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鄂尔多斯盆地巴汗淖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6 段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地球化学特征

田雯 , 陈刚 , 李文厚 , 高路恒 , 章辉若 , 杨甫 , 田斌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01.2015080502

巴汗淖地区马五6段是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奥陶系海相油气勘探关注的新层段.采用ICP-AES离子体质谱地球化学测试与成岩演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分析了巴汗淖地区马五6段风化壳型碳酸盐岩储层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碳酸盐岩的SiO2、K2 O、TiO2、P2 O5、Mn、Na含量略低,Al2 O3、Fe的含量高,Eu、Ce显负异常,说明研究区地层经历埋藏成岩作用,且后期地层抬升到地表遭受了大气淡水的淋滤;其中,白云岩的MgO值及Na的含量与灰岩的含量相比略高,这主要是埋藏白云石化作用的结果.进一步研究表明,埋藏溶解作用、埋藏白云石化作用以及表生期大气淡水淋滤作用使得次生孔隙发育,有利于油气的储集.

关键词: 主量元素 , 微量元素 , 稀土元素 , 成岩作用

河北平泉下金宝花岗斑岩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张建国 , 邵拥军 , 刘忠法 , 汪程 , 邹艳红 , 李宏斌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下金宝岩体位于永安-下营坊-毛家沟构造岩浆岩活动带上,与本区金、银、铜等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对下金宝含矿花岗斑岩的锆石进行LA-MC-ICP-MS U-Pb年代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岩体锆石U-Pb年代学表明,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58.0±2.5) Ma(1σ,MSWD为0.76,n=16),表明该岩体形成于燕山早期.锆石Ti温度计计算结果显示,下金宝岩体中锆石的结晶温度除一个测点小于700℃外,其余测点温度均大于700℃,表明锆石结晶于形成深度较深、温度较高的岩浆.锆石εHf(t)为-10.913~-7.5828,均为负值,Hf同位素特征表明,下金宝岩体主要起源于下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形成于由挤压向伸展转换的大地构造环境中.其动力学机制如下:燕山早期华北地块发生岩浆底侵作用,下地壳岩石重熔,并伴有部分地幔物质的参与,形成深部岩浆房,在深部压力作用下,原始岩浆沿深断裂上升,岩浆在演化过程中发生结晶分异作用,导致岩浆出溶流体,形成富水的岩浆热液,在近地表伴随温度和压力的降低,岩浆冷凝形成本区含矿斑岩体.

关键词: 锆石U-Pb年代学 , 锆石Hf同位素 , 成岩过程 , 成岩动力学 , 下金宝岩体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