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AZ91D镁合金微弧氧化过程中的火花放电现象研究

王燕华 , 王佳 , 张际标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火花放电是微弧氧化处理过程中的一种代表性现象.在电火花的影响下,镁合金氧化 试样的表面形貌、元素分布以及表面电位分布等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研究发现,火花放电 能够在氧化膜中留下大量的放电微孔,并且加速电极表面的氧化以及溶液中粒子在电极表面 的沉积.火花放电具有明显的成膜作用,使膜层内部更加致密,放电区域的表面电位正移. 另外,氧气的存在,对于电火花的尺寸和放电的剧烈程度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火花 , micro-arc oxidation , magnesium alloy , element distribution , potential distribution

显微组织和元素分布对铁基铸造合金耐冲刷腐蚀性能的影响

魏翔云 , 郑玉贵 , 张玉生 , 姚治铭 , 张亚东 , 张绍鹏 , 柯伟

金属学报

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等手段测定及分析了Fe基铸造合金Cr30Ni17Mo2Cu以不同速度凝固后的显微组织和主要合金元素分布,在含固相颗粒的强酸性双相流介质中测定了冲刷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快凝铸态组织耐冲刷腐蚀性能最佳,慢凝铸态次之;时效热处理虽能提高硬度,但抗冲刷腐蚀性能反而下降。

关键词: 铸造合金 , Cr30Nil7Mo2Cu , solidification , microstructure , element distribution , erosion-corrosion

NiCrAlY涂层抗氧化性及氧化过程中的微观结构演变

张新格 , 邓畅光 , 邓春明 , 裴和中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11868/j.issn.1005-5053.2015.5.004

采用低压等离子喷涂技术在镍基铸造高温合金K438基体上制备NiCrAlY涂层,研究涂层和基体在950℃下恒温氧化100h的氧化动力学规律.采用SEM、EDS和XRD等检测涂层和基体经不同时间氧化后的微观结构演变和元素分布.结果显示:涂层氧化增重缓慢,氧化动力学曲线符合抛物线规律,l00h后表面形成一层厚度1.5μ,m左右致密Al2O3保护膜;基体开始时氧化增重迅速,60h之后发生破坏性氧化,基体开始迅速失重.EDS分析显示:元素在涂层氧化过程中发生缓慢扩散,扩散距离达到90μm,涂层的结构更加致密.

关键词: 低压等离子喷涂 , NiCrAlY涂层 , 高温氧化 , 元素分布 , 结构演变

连铸连轧10CrNiCu钢板厚度方向元素分布特征分析

徐嘉隆 , 彭冀湘 , 杨澍 , 薛钢

材料开发与应用

采用激光原位分析技术,研究了连铸连轧10CrNiCu钢板中各元素在板厚方向的分布,结果表明:C在钢板下表面含量高,上表面含量低;P、S偏析微区弥散分布;Mn、Ni、Cr、Si基本沿板厚中心对称分布,为中心正偏析,Cu的分布最均匀.元素的偏析度基本与原子半径大小成反比关系,C的偏析度最大,P、S、Si偏析度居中,Mn、Cr、Ni、Cu的偏析度较小.

关键词: 连铸连轧 , 10CrNiCu钢板 , 元素分布 , 偏析

热浸镀55%Al-Zn-1.6%Si合金钢板镀层表面形貌及组织特征研究

田亚强 , 张源 , 魏英立 , 宋进英 , 陈连生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02.027

采用光学显微镜、SEM、EDS等实验手段,研究了Ti元素对热浸镀55 %Al-Zn-1.6%Si板的镀层表面形貌、元素分布、成分组成、横截面相组成体积比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添加Ti元素的1#镀铝锌产品表面锌花尺寸偏大且不均,Al、Zn、Si等元素在表面分布规律不明显,镀层总厚度在15~17 μm之间,其中外镀层15μm,内镀层1.8μm,镀层截面由约65%的富铝相+35%的富锌相组成;添加Ti元素的2#镀铝锌产品镀层表面光泽比1#亮丽,立体感效果显著,锌花尺寸也更加细碎均匀,Al、Zn、Si等元素呈现较明显的规律分布,镀层总厚度在24.3~26.7 μm之间,其中外镀层24.8μm,内镀层1.6 μm,镀层截面组织由约76.2%的富铝相+22.7%的富锌相及少量的富硅相组成.

关键词: Ti元素 , 镀层表面形貌 , 锌花尺寸 , 元素分布 , 相组成

直流电弧炉冶炼钛渣中元素分配的研究

黄世弘 , 雷霆 , 韩丰霞 , 周林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4.02.017

借助多相、多成分体系中化学平衡计算法,对冶炼过程中钛、碳及伴生元素的分配行为进行了研究,并用生产结果加以验证,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较吻合.分析了配碳比(AIR)对Ti,C,Ca,Mg,Si,Al等元素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AIR对钛渣和铁水中元素的分配行为有重要的影响.随AIR的增加,钛渣中TiO2,MgO,CaO,Al2O3,SiO2的质量分数呈增加趋势,而FeO的质量分数呈降低趋势;金属中各元素的含量增加,表现为金属元素摩尔分数逐渐增加;参与还原TiO2和FeO的C量和固溶成为微量元素的C量增加,而AIR对参与还原Fe2O3的C量影响较小.富集在钛渣中的杂质有SiO2,MnO,V2O5.当AIR由120增加到134 kg·t-1时,钛渣中TiO2的质量分数由83.8%增加到91.77%,FeO的质量分数由14.7%降低到6.25%;铁水中铁的含量由6.25 kmol增加到7.08 kmol,碳的含量由0.97 kmol增加到1.09 kmol;参与还原TiO2和FeO的C量增加了约13%.可调整AIR来实现熔体中氧化物的选择还原.对钛渣还原冶炼过程中元素分配行为的研究,可实现对工艺的更好控制、提高钛渣品位.

关键词: 元素分配 , 钛渣 , 还原冶炼过程 , 钛铁矿

合金元素钒对高碳钢丝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胡显军 , 赵宇飞 , 王雷 , 麻晗 , 方峰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40148

钒对高碳钢丝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具有显著的影响。钒元素在高碳钢中主要存在于渗碳体中,可以起到强化渗碳体的作用。添加钒元素有利于珠光体片层间距的细化,还可以增加渗碳体的热稳定性,从而抑制钢丝拉拔过程中渗碳体的分解。但在拉拔应变量较大时,富含钒的渗碳体片碎化严重,会加重钢丝在镀锌过程中的球化现象,而导致钒合金化钢丝与未添加钒元素的钢丝相比,无论镀锌与否,其扭转性能均明显下降。

关键词: 高碳钢丝 , 钒合金化 , 元素分布 , 热稳定性

基于SMAW高温熔池流动的元素分布

童莉葛 , 谷京晨 , 刘永旭 , 黎磊 , 王立 , 白芳 , 白世武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对比了焊炬摆动对熔池内部流动和元素分布规律的影响.焊炬无摆动时元素分布呈双峰型,峰值位置在熔池中心左右3 mm处;熔池中心Mn、Mo、Ni和Cr含量较高,分别为1.298%、0.149%、0.146%和0.011%;旋涡中心C、Si、P和S含量最大,分别为0.048%、0.260%、0.014%和0.009%.焊炬摆动时元素分布呈单峰型;熔池中心C、Si、P和S含量最高,分别为0.050%、0.270%、0.016%和0.010%;熔池中心Mn、Mo、Ni和Cr含量最低,分别为1.121%、0.063%、0.062%和0.005%.

关键词: 元素分布 , Marangoni效应 , 相变 , 传热 , 高温熔池

Tb-Dy-Fe-Co合金本征磁致伸缩性能

崔跃蒋成保徐惠彬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0.00449

研究了Tb0.36Dy0.64(Fe0.85Co0.15)1.95合金中替换元素Co的分布及其对材料内禀磁性和本征磁致伸缩性能的影响. EDS分析表明, 合金中产生了Co富集的富稀土相, Co在其中的含量为21.18%(原子分数), 高于基体中Co的含量9.36%. Co元素部分替换Fe未改变巨磁致伸缩合金主相Laves相的结构, 合金的Curie温度从378℃提高到420℃, 拓展了应用温度范围; 同时, Co元素的添加部分补偿了由于Tb/Dy比例提高所增大的磁晶各向异性, 有利于改善合金低场性能. 为避免样品的生长取向对本征磁致伸缩性能测量的影响, 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制备了 Tb0.36Dy0.64(Fe0.85Co0.15)1.95无取向等轴晶样品, 测量了合金的饱和磁致伸缩常数 λs. 通过Laves相XRD谱中(440)峰的劈裂, 计算了沿<111>方向上的磁致伸缩λ111, 由此计算出沿<100>方向上的磁致伸缩λ100. 与Tb0.3Dy0.7Fe1.95合金相比, Co添加后λ111稍有降低, λ100得到显著提升, 饱和磁致伸缩常数λs基本相当.

关键词: 元素分布 , operating temperature , magnetic anisotropy , magnetostriction

制动鼓用含锡蠕墨铸铁的冲击韧性

赵靖宇 , 吕烨哲 , 孙玉福 , 司光东 , 吴越

机械工程材料

研究了不同锡含量蠕墨铸铁的冲击韧性及冲击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锡主要以固溶的形式均匀分布在基体组织中,在石墨中的分布相对较少;随着锡含量增多,蠕墨铸铁的冲击韧性先增大后减小,锡质量分数为0.057%时,冲击功最高,为9.11 J;锡质量分数为0.003%和0.121%蠕墨铸铁的冲击断口为典型的解理断裂,断口上存在扇形河流花样,游离渗碳体和粗大的蠕虫状石墨易成为裂纹源;锡质量分数为0.028%和0.057%蠕墨铸铁的冲击断口上无解理面,为准解理断裂;适量的锡可提高蠕墨铸铁的冲击韧性,但过量后会使冲击韧性迅速恶化.

关键词: 蠕墨铸铁 , , 元素分布 , 冲击韧性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