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乾
,
徐斌
,
姜黎
,
代华
,
张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ATBC)作为增塑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淀粉/聚乳酸(PLA)共混材料.采用红外吸收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及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研究了ATBC对淀粉/PLA共混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TBC能与PLA和淀粉分子发生强相互作用,破坏淀粉/PLA共混物中原有的氢键,降低淀粉/PLA共混物的结晶度;在淀粉/PLA共混物中加入ATBC可提高PLA与淀粉的界面结合力,改善其相容性,进而改变淀粉/PLA共混材料的结构与性能.ATBC不影响共混材料的热稳定性,但能降低淀粉/PLA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熔点(Tm),改善加工性能;ATBC能显著提高淀粉/PLA共混材料的柔韧性,含20% ATBC的淀粉/PLA共混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可达到365%.
关键词:
聚乳酸
,
淀粉
,
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
,
增塑剂
,
热性能
,
结晶结构
,
力学性能
WU Lijun
,
ZHAO Lihua
,
YANG Qiaoqin
,
LI Shaolu
,
LI Xieqian(Materials Research and Test Centre
,
Hunan University
,
Changsha 410082
,
China)(Laboratory of Atomic Imaging of Solids
,
Institute of Metal Research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Shenyang 110015
,
China)
金属学报(英文版)
The structure of Al-Mn-Zn-Mg alloy powder annealed at 800℃ has been studied by transmisst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An approximant phase(named as C-phase) to the decagonal phase was found 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It belongs to c-center orthorhombic lattice with a=2.35 nm,b=3.27 nm and c=1.22 nm.We stillfound a hexagonal phase with a=0.7) nm and c=0.79 nm,(named as phase) in the annealed alloy powder.The annealed alloy powder is composed of the C-phase,the phase,the decagonal phase and Al solid solution.
关键词:
:quasicrystal
,
null
,
null
郭骏骏
,
晏华
,
代军
,
胡志德
,
杨健健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15.009
在西藏拉萨地区中对滚塑包装箱专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进行了18个月的自然老化试验,以研究其在极端气候环境下的老化特性与规律。采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和 X 射线衍射技术分析了材料老化前后微观结构指标羰基指数、羟基指数、支化程度、断链程度、不饱和度变化趋势及晶体结构变化特点,进一步确定其老化行为,并通过对氧化特征谱带洛伦兹分峰拟合,探究氧化产物的生成规律。结果表明,材料老化初期支化和氧化作用显著,老化中期支化和断链作用仍为主要的老化行为,氧化作用一定程度上放缓,老化后期断链则占主导地位。老化过程中晶体结构基本不变,晶胞参数小幅度变化,老化中氧化产物以酮羰基为主,γ内酯羰基为二次氧化产物,且二者生成趋势相反,酯羰基和醛羰基的增长出现前期增长缓慢后期加速的特点。
关键词:
HDPE
,
自然老化
,
老化行为
,
晶体结构
,
氧化产物
斯俊平
,
刘小伟
,
熊超
,
乔瑜
,
徐明厚
工程热物理学报
将低钠煤(H-煤)和高钠煤(Na-煤)分别在沉降炉中进行制焦实验,研究了钠对焦样的孔隙结构、碳微晶结构以及反应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煤中钠含量增加后,在N2气氛下,非灰基质失重率V*会下降;而在CO2气氛下,V*却会升高。煤焦的碳化学有序度IG/IAll与V*具有关联性,在有Na的催化时,其与反应性的关联性被破坏。焦的反应性主要由焦的孔隙结构和焦中Na的含量来确定,在动力控制区,Na的催化作用是引起焦反应性发生改变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煤焦
,
Na
,
孔隙结构
,
微晶结构
,
反应性
魏莎莎
,
谈国强
,
任慧君
,
宋丽花
,
夏傲
功能材料
以Bi(NO3)3·5H2O和NH4VO3为原料,采用微波水热法在200℃不同前驱液碱浓度下制备了BiVO4粉体。利用XRD、FE-SEM、BET、UV-Vis等手段研究了前驱液碱浓度对BiVO4晶型、结构及形貌的影响,并对不同前驱液碱浓度下合成粉体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溶于纯水获得的粉体是单斜相和四方相1-3μm八面体结构的BiVo。混晶。溶于HNO。和NaOH溶液时制得粉体为纯单斜相3μm大小球状BiVO4,NaOH增加到4mol/L时为2tam大小鱼排骨状BiVO4的混晶。光催化结果表明,紫外光下光催化活性顺序为:BiVO4(纯水)〉BiV04(4mol/LNaOH)〉BiVO4(2mol/LNaOH),可见光下光催化活性顺序为:BiVO4(4mol/LNaOH)〉BiVO4(纯水)〉BiVO4(2tool/LNaOH)。
关键词:
微波水热法
,
BiVO。
,
光催化
,
晶相
,
碱浓度
李飞
,
李雁淮
,
宋忠孝
,
徐可为
,
张智
,
崔红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X射线结合全谱拟合,对共沉淀纳米YSZ制备过程中的晶体结构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方纳米YSZ的含量与锻烧温度有关;在低锻烧温度下生成的四方纳米YSZ具有错乱的品格,其晶格参数随锻烧温度的升高而变化,经1200℃锻烧后恢复;四方纳米YSZ的晶粒尺寸随锻烧温度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同时探讨了品格参数变化的原因并计算了四方纳米YSZ晶粒生长的激活能.
关键词:
YSZ
,
共沉淀
,
晶体结构
,
全谱拟合
陈广超
,
周祖源
,
周有良
,
杨胶溪
,
李成明
,
宋建华
,
佟玉梅
,
唐伟忠
,
吕反修
人工晶体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985X.2004.04.046
在自支撑金刚石膜体中发现网状、河流状和环状三种裂纹形式,这几种裂纹形式依沉积温度不同而不同.首次采用了原子力显微镜分析了金刚石自支撑膜体裂纹断裂机制,发现了穿晶断裂和沿晶断裂两种机制,其中,在网状裂纹中,穿晶断裂机制占主要地位;环状裂纹中,沿晶断裂机制占主要地位,而河流状裂纹是两种机制的混合.对应X射线衍射结果,(111)晶面占优的膜体易于开启穿晶断裂机制,(220)晶面占优的膜体易于开启沿晶断裂机制.使用Raman 谱测试的膜体中的本征应力在几十到几百MPa之间,且在膜体中存在应力剖面分布.Raman谱的结果还显示低缺陷的膜体组织有利于阻挡裂纹扩展.通过建立简单力学分析模型,推测了膜体组织对断裂强度的作用.根据实验结果和力学模型,制备了最厚2mm、最大直径120mm的无裂纹自支撑金刚石膜.
关键词:
金刚石膜
,
无裂纹
,
晶体结构
,
直流等离子体喷射
林雪
,
王成国
,
于美杰
,
林治涛
,
陈旸
,
韩荣桓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17.019
采用 X 射线二维衍射图像和面扫描法对PAN碳化纤维制备过程中各阶段纤维进行了结构表征,揭示了干喷湿纺原丝在预氧化和碳化阶段各纤维晶区取向和晶态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利用赤道方向二维衍射图,可直观地观察到各纤维在不同阶段取向度以及结晶度的演变规律。与原丝相比,205℃预氧化纤维的取向度、晶粒尺寸以及结晶度都增大,晶面间距无明显变化。235℃预氧化纤维的取向度、晶粒尺寸以及结晶度都减小,晶面间距增大。与原丝以及预氧化纤维相比,碳化阶段纤维的取向度、晶粒尺寸、结晶度以及晶面间距都明显减小。
关键词:
PAN
,
预氧化
,
碳化
,
晶区取向
,
晶态结构
,
XRD
林治涛
,
朱波
,
林雪
,
谢奔
,
昊益民
,
王强
功能材料
在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纺丝过程中,在干燥致密化之前使用不同的油剂上油,干燥致密化不同的时间,制得PAN纤维。利用SEM、XRD、纤维细度仪、纤维强伸度仪等分别对PAN纤维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纤度、强度、断裂伸长率和体密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油剂可以有效防止纤维变形、粘连、并丝和表面缺陷的产生;随着致密化时间的增加,PAN纤维晶面间距、晶粒尺寸和断裂伸长率变小,结晶度、强度和体密度变大,纤度不变;使用不同的油剂和浓度,最后得到的PAN纤维的性能不同。
关键词:
油剂
,
致密化时间
,
晶体结构
,
力学性能
,
体密度