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巳雪
,
卓仁禧
,
张先正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环境敏感高分子在生物医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文中介绍了近年来用于药物和基因传递的环境敏感高分子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pH敏感、温度敏感、还原敏感、光敏感及多重敏感高分子材料.阐述了这些高分子材料在药物和基因传递过程中的特点和优势,说明了材料的化学结构及环境响应性能对传递效率的影响,展望了药物和基因传递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环境敏感高分子
,
pH敏感
,
温度敏感
,
还原敏感
,
光敏感
,
药物传递
,
基因传递
于树芳
,
顾鑫
,
伍国琳
,
王亦农
,
高辉
,
马建标
功能材料
通过大分子引发开环聚合和侧基改性,制备了一种侧链含有吗啉丙基的聚乙二醇-聚(吗啉丙基-天冬酰胺)-聚丙氨酸三嵌段共聚物。利用肿瘤细胞外、细胞内和正常组织pH值环境的差异,调节聚合物载药纳米粒子的结构和性能实现肿瘤部位靶向释放的目的。在水溶液中,此聚合物可自组装形成一种核-壳-冠型的3层共聚物胶束,其中疏水性的聚丙氨酸链段自聚集形成胶束的核,聚(吗啉丙基-天冬酰胺)链段形成具有pH值-响应性的壳层,用于包埋和释放药物,外围的聚乙二醇链段可以提供一个稳定的水合冠层,延长药物的体内循环时间。以阿霉素作为模型药物在自组装的过程中包埋到胶束内。研究发现,由于吗啉环在酸性条件下的质子化导致链段亲疏水性质发生明显变化,载药胶束的药物释放能力随环境pH值的降低药物的释放速率显著增加。
关键词:
聚天冬氨酸
,
吗啉
,
阿霉素
,
pH-响应性
,
药物释放
程浩南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021.024
羧甲基壳聚糖(CMCS)作为一种新型且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生物聚合物在药物缓释系统、组织工程学、医用支架装置等再生医学领域的应用和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作为生物聚合物材料,其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正在迅速发展.CMCS是一种双亲性醚,它由甲壳素衍生而来,具有高水溶性、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可控的生物降解性、骨再生性等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除此之外,CMCS还可以装载拒水性药物且展现出较强的生物活度,这使它广泛用在不同药物缓释材料系统的制备和细胞组织培养方面.本文对基于CMCS的几种新型聚合物的药物缓释特性、修复治疗特征方面做出了详细解读,并进一步简述其制备工艺和不同器官或组织的应用.文章最后指出CMCS类生物聚合物遇到的应用限制及挑战,并提出展望.
关键词:
羧甲基壳聚糖
,
药物缓释
,
组织工程学
,
再生医学
,
生物活度
陈敏
,
肖定全
功能材料
针对纳米科学技术发展对药物传输方式所带来的革命性变化,综合介绍了基于碳纳米管的分子传输机理的研究结果,指出了相关重要研究结果在药物传输领域中的潜在应用;同时,结合最新研究结果,分析了碳纳米管内药物传输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尚需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
碳纳米管
,
药物传输
,
传输机理
,
分子装载
,
分子泵浦
马贵平
,
方大为
,
刘洋
,
陈洁
,
聂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电纺丝技术是利用高压静电将聚合物或具有粘弹性的溶液制备成纳米级直径纤维的一种加工技术。电纺丝纤维膜由于其高比表面积、良好的生物仿生性能,在生物组织工程支架、药物载释、伤口修复等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大量文献报道,通过对电纺丝装置以及纺丝过程参数的改进和优化,制备出功能化和具有特殊结构的纳米纤维材料。本文从电纺丝装置的改进、纺丝过程优化等方面简述了电纺丝技术的进展。概述了电纺丝法制备特殊结构的纳米纤维的方法,及其在生物组织工程、药物载释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电纺丝
,
纳米纤维
,
组织工程
,
药物载释
李湘南
,
刘小平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05.013
采用超声辅助复乳法制备多孔 H AP 微球,通过调节反应温度、时间和 pH 值条件,获得了粒径分布均匀、形貌规则,具有不规则纳米多孔结构的 H AP微球。通过XRD、IR、SEM、TEM对微球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实验条件对产物成分及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4 h,内水相pH 值≥10,在此条件下制备的产物为球形 HAP 粒子,直径分布在50~200 nm 之间,尺寸比较均一,每个微球由大量的纳米 H AP 粒子堆积而成,微球呈现疏松多孔结构。这种多孔 H AP 微球在骨组织修复及药物控释材料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关键词:
超声辅助
,
复乳法
,
多孔羟基磷灰石微球
,
骨组织修复
,
药物控释
姜涛
,
胡亚楠
,
龙玥
,
宋恺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doi:10.7517/j.issn.1674-0475.2015.02.168
刺激响应型微胶囊由于具有独有的高稳定性、多功能性、膜结构的可调性、以及对不同芯材的运送能力,在药物封装和释放、人造细胞、催化、化学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不同刺激响应型复合微胶囊的可控释放的研究进展,包括温敏型、pH响应型、磁响应型、生物响应型、电响应型,以及光响应型微胶囊,根据释放机理的不同着重对光响应型微胶囊的释放过程进行了总结,并对微胶囊可控释放在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刺激响应型
,
微胶囊
,
药物传输
,
可控释放
阚文涛
,
李欣
,
蹇源
,
胡睿
,
魏洪源
,
罗顺忠
材料导报
分子印迹技术是制备对特定分子结构具特异性识别功能的聚合物的一项重要技术,其在药物缓释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引起研究者们的重视.在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的概念及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于药物传输领域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所应当具备的特性,综述了近年来分子印迹技术在药物传输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为提高聚合物作为药物载体的生物顺应性,在水相中对聚合物的合成、可控自由基聚合制备规格统一的聚合物及将分子印迹聚合物应用于智能医用材料领域将成为日后研究的主流.
关键词:
分子印迹技术
,
药物传输
,
聚合物
,
模板药物
,
释放
佘汶川
,
徐翔晖
,
王刚
,
罗奎
,
顾忠伟
中国材料进展
肽类树状大分子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它除了具有普通树枝状分子的特征如规整性、高度支化、表面呈现高密度功能团、尺度为纳米级、单一分子量等之外,同时还具有类似蛋白一样的球状结构、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水溶性、耐蛋白酶水解、生物降解等独特的性能。肽类树状大分子的上述特点,使它在生物医学应用中显示出诱人的前景。系统论述了肽类树状大分子的合成方法、以及在疾病诊断与治疗等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如作为MRI(磁共振成像)分子探针、诊断试剂以及基因治疗试剂等。将造影官能团偶联到肽类树枝状分子上,即得肽类树枝状MRI分子探针,该类MRI分子探针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纳米级尺寸结构。含氨基的肽类树枝状分子与基因(DNA)复合成纳米尺寸的粒子,可有效进入细胞,将DNA转移到目标部位,达到基因转染的目的。
关键词:
肽类树状大分子
,
分子探针
,
药物载体
,
基因载体
杨辉
,
黄菲菲
功能材料
研究了多孔球形羟基磷灰石生物材料的制备及其对药物的控释性能。采用微乳液法先制得多孔球形碳酸钙,并以此为模板与磷酸氢二钠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备出多孔球形羟基磷灰石,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制备的羟基磷灰石的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以硫酸庆大霉素为模型药物,研究了多孔球形羟基磷灰石对庆大霉素的体外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制备的多孔球形羟基磷灰石直径约10μm,粒度均匀,分散良好,且对庆大霉素的载药率为18.0%,包封率为46.0%,持续释药时间达到10d。多孔球形羟基磷灰石作为药物载体材料对药物具有很好的缓释作用。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
多孔球形
,
庆大霉素
,
药物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