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钧娥
,
郭兴蓬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用电化学方法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NaCl溶液中十二胺在铜镍合金表面的缓蚀及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十二胺对阴极和阳极反应均有抑制作用,但主要抑制了阴极反应.吸附模型的拟合结果证明十二胺在铜镍合金表面的吸附符合Flory-Huggins等温线模型.十二胺吸附膜改变了电极表面双电层结构,使零电荷电位正移.AFM相位图显示,随着缓蚀剂浓度增加,缓蚀剂吸附层变得更加致密和有序,导致缓蚀效率增加.AFM力曲线测试结果指出,含有十二胺的溶液中力曲线显示粘附力特性,而且探针与样品表面之间的长程静电斥力与空白溶液相比有减小趋势.
关键词:
铜镍合金
,
dodecylamine
,
adsorption
,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滕青
,
冯雅丽
,
李浩然
,
杨志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研究十二胺浮选分离菱锰矿与方解石的行为,考察调整剂水玻璃、六偏磷酸钠和柠檬酸对菱锰矿和方解石浮选的影响。单矿物浮选结果表明:pH 为7~8时,菱锰矿与方解石可浮性存在差异。人工混合矿浮选结果表明,菱锰矿与方解石可浮性相当,难以分离。红外分析结果显示,十二胺以物理吸附方式存在于菱锰矿与方解石表面。矿物晶格能、溶液化学计算和SEM-EDS表明,方解石的可浮性略大于菱锰矿的,混合矿中方解石表面向菱锰矿转化,导致两矿样表面性质相似而不可分离。
关键词:
菱锰矿
,
方解石
,
浮选
,
十二胺
,
水玻璃
,
六偏磷酸钠
刘卉
,
杨军
贵金属
作者近期发展了一种具有普适性的相转移萃取技术,用于将各种过渡金属离子快速地从水相转移入非极性有机相,这种普适性方法使用乙醇作为辅助溶剂,具体包括将作为相转移试剂的十二胺溶解在乙醇中,然后和金属离子的水溶液混合搅拌,之后加入甲苯、己烷等非极性有机溶剂萃取相转移试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本文对这种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后恋的一些发展进行预期和评估。
关键词:
相转移
,
萃取
,
过渡金属
,
乙醇
,
十二胺
,
配合物
刘宏伟
,
张帆
,
吴亚楠
,
陶英光
,
张露
,
刘宏芳
腐蚀与防护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动电位极化、失重及超景深三维立体显微镜观察,研究了饱和CO2和硫酸盐还原菌(SRB)共存条件下十二胺缓蚀剂对20号钢的短期缓蚀行为.结果表明,无SRB存在条件下,缓蚀剂的缓蚀率高达95.8%.接种10% SRB恒温培养11d后,当缓蚀剂浓度低于20 mg/L时,无缓蚀效果;当缓蚀剂浓度达到100 mg/L时,缓蚀效果最好,失重数据表明缓蚀剂的缓蚀率可以达到85.2%.不同体系的SRB菌量测定结果表明,缓蚀剂对SRB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可以显著抑制SRB的生长.去除腐蚀产物的形貌表明,SRB和CO2共存时试样以均匀腐蚀为主,局部有明显的点蚀;加入100 mg/L缓蚀剂后,试样腐蚀较轻,以少量的点蚀为主.
关键词:
SRB
,
十二胺
,
缓蚀剂
,
腐蚀
卢佳
,
高惠民
,
金俊勋
,
岑对对
,
任子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考察钙离子在pH为3~9的浮选条件下对十二胺浮选红柱石的影响.通过对钙离子溶液化学分析和采用波耳兹曼理论计算红柱石表面捕收剂离子浓度变化,探讨钙离子对红柱石浮选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3≤pH≤7时,钙离子对红柱石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7<pH≤9时,钙离子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3≤pH≤7时,钙离子主要以Ca2+组分形式存在,在红柱石矿物表面吸附后降低了其表面负电性,使十二胺的静电吸附力减弱,此时界面层内RNH3+的浓度均小于液相内部RNH3+的浓度,钙离子对红柱石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7<pH≤9时,CaOH+组分浓度较低,活化作用并不强烈,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Ca2+组分的抑制作用,此时界面层内RNH3+的浓度大于液相内部RNH3+的浓度,钙离子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
关键词:
钙离子
,
十二胺
,
红柱石
,
浮选
,
溶液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