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全
,
许晓嫦
,
吴峰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扫描电镜(SEM)、差热分析(DSC)、电子探针(EPMA)、波谱分析(WDX)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2524铝合金铸锭均匀化过程中的组织演变.结果表明:合金铸锭由枝晶和非平衡相组成;300℃以上均匀化时,晶粒内析出大量的弥散相,延长保温时间,弥散相尺寸变大,分布逐渐变均匀;随着均匀化温度升高,非平衡相逐渐溶解、球化,残余相为Al12CuMn2,残余相周围存在PFZ,其形成机制为贫溶质机制;不同冷却方式影响合金的最终组织,冷却速度较快时析出相细小弥散,冷却速度较慢时晶界和晶内有粗大S相形成.
关键词:
均匀化
,
弥散相
,
残余相
,
PFZ
,
冷却方式
李智凤
,
潘清林
,
严杰
,
彭卓玮
,
李波
,
杨新远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5.05.003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拉伸试验机、硬度计等研究了4343/3003/4343铝合金轧制复合板在100~500℃退火15min~10h后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芯层合金300℃退火1h后开始再结晶,370℃以上退火1h后已完全再结晶且伴随有弥散相析出,弥散相析出后通过钉扎晶界阻碍再结晶晶粒长大;1h退火时,随退火温度升高,芯层合金晶粒先增大后减小,复合板的拉伸强度与硬度先降低后升高;370℃退火时,随退火时间延长,芯层合金再结晶程度增加,晶粒缓慢长大,复合板的拉伸强度与硬度下降;复合板最佳退火工艺为370℃/1h.
关键词:
轧制复合
,
3003合金
,
退火
,
再结晶
,
弥散相
方华婵
,
巢宏
,
陈康华
,
张茁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5.08.003
研究复合添加稀土元素Yb和过渡元素Zr,Cr对Al-Zn-Mg-Cu超高强合金组织、强韧性和局部腐蚀(晶间腐蚀和剥落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添加Zr和复合添加Cr,Yb的合金均发生了再结晶现象,合金的强度、韧性和腐蚀抗力均较低.而在Al-Zn-Mg-Cu合金中复合添加Zr,Yb,Cr形成大量10 ~ 20 nm、共格的固溶部分Zn,Mg,Cu的(Al,Cr)3 (Zr,Yb)弥散相,这些均匀分布于基体的细小共格弥散相能强烈钉扎位错和亚晶界,抑制基体再结晶,使合金亚晶界上的析出相与晶内近似,晶界无沉淀析出带(PFZs,precipitate-free zones)不明显.复合添加Zr,Yb,Cr的Al-Zn-Mg-Cu合金在保持高强度和塑性的同时,沿晶断裂抗力和局部腐蚀抗力显著提高.T6态Al-Zn-Mg-Cu-Zr-Yb-Cr合金的断裂机制主要为韧窝型断裂,剥落腐蚀等级降至EA.再结晶晶界成为超高强Al-Zn-Mg-Cu合金腐蚀和断裂的优先扩展路径.
关键词:
稀土Yb
,
过渡元素
,
弥散相
,
再结晶
,
局部腐蚀
田月
,
赵刚
,
田妮
,
刘坤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14186/j.cnki.1671-6620.2016.01.012
采用拉伸试验、金相、扫描电镜、透射电镜高分辨组织分析方法,研究了水冷铜模铸造的扁锭轧制的Al-3.0Si-0.6Mg-0.4Cu-0.6Mn-0.18Fe合金薄板经400℃至540℃不同温度保温30 min水淬、室温停放90 d(自然时效)后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在6009合金基础上提高Si的质量分数至3%,有提高其强度的作用;该合金薄板经540℃×30 min 固溶处理自然时效后屈服强度为180 MPa、抗拉强度为313 MPa、延伸率接近23%,其组织中存在Si结晶相及含Fe、Mn和少量Cu、Si的结晶相,以及尺寸小于0.5μm 的以含Mn为主并含少量Si和Fe的弥散相;提高其固溶处理温度至540℃,合金薄板的强度明显提高,其原因是析出强化产物尺寸增大,密度提高了.
关键词:
Al-3. 0Si-0. 6Mg铝合金
,
结晶相
,
弥散相
,
GP区
,
高分辨透射电镜
方华婵
,
巢宏
,
陈康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透射电镜和高分辨透射电镜研究了Al-Zr-Pr-Cr合金中析出弥散相的结构和稳定性.采用硬度和金相观察对比了弥散相在500℃的析出硬化作用及其稳定性,以及对合金再结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由于热处理析出了大量共格的、L12结构的15~20 nm含Pr的(Al,Cr)3Zr弥散相.因此,Al-0.16Zr-0.26Pr-0.18Cr合金具有显著地析出硬化效果、热稳定性和抑制冉结晶效果.其高温析出硬化及抑制铝基体再结晶作用优于Al3Zr和含Pr的Al3Zr弥散相.
关键词:
铝
,
镨
,
锆
,
析出
,
弥散相
余鑫祥
,
尹登峰
,
余志明
稀有金属
通过微观观察和拉伸测试的手段,对比研究了在一种高Cu/Li比的新型Al-5.8Cu-1.3Li合金(质量分数,%)中分别加入Ce,Zr或者两者共同添加对其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微观观察表明:Ce和Zr共同添加合金与单一添加Ce或者Zr的合金比较,金属间化物弥散体由粗大的多边形颗粒转变成无规则的细小粒子,相应的拉伸断口断裂模式由脆性的沿晶断裂向塑性穿晶断裂转变.进一步微观分析表明:Ce的添加促进了Al-Cu-Li合金中主要强化相T1的析出.Ce和Zr共同添加合金与单一添加Ce合金相比,由于相对较少的Cu被束缚在尺寸较小的AlCuCe弥散体中,该合金基体中的Cu过饱和度在固溶淬火后相对更高.因此,Al-Cu-Li-Ce-Zr合金与Al-Cu-Li-Ce合金相比较,其析出相种类向T1转变,尺寸变得更小,晶粒更加细化,从而导致了该合金在峰时效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相对提高了19.6%和16.1%,并具有与之相当的延伸率.
关键词:
Al-Cu-Li合金
,
Ce
,
析出
,
弥散相
,
微观组织
康峰
,
刘开琪
,
罗志勇
,
袁永兵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5.05.010
以平均粒径20μm 的球状氧化铝为主要原料,去离子水为溶剂,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增稠剂(外加质量分数为1%),分别以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柠檬酸铵为分散剂,变化三种分散剂不同的加入量,制备了三种α-Al2 O3悬浮液。通过测量三种悬浮液沉降1 h 后的沉降量,确定最佳分散剂种类及加入量。选用最佳分散剂及最佳加入量对应的悬浮液为研究对象,在不同 pH 下测量对应的 Zeta 电位,确定最佳 pH;选用最佳分散剂、最佳加入量及最佳 pH 对应悬浮液为研究对象,在不同固含量条件下,测定对应的黏度值,确定最佳固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的分散剂有着不同的分散效果,其中,六偏磷酸钠对悬浮液的稳定效果最好;当六偏磷酸钠的加入量(w)为0.8%~1.0%时,悬浮液沉降量最低,分散效果最好;悬浮液 pH 为10时,其 Zeta 电位最低,稳定性最好;悬浮液固含量为60%(w)时,黏度最低,稳定性最佳。
关键词:
微米级
,
α-Al2 O3
,
分散剂
方华婵
,
巢宏
,
陈康华
,
尚攀举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透射电镜研究了Al-Zr-Yb-Cr合金中析出的弥散相的形态、结构和成分,采用硬度和金相观察对比了弥散相在500℃的析出硬化作用及其稳定性,以及对合金再结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A1-Zr-Yb-Cr合金经500℃均匀化处理后析出了大量共格的、L12结构(A1,Cr)3(Zr,Yb)弥散相,弥散相均匀化处理400 h仍保持共格态,粒径维持在15~25nm.其高温析出硬化及抑制铝基体再结晶作用优于Al3Zr和Al3(Zr,Yb)弥散相.
关键词:
弥散相
,
析出硬化
,
再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