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Numerical computation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of a derivatized moving reaction boundary originally created with formic buffer and sodium hydroxide

Xuejing WU , Jie JIN , Wei YAN , Hua XIAO , Liuyin FAN , Chengxi CAO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6.04029

A model of derivatized moving reaction boundary (MRB) is formulated from original MRB formed with formic buffer (phase α) and sodium hydroxide (phase γ). The model shows the formation of a new phase (phase β) with high pH value originated from phase γ, derivatized MRB created with phases α and β, as well as stationary boundary formed between phases β and γ. To demonstrate the validity of this model, the theoretical and numerical procedures are advanced. At the same time, the experimental procedures are also developed relied on a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E) and a home-made apparatus. There are evident systemic errors and low agreements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with the original model of MRB developed in our previous papers. However, there are much high agreements between the experiments and theoretical computation relied on the model of derivatized MRB developed herein. The model of derivatized MRB together with the relative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procedures holds evident significance for the design of the new separation and compressive techniques of samples used widely in electrophoresis including CE.

关键词: electromigration , electrophoresis , numerical computation , moving reaction boundary (MRB) , stacking

钛合金微弧氧化医用涂层形成机制

王风彪 , 狄士春

腐蚀与防护

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钛合金表面制备了医用涂层,通过SEM观测不同氧化阶段涂层形貌,并分析各阶段微弧放电特性。研究了两极电化学反应过程,建立了工作液负载等效电路,提出了钛合金微弧氧化生成羟基磷灰石医用陶瓷涂层机制。结果表明,电压会直接决定试样表面的电荷分布,增加表面电荷积累,增强工作液中带电钙、磷粒子的扩散和电泳程度,从而加速涂层物质的瞬间反应。

关键词: 微弧氧化 , 等效电路 , 羟基磷灰石 , 电泳

金属表面电泳法制备陶瓷涂层的研究进展

郭自勇 , 周琦 , 李玉海 , 杭冬良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4.02.005

陶瓷涂层具有耐磨、耐蚀、耐高温和抗微生物侵蚀等性能.介绍了国内外用电泳沉积法制备生物陶瓷涂层、碳化硅陶瓷涂层、氧化钛陶瓷涂层、氧化铝陶瓷涂层、氧化硅陶瓷涂层及氧化锆陶瓷涂层的研究进展,揭示了防腐领域中陶瓷涂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电泳 , 陶瓷 , 涂层 , 耐蚀性

镁合金微弧氧化过程中电源模式对颗粒掺杂的影响

欧阳珂宁 , 赵景茂 , 谢雄 , 付文景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5.10.001

目的:采用含颗粒电解液是目前最常用制备具有更佳性能微弧氧化膜层的方法之一,主要研究微弧氧化过程中颗粒掺杂与电源模式的关系。方法在Y2 O3颗粒质量浓度为0~10 g/L的电解液中,分别以单极脉冲和双极脉冲电源模式制备一系列微弧氧化膜层,并从表面形貌、表面元素组成、截面形貌及耐蚀性能等方面对膜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分散在电解液中的颗粒带有负电荷,在微弧氧化过程中发生电泳现象。在单极脉冲电源模式下,颗粒受正电吸引而发生定向迁移,在试样附近聚集并且吸附至表面,从而参与下一步的微弧氧化膜层形成过程。随着电解液中颗粒浓度的提高,分散在微弧氧化膜层表面的Y2 O3颗粒数量增多,膜层表面的Y元素含量增加,膜层变得致密,耐蚀性能因而提高。在双极脉冲电源作用下,由于电场的交替变化,颗粒难以聚集在试样周围,颗粒的掺杂只能通过随机熔融包覆进行,因而参与到微弧氧化过程中的颗粒数量较少。结论颗粒掺杂受电场力影响,在单极脉冲模式下,颗粒的掺杂浓度对膜层的性能影响明显;在双极脉冲电源模式下,负向电流的引入不利于颗粒掺杂至氧化膜层,颗粒的掺杂浓度对膜层的性能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镁合金 , 微弧氧化 , 电源模式 , 电泳 , Y2 O3 , 耐蚀性

电泳-电沉积Ni-PTFE复合镀层及其摩擦学行为研究

唐爱贵 , 王晓雷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5.05.013

目的:制备具有优良自润滑性能的Ni-PTFE复合镀层,同时探究其摩擦学性能。方法首先在铜基体表面电泳沉积一层PTFE膜,再将覆有PTFE膜的基体放入光亮镀镍溶液中进行电沉积(电泳-电沉积法),用SEM附带的能谱仪检测复合镀层的PTFE复合量,同时在自制的销盘摩擦磨损实验机上进行相关的摩擦学实验,以评价其摩擦学性能。结果用电泳-电沉积法制备出了含量(以体积分数计)达63.4%的Ni-PTFE复合镀层。在干摩擦条件下,PTFE微粒的加入可以降低复合镀层的摩擦系数(最低至0.067)。结论高PTFE复合量的复合镀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

关键词: Ni-PTFE复合镀层 , 电泳 , 电沉积 , 摩擦磨损

复合溶胶电泳制备TiO_2涂层的研究

谢冰 , 章少华 , 刘青 , 李辉糯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由TiO_2颗粒和TiO_2溶胶组成的复合TiO_2溶胶,以及其电泳制备涂层的光催化性.实验发现复合溶胶的Zeta电位小于相应的溶胶Zeta电位.对于溶胶在不同温度下煅烧制备的TiO_2粉末进行XRD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温度升高,粉末结晶程度提高,从200 ℃开始出现锐钛矿TiO_2晶相,在550 ℃出现金红石型TiO_2.光催化性能表明,由溶胶而得到的TiO_2涂层的光催化性能要好于复合TiO_2溶胶的光催化性能.

关键词: TiO_2 , 复合溶胶 , 光催化 , 电泳

电泳-电沉积制备镍-钴-氧化铝纳米复合镀层及其性能

田海燕 , 田会珍 , 潘琦 , 朱增伟

电镀与涂饰

先采用电泳沉积工艺在紫铜表面均匀沉积粒径为20 nm的Al2O3薄膜,然后通过电沉积在Al2O3沉积层表面得到Ni–Co合金,最终得到具有较高Al2O3含量的Ni–Co–Al2O3纳米复合镀层。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复合镀层的微观形貌和组成,并研究了镀层中Al2O3含量对镀层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电泳沉积时间可制得Al2O3含量不同的Ni–Co–Al2O3复合镀层。Ni–Co–Al2O3复合镀层的综合性能优于Ni–Co合金镀层和Ni–Al2O3复合镀层。当复合镀层中纳米Al2O3粒子的体积分数约为30%(电泳沉积时间120 s)时,镀层组织致密,显微硬度较高,耐磨性最佳。

关键词: 镍-钴合金 , 氧化铝 , 纳米复合镀层 , 电泳 , 电沉积

热镀纯锌钢板电泳漆膜不良问题探讨

张永彦 , 辛磊 , 胥媛媛 , 孙莉丽

电镀与涂饰

为解决汽车车身使用的热镀纯锌板在前处理、电泳过程中发生的漆膜不良—白斑,通过“倒推排查法”查找问题原因.用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缺陷部位的表面形貌,并用能谱仪表征了元素组成,确定了造成白斑的原因并给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 热镀纯锌板 , 漆膜 , 前处理 , 电泳 , 缺陷 , 锈蚀

船用钛合金微弧氧化-电泳技术研究

朱铭泳 , 张日恒

钛工业进展

随着钛及钛合金在以钢为主体建造材料的舰船装备中的广泛应用,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防止钛-钢异种金属接触副发生电偶腐蚀变得尤为重要,而有资料表明,采用微弧氧化-电泳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为此,对比了经微弧氧化、微弧氧化+水煮封孔、微弧氧化+电泳封孔三种工艺处理后的TA2、TA23、Ti80合金表面膜层的综合性能.研究表明,通过电泳技术可以实现对钛合金微弧氧化膜层表面疏松微孔的封闭,从而大幅度提高船用钛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的电绝缘性能等,并且从膜层横断面微观形貌可以看出,三种钛合金表面的微弧氧化膜层与电泳涂层之间有着良好的结合性.膜层结合强度测试结果显示,微弧氧化+电泳技术可满足对于结合强度要求较低的涂层的涂装.

关键词: 船用钛合金 , 海水腐蚀 , 微弧氧化 , 电泳

蛋白质的微芯片电泳分离及其与脱氧核糖核酸迁移规律的比较

刘春叶 , 许旭 , 张剑 , 陈杰瑢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0.00296

在自制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微芯片上,使用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无胶筛分电泳分离体系(10 g/L 的羟乙基纤维素(HEC),1 g/L 的SDS,40 mmol/L 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0),采用在线自校正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方法,在6.4 min内高效分离了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衍生的6种蛋白质标准样品,连续6次电泳所得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 .用自主建立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定量分离模型对蛋白质迁移数据进行拟合,发现SDS-蛋白质复合物迁移规律与DNA相似,但迁移淌度与相对分子质量及电场强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明显变差,可见原DNA分离模型要扩展到蛋白质范围必须对一些参数进行校正.

关键词: 自制微芯片 , 电泳 , 蛋白质 , 脱氧核糖核酸 , 迁移规律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