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刚
电镀与涂饰
以两起电泳底漆的生产质量事故为切入点,经初步分析后以双组分阴极电泳涂料pH为研究对象,从漆膜表面质量、漆膜厚度、光泽度、附着力、冲击强度等性能方面进行对比实验,分析其对漆膜质量的影响,并分析了H+在成膜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电泳漆pH较高时涂膜外观质量较好,在pH <5.40时,漆膜逐渐变粗糙,并随着pH的逐渐降低,漆膜外观质量越来越差.漆膜厚度随电泳漆pH的降低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在pH=5.60时,漆膜厚度达到最大.漆膜光泽与附着力随着电泳漆pH的降低呈下降趋势.漆膜冲击强度和硬度受电泳漆pH的影响不大.
关键词:
阴极电泳漆
,
pH
,
返溶
,
电渗
,
附着力
,
漆膜厚度
,
光泽度
,
冲击强度
陈明伟
,
吕春雷
,
印仁和
,
王卫江
,
郁祖湛
材料导报
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硫酸铜为前驱体,并添加Lomar D、PVP等表面活性剂及分散剂,在一缩二乙二醇(DEG)有机液相溶液中采用化学还原法成功地制备了在室温下能稳定60天的纳米铜导电墨水,通过电渗析除去墨水中的杂质离子,再采用减压蒸馏的方法可使纳米铜在墨水中的质量分数达到5%~30%,其中电渗析的除杂效率在99%以上.以XRD、TEM、EDX、ICP、HORIBALB550粒度分布仪对墨水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墨水中纳米铜的粒径为15~40nm,分布较窄.设计正交试验分析了影响墨水中铜晶粒大小的一些因素发现,还原剂与前驱体的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pH值以及分散剂与表面活性剂的物质的量比等都对铜晶粒的生长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
导电墨水
,
纳米铜
,
电渗析
,
减压蒸馏
,
表面活性剂
李双全
,
马晓鸥
,
杨金庸
电镀与涂饰
研究了电渗析法去除电镀镍回收液中有机物的工艺.考察了不同工作电压、进料流量和浓室流量对COD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工作电压为5.5V、进料量为6L/h、浓室流量为6L/h时,COD的相对去除率可达56.9%.本研究为电镀镍回收液的净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电镀镍
,
回收液
,
有机物
,
化学需氧量
,
电渗析
,
分离
高艳荣
,
王建友
,
刘红斌
膜科学与技术
采用国产双极膜、均相阴、阳离子交换膜交替排列构成的三隔室双极膜电渗析(BMED)构型,以NaCl为原料制备NaOH和HCl.研究了电流密度、原料液浓度和电极液浓度对BMED操作性能的影响,并对两种不同的均相阳膜进行了对比考察.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30 mA/cm2,NaCl原料液浓度为1.5mol/L的条件下,实验范围内NaOH的收率可达80.19%,其收率和能耗随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加;电流密度恒定时,较高的原料液浓度利于保持更小的膜堆电阻,过程能耗相应降低;本实验条件下,极室Na2SO4溶液在1%~2%的低浓度范围内时,过程运行效果较3%~4%的高浓度更优.采取进一步向原料室持续补充10%NaCl的操作时,5h后产品NaOH浓度可提高至10%左右,较间歇式操作时的4%水平有显著提高.
关键词:
双极膜
,
电渗析
,
氢氧化钠
,
盐酸
李健
,
徐燕青
,
阮慧敏
,
沈江南
,
高从堦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16159/j.cnki.issn1007-8924.2015.03.019
总结了国内外单价选择性阳离子交换膜的发展历史,探讨了单价阳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重点比较了电沉积表面改性、光化学反应表面改性和浸渍法改性法的优缺点,并进一步分析了单价选择性阳离子交换膜存在的限制因素和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单价选择性阳离子交换膜
,
表面改性
,
电渗析
,
选择性
付丽丽
,
王玉红
,
高学理
膜科学与技术
琥珀酸作为一种重要的C4平台化合物,可以直接用于表面活性剂、离子螯合剂等化学产品的制备,其30多种衍生物具有更广阔的应用领域.鉴于双极膜电渗析能成功将琥珀酸钠转换成琥珀酸,对比研究了两种双极膜及两种离子交换膜提取琥珀酸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双极膜BPM-2时,琥珀酸回收率在90%以上,能耗在4 kW· h/kg以下,电流效率大于80%.此外,两种离子交换膜相比较,性能上没有太大差别.
关键词:
琥珀酸
,
双极膜
,
离子交换膜
,
电渗析
王杰琼
,
乔显亮
,
张耀玲
,
张云霞
,
陈景文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09.2016012902
海洋中的溶解性有机质( DOM)是全球碳循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区域生态系统对气候的响应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DOM组成和结构的复杂性以及海水的高含盐量,导致分离和表征海水DOM存在困难.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水养殖国家,但目前对我国海水养殖中DOM的分离以及表征尚不多见.本研究采用电渗析耦合反渗透( ED/RO)法从海参养殖海水中分离DOM,其溶解性有机碳( DOC)的提取效率为66.8%.通过对原始海水和分离DOM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光谱斜率进行比较,以及对分离DOM的C∶N物质的量之比的测定,证明ED/RO法可有效地从海参养殖海水中分离出具有代表性的DOM样品.本研究有助于揭示我国近海养殖区DOM在区域碳循环中的循环和转化过程.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质
,
海水养殖
,
电渗析
,
反渗透
刘璐
,
赵志娟
,
李雅
,
石绍渊
,
王丽英
,
李林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16159/j.cnki.issn1007-8924.2016.01.010
阴离子交换膜有机污染是电渗析用于焦化废水等工业废水脱盐的主要限制因素.本文以废水中常见有机物辛酸为模型污染物,考察污染物质量浓度、pH、电流密度、盐摩尔浓度等对电渗析异相阴离子交换膜污染的影响,表征污染前后离子交换膜的电阻、接触角、离子交换容量等性质变化.结果表明,当溶液中辛酸达到一定质量浓度(约300~400mg/L)时出现阴离子交换膜污染,且随着污染物质量浓度升高而更显著;对比不同pH的影响,发现酸性条件下由于抑制辛酸解离会造成膜污染较为严重,而碱性条件下未观察到明显的膜污染;随着电流密度增大膜污染明显加剧,且该体系中辛酸主要造成异相阴离子交换膜的淡室面发生污染.可通过减小污染物质量浓度、升高pH、控制电流密度等有效减缓阴离子交换膜污染.
关键词:
电渗析
,
异相阴离子交换膜
,
辛酸
,
膜污染性质
,
影响因素
王伟
,
傅荣强
,
刘兆明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16159/j.cnki.issn1007-8924.2017.01.017
采用装配自产双极膜和阳膜的两隔室双极膜电渗析装置,研究了将10%(质量分数)葡萄糖酸钠溶夜转化为葡萄糖酸的实验过程.双极膜电渗析过程可使葡萄糖酸钠溶液电导率降低到3 mS/cm,实现超过95%转化率;随着料液中葡萄糖酸钠浓度的逐渐降低,电流密度、电流效率、产酸量均逐渐下降,而产酸能耗逐渐升高.随着膜对电压的升高,电流密度和产酸量均增加,产酸能耗也增加;膜对电压分别为1.3、1.5和1.8V时对应的电流密度为206、278和340 A/m2,对应的产酸量为56、73和98 mol/(m2·h),对应的产酸直流能耗为48、55和62kW· h/kmol;膜对电压的升高导致了较低的资本支出和较高的运营支出,最佳的膜对电压取决于总支出的最小化;当采用膜对电压为1.5V时第1年的总支出最小,但随后年份中膜对电压1.3V时的总支出最小.
关键词:
双极膜
,
电渗析
,
葡萄糖酸
,
离子交换
范爱勇
,
高学理
,
付丽丽
,
杨洋
,
高从堦
膜科学与技术
采用三室型双极膜电渗析从琥珀酸钠制备琥珀酸,考察了电流大小对电渗析过程中操作电压、琥珀酸浓度、电流效率和能耗等技术指标的影响.在2.0A的最佳操作电流下,对1L浓度为0.5 mol/L的琥珀酸钠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产生的琥珀酸质量浓度可达52.55 g/L,平均能耗为3.24 kW.h/kg,电流效率可达88%.
关键词:
双极膜
,
电渗析
,
琥珀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