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检索条件:关键词=crystallographic orientation  

  • 论文(9)

3种铸造镍基高温合金热疲劳行为研究

肖旋许辉秦学智郭永安郭建亭周兰章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1.00066

研究了3种铸造镍基高温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热疲劳行为, 利用OM和SEM对合金的组织和热疲劳裂纹形貌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 3种合金的热疲劳裂纹均萌生于V型缺口尖端处, 应力诱导下氧化孔洞的产生、聚集和相互连通是裂纹萌生的主要方式, 晶界、碳化物及共晶促进了裂纹的萌生和扩展. IN738和DZ444...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 thermal fatigue , high-temperature oxidation , crystallographic orientation ,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瞬态液相连接接头的微观结构和结晶学取向

李文金涛胡壮麒

金属学报

采用Ni-15Cr-3.5B非晶合金箔带作为中间层合金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进行瞬态液相(TLP)连接.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对接头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 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方法测定了连接区域和基体之间的结晶学取向. 结果表明, 接头区域由连接区、中间金属/基体金属界面扩散...

关键词: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 TLP bonding;microstructure , crystallographic orientation , null

纯Fe试样中晶粒的三维可视化重建

栾军华刘国权王浩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0.00233

将经典的三维(3D)晶粒组织系列截面分析方法与EBSD有机结合, 以纯Fe为实验材料, 基于400幅纯Fe晶粒组织系列截面图像(每个截面图像包括约150个晶粒截面), 成功构建了集多重信息于一体的纯Fe材料中一组3D晶粒的数字化可视模型. 该类晶粒模型可供在3D空间从任意角度随意观察, 可定量反映单...

关键词: 3D重建 , serial sectioning , EBSD , grain morphology , crystallographic orientation

深低温条件下1J30的马氏体转变研究及TEM分析

宁波 , 赵宇 , 李春志 , 李波

物理测试

对1J30升温和降温过程分析得出,深低温条件下1J30的马氏体转变为不可逆转变。同时,对1J30内马氏体衍射斑点分析得出:有许多平行的极薄的马氏体片生成;马氏体与奥氏体的位相关系符合“西山关系”。对软磁材料中的马氏体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马氏体转变 , crystallographic orientation , twins

纳米镍对高速电镀锌镀层形貌和取向的影响

顾训雷 , 张雨泉 , 杨芃 , 刘常升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5.05.002

目的:分析连续电镀锌生产线进行纳米镍技术改造的效果,以期进一步提高锌层的表面质量。方法应用模拟重力法高速电镀锌设备在IF钢(无间隙原子钢)表面进行纳米镍试验,探讨纳米镍对钢基板擦划伤部位的修复效果及机理,分析纳米镍时间对电镀锌层形貌和取向的影响。结果纳米镍优先沉积在基板的缺陷位置,对基板擦伤位置具有...

关键词: 纳米镍 , 电镀锌板 , 形貌 , 结晶取向

基于KKS相场模型模拟强迫对流下镁合金枝晶的生长

尧军平 , 李翔光 , 龙文元 , 张磊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基于KKS模型,耦合温度场、浓度场、流场和取向场,建立适合hcp晶系镁合金的相场模型,研究强迫对流下镁合金单晶粒和多晶粒生长过程.结果表明:在v=0.02 m/s的水平强迫对流作用下,晶粒上游侧3个方向的一次枝晶臂生长速度明显快于下游侧3个方向的一次枝晶臂,同一时刻上游方向一次枝晶臂最长,上游侧与水...

关键词: KKS相场模型 , 镁合金 , 强迫对流 , 枝晶生长 , 晶粒取向

<001>和<011>取向DD407单晶高温合金枝晶间距和微观偏析

杨初斌刘林赵新宝刘刚张军傅恒志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1.00142

采用液态金属冷却(LMC)高温度梯度定向凝固炉制备<001>和<011>取向的DD407单晶高温合金, 研究了晶体取向对枝晶间距和微观偏析的影响. 结果表明, 晶体取向对单晶高温合金的枝晶间距和微观偏析有明显的影响. 枝晶间距随着<001>取向偏差角的增加而增加,...

关键词: 晶体取向 , Ni–based single crystal superalloy , dendrite arm spacing , microsegregation , 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共轭和临界双滑移取向Cu单晶体疲劳位错结构的热稳定性研究*

郭巍巍 , 齐成军 , 李小武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5.00572

在不同塑性应变幅下对共轭双滑移和[017]临界双滑移取向Cu单晶体进行疲劳实验直至循环饱和, 然后在不同温度下进行退火处理, 考察了其位错结构的热稳定性. 结果表明, 300 ℃退火处理后, 位错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回复; 500和800 ℃退火处理后, 均发生了明显的再结晶现象, 并伴随退火孪晶的形成. 不同取向Cu单晶体循环变形后形成不同的位错结构, 其热稳定性由高到低依次为: 脉络结构、驻留滑移带(PSB)结构、迷宫或胞结构. 不同取向疲劳变形Cu单晶体中形成的退火孪晶均沿着疲劳后开动的滑移面方向发展, 疲劳后的滑移变形程度越高, 退火后形成的孪晶数量则越多. 但过高的退火温度(如800 ℃)会加快再结晶晶界的迁移速率, 进而抑制孪晶的形成, 致使孪晶数量有所减少.

关键词: Cu单晶体 , 疲劳位错结构 , 热稳定性 , 晶体取向 , 再结晶 , 退火孪晶

材料摩擦磨损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研究进展

柳培 , 韩秀丽 , 孙东立 , 王清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11951/j.issn.1005-0299.20160422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以及材料服役环境的日益复杂化,传统的试验研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摩擦磨损的认识需求,因此必须借助数值模拟方法来研究材料的摩擦磨损行为.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原子尺度理论模型的不断完善和计算机运算能力的不断提高,分子动力学模拟已经成为研究材料摩擦磨损行为和机制的重要方法.本文详细综述了材料摩擦...

关键词: 摩擦磨损 , 分子动力学 , 势能函数 , 接触模型 , 晶体取向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