨头尺寸调节原理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珩磨时工件所受的珩磨力以及珩磨头的运动情况。用SolidWorks建立了装置的三维模型,并加工出了适应孔径为95~125 mm的珩磨头实物样机。通过对内径为φ98 mm和φ106 mm的不锈钢钢管进行加工实验,加工6 min后,获取了表面粗糙度Ra变化曲线和加工后的表面形貌。结果加工后φ98 mm管的表面粗糙度Ra值由2.174μm降低到0.869μm,φ106 mm管的表面粗糙度由1.582μm降低到0.758μm。加工后的工件表面变得光滑、明亮,表面形貌得到明显改善。结论珩磨头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在普通机床上即可使用,通过实验验证了装置的可行性。
关键词:
光整加工
,
珩磨头
,
可调
,
珩磨力
,
运动分析
,
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