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香琴
,
辛斌杰
,
许鉴
,
刘岩
材料导报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表面活性剂和掺杂剂,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聚苯胺/聚乙烯醇(PA-NI/PVA)复合乳液用于静电纺丝,制备出超细复合纤维毡,通过SEM、XRD和力学测试表征PANI/PVA超细复合纤维毡的外观形貌、纤维直径、结晶度及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有机磺酸掺杂后的聚苯胺导电性能达到1.28 S/cm;1459 cm-1处醌环和苯环上的C=C伸缩振荡峰和1697 cm-1处醌环上C=N伸缩振荡峰的聚苯胺特征峰明显;YG006型电子单纤维强力机的测试发现,PANI/PVA纤维集合体的面密度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显著;当纺丝工艺条件设定为接收距离18 cm、电压24 kV时,PANI/PVA纤维直径达到600 nm,直径分布小于150 nm,PANI微颗粒分散于PVA纤维基体表面.
关键词:
聚苯胺
,
掺杂机理
,
纳米纤维
,
功能复合
,
电致变色
许鹏程
,
李晓霞
,
王科伟
材料导报
电致变色器件在信息显示器、电致变色玻璃(智能窗,Smart window)、电色信息存储器、无眩反光镜、军事伪装等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采用循环扫描伏安法在金属化柔性基底上聚合制备了聚苯胺(PAN)膜,考察了不同基底PAN膜的聚合行为;设计并制备了基于柔性基底的反射型柔性电致变色器件,检验了该器件反射光谱的电压响应特性.结果表明,研制的柔性基底反射型柔性电致变色器件的反射率及其峰值随着外加电压的改变而变化,表现出较好的电压响应特性.
关键词:
电致变色
,
金属化
,
聚苯胺
,
循环伏安法
王晨
,
汪炜
,
陈君君
功能材料
采用脉冲电沉积技术在ITO导电玻璃上制备了NiO电致变色薄膜,并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薄膜的结构、形貌和成份,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试薄膜的光学性能,用循环伏安法测试薄膜的电化学性能,对比研究了Co掺杂对NiO薄膜电致变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掺杂优化了NiO薄膜表面形貌,形成了均匀分布的纳米介孔微结构,从而提高了薄膜电化学活性,同时提高了薄膜的光调制幅度。
关键词:
纳米介孔
,
电沉积
,
NiO薄膜
,
电致变色
黄雪梅
,
傅相锴
,
贾紫永
,
王国明
功能材料
以联苯为原料合成了6种4,4’-联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通过核磁、红外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认,并使用电化学工作站和紫外光谱对其电化学性质作了初步研究。组装了以4,4’-联苯二甲酸酯为电致变色材料的简易EC器件,当施加3.0V电压时器件显示黄绿色,而施加3.6V电压时显示为洋红色,实现了从无色到三原色的转变。而且,4,4’-联苯二甲酸酯合成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是一类新型的电致变色材料。
关键词:
4,4’-联苯二甲酸酯
,
循环伏安
,
电化学性质
,
电致变色
,
电致变色器件
牛微
,
王刚
,
刘旭东
,
毕孝国
,
孙旭东
材料导报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在ITO导电玻璃基片表面制备了均匀致密的TiO2薄膜.采用XRD和TG-DTA表征了薄膜的结构和热重特性,使用电化学工作站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TiO2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能.结果表明,外加电压控制在±2V、热处理温度为250℃时,TiO2薄膜为不定形结构,具有较好的电致变色特性,注入电荷密度为5.13 mC· cm-2,循环可逆性K值为0.49,着色态透光率在60%以下,着色态、褪色态光谱透过率相差20%.
关键词:
Ti02薄膜
,
电致变色
,
溶胶-凝胶
,
热处理
路淑娟
,
王唱
,
赵博文
,
汪浩
,
刘晶冰
,
严辉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15541/jim20160273
为改善WO3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能,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聚乙二醇(PEG)改性的WO3电致变色薄膜,并对其着色态与漂白态的光学特性以及循环伏安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PEG改性的WO3薄膜具有良好的电致变色性能,循环5000次伏安曲线无明显衰减,对可见光的最大透过率调制幅度可达71%.PEG的加入改变了WO3薄膜的微结构,形成了平均直径为9 nm的介孔,提高了离子在其中的扩散速率,因此改善了WO3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能.由于循环稳定性对于电致变色材料的实际应用至关重要,因此这种低成本的湿化学法有望用于制备高性能的WO3基电致变色器件.
关键词:
WO3薄膜
,
电致变色
,
溶胶-凝胶
,
聚乙二醇改性
王斌
,
王晓红
,
李久明
,
王晓晖
,
谢立娟
,
段莉梅
,
刘宗瑞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7.02.160125
为了提高薄膜[PEI/P5 W30]30的电致变色性能,将具有大的二维尺寸和良好导电性的氧化石墨烯引入该薄膜中.通过层层自组装(LBL)技术构筑了基于盘状多酸K12.5Na1.5[NaP5W30O110]·1SH2O(P5W30)、氧化石墨烯(GO)的复合薄膜[PEI/P5 W30/PEI/GO]30(PEI:聚乙烯亚胺),并利用UV-Vis光谱对薄膜的组成及增长进行监测;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对薄膜的表面形貌进行考察,利用循环伏安法对薄膜电化学氧化还原性质进行研究;薄膜在外加氧化还原电位下呈现出无色/蓝色的可逆变化,电致变色响应时间在10 s以内;此外,薄膜在阶跃电位0.75 V/-0.75 V下循环150次,电致变色性能没有明显减弱,体现了薄膜良好的电致变色可逆性.氧化石墨烯的引入使薄膜[PEI/P5 W30/PEI/GO]30呈现出响应速度快、抗电疲劳强的电致变色性能,将在电致变色器件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多金属氧酸盐
,
氧化石墨烯
,
可控自组装薄膜
,
电致变色
程清
,
文庆珍
,
朱金华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6.03.025
利用斯蒂尔偶联反应合成了两种有机共轭单体,通过电化学方法聚合成导电聚合物,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和电化学性能研究.核磁共振1H谱和13C谱验证了单体与理论结构一致,红外测试验证了电化学聚合位点为噻吩的α位.在0~1.2 V电压范围内,两种聚合物膜都表现出电致变色特性.相比于聚合物P1,结合力更强的聚合物P2的电化学和热稳定性更优.结论表明,苯并硒二唑类聚合物在电致变色领域是一种有前景的材料,单体结构差异对聚合物性能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
斯蒂尔反应
,
电致变色
,
电化学聚合
,
光谱电化学
陈娟
,
徐子芳
,
陈庆超
,
段程鹏
,
李峰
硅酸盐通报
基于提高TiO2薄膜的光学属性和着色效率,以钛酸四丁酯和氧化镧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在ITO玻璃表面制备La3+掺杂TiO2薄膜.通过XRD、SEM、EDS、TG-DTA等手段对制备La3+掺杂TiO2凝胶粉末进行表征,使用电化学工作站CHI660E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5500PC对La3+掺杂TiO2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凝胶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反应,且当温度升高至400 ℃时,系统达到相对热稳定状态.经600℃热处理,La3+掺杂TiO2转化为金红石相.外加电压为-2V时,薄膜显示为深蓝色,反向施压至+2V时,蓝色褪去.金红石相TiO2无定形程度随La3+掺入量增加而提高,对应其着色效率提高.La3掺杂TiO2薄膜在可见光范围内透过率均在70% ~ 80%,光学性能良好.
关键词:
电致变色
,
溶胶-凝胶
,
La3+掺杂TiO2薄膜
,
循环伏安
,
着色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